俄羅斯

|共534篇|

正在消失的裏海

位於歐亞交界的裏海(Caspian Sea)雖然有海之名,卻是全球最大湖泊。古希臘文學便視裏海為「七海」之一。今天,裏海由俄羅斯、阿塞拜疆、哈薩克、土庫曼及伊朗包圍。有科學家預測,至本世紀末,氣候變化將使這個面積 371,000 平方公里的巨大鹹水湖縮小 4 分 1,打擊沿岸居民生活。

被普京視為外國代理人:獨立媒體墨杜薩

獨裁政府要鎮壓反對聲音,其中一環是要令媒體滅聲。俄羅斯總統普京近年大搞個人集權,清洗公私營媒體,抓捕調查記者。4 月 23 日,普京政府再進一步,把知名的俄文獨立媒體「墨杜薩」(Meduza)定為外國代理人,意圖進一步箝制言論自由。歐盟對此表示深切關注,並否認墨杜薩是其代理人,而墨杜薩就計劃進行司法抗爭,但直認成功機會渺茫。

調查記者:極權的眼中釘,真相的守護人

新聞從業員進行調查報道,搜羅各種資料及證據,以揭露貪贓枉法之事,為公眾守護真相。但在專制國家,此舉往往觸動極權神經,令他們成為當局的眼中釘,出盡手段想要趕盡殺絕,好讓人民繼續被蒙在鼓裡。近日在俄羅斯及塞爾維亞,就有至少兩名調查記者遭受打壓及抹黑,起因均與其偵查工作有關。

影帝尤伯連納的故鄉:遠東共和國

韓裔美國演員史蒂芬元入選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候選名單,有些媒體形容他為「首位亞裔奧斯卡影帝候選人」。其實在此之前,已有兩名亞裔人士奪得該項殊榮,分別是著名印度裔演員賓京士利(Ben Kingsley),以及老一輩港人家傳戶曉的尤伯連納(Yul Brynner)。其中尤伯連納的故鄉,是已經從世界地圖消失了的「遠東共和國」(Far Eastern Republic)。

從政治犯命懸一線,看普京如何活用史太林迫害技倆

俄羅斯最有聲望的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在獄中持續三星期絕食抗議,命懸一線,支持者號召今晚上街示威,事態備受國際關注。有時事評論指出,普京對付納瓦爾尼的技倆,其實活用了史太林時代的鐵腕手段,只不過外加一層法律外衣,事事以「依法辦事」作口實。

軍國主義洗腦教育:俄佔克里米亞的兒童日常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7 年,為杜絕當地烏克蘭民族身份,政府對新一代大規模灌輸軍國主義思想,從幼稚園到中小學課程,皆增設軍事訓練和愛國洗腦教育。人權組織甚至發現,有醫院向初生男嬰簽發出世紙時,更會附帶徵兵卡作宣傳,誓要把克里米亞人鍛練成俄羅斯戰鬥民族。

被吞併的第 7 年,克里米亞有甚麼變化?

俄羅斯 2014 年吞併克里米亞半島至今已有 7 年,今年 3 月,有消息指俄羅斯正於烏克蘭東部邊境及克里米亞集結部隊,兩國會否爆發戰爭成熱議。再次陷入不穩局勢的克里米亞,當地人生活有何改變?在俄國人口轉移政策下,克里米亞居民「換血」又有何進展?

失傳 30 年,蘇聯版「魔戒」重見天日

2001 年荷里活上映的電影「魔戒」,令英國作家托爾金的這部原著小說無人不曉。但原來在 30 年前,蘇聯電視台亦曾以低成本、粗糙特技攝製「魔戒」,只放映一次,便隨蘇聯解體而失傳,直到最近被電視台重新發現並上載到 YouTube,作品才得以重見天日,引發俄羅斯人熱議之餘,電影竟也透露當日蘇聯崩解的端倪。

【一年逾萬宗】為何俄羅斯這麼多漏油事故?

上月初,礦產商諾里爾斯克鎳(Nornickel)就去年 5 月於北極圈造成的重大漏油事故,向俄羅斯賠償了 20 億美元(約 155 億港元)之多。但這個擁有全球最長輸油管道系統的國家,原來幾乎每半小時就會發生一宗漏油事件,位於境內遠北的科米共和國(Komi Republic)更是黑點之一。當中有何特別原因?「德國之聲」試圖找出答案。

選舉戲一場:用透明票箱的專制政權

3 月 30 日,全國人大會常委會正式通過改革香港選舉制度。我們正身處於一個大時代;今年「自由之家」的報告指出,全球民主衰退浪潮已經持續 15 年,而 2020 年是冷戰後倒退情況最差的一年。在某些地方,荒謬的事情每天發生,假選舉取代真選舉,獨裁者卻假裝自己是三權分立的民主政府,搶著買透明票箱來演一場民主大戲。

