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絡

|共60篇|

交月費玩 Facebook,你願意嗎?

每當 Facebook 出事,很多用戶皆以消費者自居,投訴這個社交平台管理失當,只顧賣廣告賺大錢。但大家往往忘了,FB 從來都是免費,無論是發帖、打卡或呃 like,都沒收你一分一毫。直至近日,媒體爆出 FB 外洩數以千萬計的用戶資料,令「劍橋分析」得以濫用,威脅西方民主,眾人方如夢初醒 —— 我們沒有付錢購買產品,只因我們本身就是「產品」。

#DeleteFacebook 是「不可能的任務」?

Facebook 被揭管理個人資料不善,掀起新一輪用戶逃亡潮,#DeleteFacebook 成為 Twitter 熱話,各大媒體更是爭相出稿,教你逐步刪除個人帳戶。只是在世界各地,很多過來人都表示,想要跟 FB 說再見,比和情人分手更難。十年八載的生活點滴,親朋好友的聯繫互動,還有 FB 的苦苦癡纏,軟硬兼施的挽留手段,統統都是「出走」的絆腳石,結果總是欲斷難斷。

不靠 Facebook,電子媒體還可靠甚麼?

Facebook 在今年 1 月表示將減少動態消息上的新聞量,聲稱要令用戶朋友和家人的帖子更常出現,引起一眾全球媒體人心惶惶,生怕自己的媒體流量大跌,但其實早於一年多前,Facebook 上發佈的新聞量已大幅下降,臉書似乎不再是電子媒體可靠的朋友。

陶傑:手機上的人民公社

「群組」在中國人之間特別流行,因為生活富裕,空虛無聊。許多人在群組中炫耀毫不相干的生活細節:今日去何處購物、在哪間餐廳進食。群組組員有十多個,人人被迫「分享」。一旦有人受不住太多強制「分享」的滋擾而自動退出,即背負上 Anti-Social 的罪名。管理員不悅:是不是不喜歡我們?還是這個成員患上了社交厭倦症?退出的人容易受到千夫猜疑,變為群組的人民公敵。

「紐約時報」:紙媒壽命或只剩 10 年

網媒火速興起,社交平台徹底改變了廣告資源的投放形式,都讓不少傳統報紙和雜誌面臨經營困局。作為新聞界龍頭之一的「紐約時報」,其近年發展方針興許也成為紙媒大勢的行內指標。儘管在網絡時代下成功轉型,但「紐約時報」行政總裁 Mark Thompson 坦言,紙本印刷的壽命,或已走到最後 10 年:「原因是我們的核心已經在轉移。」

證供太多 Emoji,資深律師也投降

從手機通訊軟件到社交網絡,以至各種直播平台,嬉笑怒罵的 Emoji 滿天飛早非新鮮事。但 Emoji 可否完全取代文字,甚至成為一種新文字?現實中可能剛好相反,Emoji 往往觸發爭論,釀成不少對簿公堂的尷尬局面。專職拆局的律師本身不怕咬文嚼字,但法律條文寫得一清二楚,Emoji 則無棱兩可,孰是孰非,讓專業人士也大表頭痛。

孤獨部長之必要

常聽到人說人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去,所以應學習接受並享受孤獨,由此聽聽自己內心所想,或是自行解決問題。但早前英國卻反其道而行,任命體育和公民社會部長 Tracey Crouch 為孤獨部長(Minister for Loneliness),以解決 9 百萬英國人,特別是長者、醫護人員或是失去至親的人經常感到孤獨的情況。不過,有人覺得孤獨是人類的共性(有時笑人「獨」也不為過),所以對英國的舉動十分驚訝。事實在公共衛生範疇中,人際關係是重點處理的部分,因孤獨久而久之也會演變成為流行病,所以不容忽視。

比假新聞還大的問題:「廢文(Shitpost)」

隨著美國媒體和總統杜林普的互相指控,「假新聞」一詞愈炒愈熱,近日更被美國方言學會選為最能代表 2017 年的詞彙。有趣的是,跟「假新聞」同時當選,被視為最能代表 2017 年網絡世界的詞彙(Word of Digital World),是「廢文(Shitpost)」。何謂「廢文」?一來是指內容垃圾,但也並非單單指斥文章質素差勁,「廢」所指向的,更是一股近年新興的網絡發文壞風氣 —— 透過極為拙劣的改圖、不好笑的爛笑話、前文不對後語的內容,還有一再重複的罐頭文字,以帶起激烈回應,而實際上全無意義的網上討論。這些集腋成裘的「廢文」,足以混淆焦點甚至騎劫一宗備受熱議的新聞事件。結果,當瀏覽者心想「我到底看了甚麼」的同時,他們對這宗新聞的注意力已被抽去。

網上約會流行愈久,有甚麼婚姻生態會改變?

