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高度一再刷新,或許值得媒體報道。但挪威奧斯陸大學政治學研究生 Haakon Gjerløw 和教授 Carl Henrik Knutsen 的研究,更關心不少摩天樓皆出自非民主國家的原因。二人在「華盛頓郵報」撰文,認為專制領袖比民主領袖,更鍾情於造價高昂但低效的建築項目。
摩天樓
|共6篇|
工程傑作:日本摩天大樓的抗震和創意
這樣的要求,對於建築師的創意而言,是一大束縛。但是任職長岡造形大學,在東京開設工程公司的江尻憲泰教授稱,雖然建築師的個人理念會受到限制,可幸日本建築師都會接受相關教育,必須對地震有所了解,因此在工程師和建築師的合作商討過程中,常識總是佔主導的。
摩天城市:向玻璃幕牆說不,可以嗎?
不少著名建築師和城市規劃者,一直都反對過度利用這種物料來興建摩天樓宇。舉目皆見的玻璃外牆,雖是普世建築美學的代表,但對人們所置身的公共空間和城市結構,卻同樣有著深遠影響。
在伊斯坦堡風景裡,如何看到經濟危機?
土耳其貨幣里拉早前暴瀉,觸發經濟危機,震驚全球,但長期留意伊斯坦堡樓市的觀察家對此絕不驚訝。伊斯坦堡過去 10 年大興土木,撐起整個土耳其經濟,但無論興建摩天大廈,還是建造全球最大機場,發展商幾乎完全仰賴低息外匯貸款,新建豪宅又以吸引波斯灣富豪為目標,以致早有分析警告經濟增長的基礎不穩,勢必不堪一擊。
玻璃大樓的先驅:海德公園「水晶宮」
英國人於 1851 年舉辦首次萬國工業博覽會,廣邀各國人來參觀,故此,會內的建築和設備,一定要新,而且生產技術亦要夠高超。當時不少人為博覽會的建築與佈局獻計,而執事者選取了建築師約瑟夫.帕克斯頓的提議,以鋼鐵與玻璃於海德公園建造玻璃大殿,後人稱之為「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
從芝加哥到深圳 —— 摩天樓的歷史之旅
2017 年是有史以來摩天樓落成量最高的一年,比起 2016 年大幅增加 13%。本起源於 19 世紀末美國的摩天工程,如今已從芝加哥或紐約這些著名的繁華大都會,轉移到地球的另外一端。一枝獨秀的中國正遙遙領先其他發達國家。在今年新落成的摩天樓中,單是中國便囊括了超過一半,數量達 77 幢之多,而深圳繼續是全中國新建摩天樓數量最多的城市,並且蟬聯世界第一。單是 2017 年,便有 12 幢新摩天樓聳立於深圳,而這數字已經超越了整個美國的全年落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