當異見分子「被精神病」:蘇聯的政治精神病學

極權政體迫害異見的陰招層出不窮,最令人髮指,莫過於把異見者診斷為精神病患,以醫學手段把他們折磨得不似人形。「被精神病」案例早見於納粹德國,1960 年代卻被蘇聯轉化為有系統的迫害手段,一度成為美蘇冷戰的焦點。

中美宇宙角力:月球的戰略價值

拜登上任後,中美抗衡的格局延續,3 月 18 日雙方代表在阿拉斯加唇槍舌劍,成為不少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而這場中美之爭將會蔓延到月球之上,3 月 9 日,中國和俄羅斯簽訂備忘錄,合建月球科研站,勢要挑戰由美國主導的宇宙秩序。太空政治學家 Namrata Goswami 就在學術網站「外交家」撰文,分析背後的戰略含義。

【用「誘因」鼓勵市民?】俄羅斯人就是不想打本土疫苗

香港接連出現注射科興疫苗後死亡及嚴重併發症個案,市民對疫苗安全性信心大減,更出現「退針潮」,而目前 16 歲以上人口接種率只有 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表示,希望提供誘因鼓勵巿民接種疫苗。事實上,俄羅斯也曾向民眾提供注射本土疫苗的誘因,包括開放全民接種,並在百貨公司等地方設有免登記注射點,接受完注射更可得到朱古力雪條作獎勵,但當地的接種率仍是處於低水平。

假民主把戲:極權專政下的「反對派」

普京早已明言,俄羅斯不容異議,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被送至流放地,他領導的政黨亦被禁止活動。但「紐約時報」發現,一個同樣主張反貪污及反鎮壓的全新反對黨,卻能夠蓬勃發展。分析認為,這個「新人民黨」獲俄府撐腰,旨在削弱納瓦爾尼的聲勢,分散抗爭運動、分化自由派陣營,這一切只為提供多黨政治的假象,自欺欺人。

肥貓亂入名作中

俄羅斯肥橘貓 Zarathustra 最近為應牛年到來,走入唐代畫家韓滉筆下的「五牛圖」。近年,遭這頭肥貓「亂入」的名畫及電影名場景多不勝數,牠不僅沒有破壞畫面,更為作品倍添新趣。Zarathustra 為大眾帶來快樂之餘,亦助主人兼創作者 Svetlana Petrova 走出喪母之痛。

編採自主的公營媒體,如何遭普京清算至解體?

特區政府上週發表檢討報告,批香港電台「問責意識薄弱」,又撤換廣播處長,編採自主恐怕成歷史。同樣以調查報道見稱的「俄羅斯新聞社」(RIA Novosti),曾經包容政治異見而成功建立公信力,奈何 8 年前遭普京頒令清盤,重組後信譽不再,改由仇外反美的官方喉舌監管,近年更頻頻因散播假新聞而聲名狼藉。

加里寧格勒:未開始已結束的俄羅斯香港

在俄羅斯最西端的城市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有一棟離奇的「蘇維埃宮」(House of Soviets)。它原應是二戰時蘇聯成功佔據德國領土的象徵式建築物,然而最終象徵的,卻是蘇維埃系統的缺陷。其建築及結構差劣,長久以來無法使用,只得淪於荒廢。42 年後的今天,地方州長終宣佈預定今年春天將之拆除,然後重建一個「換湯不換藥」的新宮。

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家,唯獨他來自現實中的反烏托邦

「一九八四」、「我們」和「美麗新世界」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如預言書般映照當下的高科技極權統治,近年一度重登暢銷書榜。英國著名哲學家 John Gray 最近卻在文化雜誌「新政治家」撰文分析,創作於一個世紀前的「我們」,不但是三部經典中最早成書,作家薩米爾欽(Yevgeny Zamyatin)更在蘇聯飽受批鬥和牢獄之苦,是當中唯一來自反烏托邦現實的作家。

異見領袖入獄,俄國反對力量反而更強?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 Alexei Navalny 去年 8 月遭神經毒劑攻擊,被送往德國醫治。即使遭逢過生命威脅,他在康復後,仍決心回國,繼續成為政權的「眼中釘」,最終在抵埗後立即被捕,近日更因「挪用公款」罪名被判入獄。但反對派核心人物被捕,是否代表反對之聲就能禁絕?事實是愈打壓,反抗的力量愈大,由 Navalny 被捕到入獄,莫斯科的聲援行動此起彼落。示威者當中,更有為數不少是首次上街抗議。Navalny 似乎是以自身,成功啟蒙了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