約會網站改變了認識伴侶的方式,提供平台令單身人士走出固有社交圈,認識可發展的對象。今天,已經超過 3 分之 1 的婚姻是由網上開始,交友網站對約會行為產生巨大影響,成為主流結識伴侶的渠道。現在更有證據表示,這種變化一定程度上增加不同種族間的婚姻,甚至促進了婚姻的穩定性。

留言心理學:不留言的網民才是沉默大多數

「識睇一定睇留言」,一語道盡網絡文化下留言之於文章本體的重要性。好的留言可糾錯、可突破盲點,點石為金,為文章賦予新意義。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網媒編輯 Suzanne LaBarre 就深有體會:「有時單單一個留言就足以歪樓,影響讀者對整件事的觀感。」部分受夠撩事鬥非的留言困擾的媒體如「Popular Science」甚至一舉砍掉網站留言功能一了百了,犧牲網民理性討論的機會。究竟,是甚麼令網上留言開始變質?

Gloria Chung:Instagram —— 大廚的必修課

單從今年 4 月至今,Instagram 便有一億名新用戶,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升幅,而當中有多少人是大廚呢?好幾位世界名廚,如巴西的 Alex Atala、瑞典的 Magnus Nillson、美國的 Dominique Crenn 等等,在 Instagram 也有超強的 fan base。連名廚也如此努力玩 Instagram,其他大廚自然也不敢怠慢,但擅長烹調,又不一定懂得寫 Hashtags 和拍照,有見及此,培養多個名廚的美國廚藝學院 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將於 2018 年 5 月起開設食物攝影與造型兩門選修課,教授攝影技巧、食物造型等等,除了回應「相機先吃」的文化,亦是為大廚學徒準備後路 —— 經營餐廳不容易,做不到大廚和老闆,起碼也能當個 Marketing。

甚麼年紀才交到益友?

隨著年齡增長,人會傾向和自己有類似價值觀、生活目標、甚至人格的人交朋友。心理學家 Elizabeth B. Hurlock 指出,35 歲是一個關鍵年齡,過了 35 歲,每個人對自己的興趣、志向、理想、需求都已經很清晰,不必再像年輕時那樣在交友過程中摸索自己,變得不再輕易交朋友,或者,會更多考慮文化教育背景、經濟等因素。如果這些理性的交友考慮顯得更現實、更注重利益,而不像小時候那樣「單純」,無疑是忽略了志同道合的重要及人格的成熟,以為「天真爛漫,兩小無猜」更為高尚。

潘度琳:當大家都是網內人,誰還是無辜?

透過一宗悲劇,小說想說的是網絡的魔力,網絡欺凌甚至可以把一個人從懸崖邊推下去,殺人不見血。但在網中的所有人也是共犯 —— 留下不負責任的留言、對欺凌視而不見的人都責無旁貸。當我們自詡文明,卻原來一直處理不了內在日益滋長的惡念,不知不覺間使世界倒退,變得更醜陋。

潘度琳:曼徹斯特警隊——如何由榜尾變成「班霸」

自從曼徹斯特於 5 月份的恐襲發生後,城市的焦點不期然放在 Greater Manchester Police 身上。基於「吊橋效應」,民眾在恐慌之中定會更靠近政府及警方以求保護,而 GMP 的確沒有令人失望,不論在疏散人群,拘捕疑犯,到及後在 Facebook 以及 Twitter 上不停更新有關恐襲消息都極為迅速,乾淨俐落,靠著網絡的力量, 贏了不少掌聲。

圖像時代如何重塑人類記憶?

人類依賴不同感官記憶,圖象、文字、聲音、觸感乃至味道等等,均有助記取及回憶細節。諸如此類的記憶手段並非中立的媒介,可以加強印象,亦能削弱部分記憶,甚至誤導大腦,製造虛假記憶。在圖象氾濫的社交網絡時代,對比以文字紀錄為主的近代,人類記憶又會有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