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

|共54篇|

筆是港媽:一對澳門父母的教育抉擇

我的好友常春藤和澳門丈夫丁先生在加拿大留學時認識,婚後她嫁到澳門,二人現育有一對年幼子女。丁先生因為公幹來到倫敦,順便與我們聚舊,言談間問及子女讀書的計劃。他說那時不用考公開試,我當下眼前一亮,想進一步了解澳門人的教育,以及這對居澳朋友的育兒想法和心得。

移民路長:等候無期的澳洲父母簽證

澳洲向來是移民熱門地,不少人以「付費型父母簽證」方式,花上大筆金錢讓雙親盡快赴澳團聚,但內政部積壓了逾 8.6 萬份申請,審理時間增至 12 至 15 年。若申請「非付費型」,更可能要等數十年。這種「永久臨時」的局面,令他們以至全家在身心及經濟上陷入困境。獨立研究員 Peter Mares 就發表報告「父母難題」,並改編成文章在「衛報」刊出。

有意識地育兒,先放棄控制子女

心理學家兼作家 Shefali Tsabary 在新書提出一個看似矛盾的觀念:想成為負責任的父母,就別再試圖控制子女。為人父母,總想透過管教來改變孩子,卻甚少檢視自己。很多時父母與子女會陷入不必要的權力鬥爭,但與其爭論對錯,更重要是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嘗試理解他們。作者強調「有意識地育兒」—— 父母應關注自己對孩子行為的反應,而不是孩子的行為本身

【Soul Monday】分享育兒苦樂,讓世界看見自閉症

很多家長也愛用社交媒體分享育兒苦樂,Shaimaa Alhashimi 這位伊拉克母親也不例外,只是她的兩名孩子有點特別,17 歲的女兒 Aya 和 11 歲的 Mohammed 皆為失明的自閉症患者。「我不想讓其他父母受同樣煎熬,希望給每位爸媽帶來一絲希望。」3 年來她在網上分享家中日常,旨在打破社會對殘疾的忌諱。

【倫常命案】為何「下毒手」會變成「最佳解決方法」?

昨日深水埗發生倫常命案,印籍母親涉嫌用枕頭焗死 3 名年幼女兒。據報道,疑犯與丈夫分居一年,正處理撫養事宜,警方初步相信事件牽涉感情問題,不排除是不想將 3 名女兒交給他人照顧。過往有犯罪行為專家曾表示,倫常命案中,加害者往往是希望家人將來免於受辱或發生悲劇,認為痛下毒手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

為何美國寄養家庭嚴重短缺?

電影「流水落花」以寄養家庭為寫實題材,動人故事背後,早前有報道指本港因老齡化和移民潮,令寄養家庭流失;美國亦然。過去數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當地寄養家庭嚴重短缺,寄養家長一方面擔心病毒傳播,另一方面因經濟不景,愈來愈少家庭願意再接收這些兒童;在「羅訴韋德案」被推翻之後,美國聯邦憲法不再保障女性的墮胎選擇權,外界認為寄養兒童數字或會增加,最終只會加重寄養系統的負擔。

60 年代,英國的非洲兒童寄養潮

電影「流水落花」以香港作為背景,講述一對夫婦與 7 位寄養孩子之間的故事。現實中,外國有許多類似故事,英國有多年寄養家庭歷史,其中一個特別之處是從 1950 年代起,大批非洲父母把孩子寄養在英國白人藍領家庭。到底為何會出現這個現象?

保障孩子心理健康,控告社交媒體可行嗎?

Laurie 發現女兒從 12 歲開始,經常瞞著她瀏覽社交媒體,並陸續出現焦慮、失眠、飲食失調、自尊低落,甚至有自殺念頭。去年 8 月,她代表女兒入稟洛杉磯高等法院,指控 TikTok、Instagram 和 Snapchat 危害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為現時美國數十宗類似訴訟之一。

【Soul Monday】繼承愛兒遺願,開咖啡店凝聚社區

人生半百,本該開始籌劃退休生活,期待安享兒孫之福。但在日本的熊本縣,深迫祐一和愛妻祥子卻於此時遭逢噩耗,痛失年僅 29 歲的長子。他們在悲傷中度日,卻想起愛兒生前常說:「想在家鄉開店,以咖啡連繫人們。」此話讓夫婦二人重新振作,以繼承兒子開辦咖啡店的遺願,在疫情高峰學習創業。

父母瘋狂拍照分享,窩心反成負擔?

「櫻桃小丸子」裡小丸子的好友的小玉,經常一個困擾 —— 父親穗波真太郎太愛給她拍照,藉此記錄她的成長。不單在卡通世界,現實中不少家長都愛捕捉兒女成長每一刻,甚至更進一步在網上分享。不過有時過度分享這些成長照片,或會做成家長本人和子女的苦惱。

子女多少歲才應有智能電話?

時至今日,智能電話幾乎已成為兒童的必需品。但作為父母仍是會覺得兩難:讓孩子像別人一樣擁有電話方便聯絡、吸收各種資訊,還是趁年幼時先遠離這些電子設備,免受負面資訊影響?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就有專文,探討父母應在何時為子女提供智能電話。

拒絕為孩子提供智能電話的父母

時至今日,絕大多數青少年以至兒童都已離不開智能電話,朋輩關係亦大多建立在社交應用程式之上。「華盛頓郵報」報道,有父母堅拒為孩子提供智能電話,做法似乎剝奪了孩子擁有與他人同樣的權利,卻能保證孩子的精神健康。

戰爭畫面氾濫,該如何安撫及教育孩子?

互聯網不只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亦令地球另一邊的戰況充斥你我的社交媒體。不少專家提醒,俄羅斯攻打烏克蘭至今,幼童有可能已從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等平台,看到炮轟城市、平民逃難或士兵傷亡等殘酷影像。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安撫及教育子女,讓他們理解當前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