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女性負責採集、男性負責狩獵」的性別分工,是我們對狩獵採集社會常見觀念,但說法向來缺乏實證支持。生物人類學家 Cara Wall-Scheffler 等一眾學者,近期在學術期刊 PLOS ONE 發表研究,重新調查狩獵社會的民族誌,發現當中有 79% 都記載女性從事狩獵活動,全都有數據支持。
歷史學
|共4篇|
歷史自有公論?綏靖主義的歷史評價之轉變
近年獨裁之風席捲全球,香港、緬甸、泰國都陷入一片動盪不安之中。有媒體和網民將現時的國際局勢,比喻成上世紀 30 年代二戰爆發前的狀態,形容拜登政府採行綏靖政策。綏靖政策即是透過政治讓步,滿足侵略國的野心來避免衝突。英國對德國的綏靖政策普遍被視為二戰爆發其中一個原因,可是究竟這個歷史觀點從何而來?
文學遊囈:日本史的第三極
日本人不擅長以第三極視角思考,日本史研究一如「紅白歌合戰」向來充滿二元論偏見;一旦慮及史上的第三方勢力,就會發現傳統史觀無法把握歷史的動向。譬如平安時代的源平合戰。
陶傑:歷史學三步走
中國歷史怎樣教?課程如何設計?試卷試題應如何作答?魔鬼在一切細節裡。因為歷史教育可以令學生成為理性邏輯思考的現代公民,也可為成為政治宣傳灌輸的奴民,視乎如何設計推行。兩千年前司馬遷對於歷史有 3 句話,今日仍擲地有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是讀歷史、學歷史、成為歷史學家的三大層次和階段。讀歷史、想歷史、最終之說歷史,將歷史經驗延伸應用於現實。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必須有這三個階段的三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