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

|共6篇|

英國皇室支持者,成倫敦旅遊業強心針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駕崩後,皇室支持者紛紛前往倫敦。女王靈柩車隊由機場移送到倫敦市中心,沿途人頭湧湧。當靈柩送往西敏廳後開放公眾弔唁,人龍長達十公里,人們排隊十數小時,只為向女王作最後致敬。當來自各地的人到來懷念這位在位長達 70 年的女王時,亦意外惠澤當地疲弱已久的旅遊業。

廖康宇:最後的致意

中秋節當晚,在倫敦和朋友小酌兩杯之後,徒步走到白金漢宮外圍,與成千上萬民眾對英女王作最後致意。女王過世,原先由當地香港人籌辦的中秋節社區團聚活動最後不了了之,網上的反應相當兩極:一方面有指香港人不應該在為期 10 日的全國悼念期間,舉行社交活動;另外,又有人指部分由英國當地人所舉行的周未娛樂節目都沒有改期,將中秋晚會取消是過大反應。

倫敦的皮卡迪利圓環,疊馬的穆斯林巡遊

8 月 8 日,我本來要到泰晤士河南岸吃飯,走到倫敦市中心,大約皮卡迪利圓環(Piccadilly Circuit)一帶,被一場大型的穆斯林巡遊所震懾。男女老幼的穆斯林,清一色穿上黑色衣服,打鑼打鼓,揮舞大型旗幟,播放的音樂很有氣勢,夾在人群中間,感覺自己身處在一個異域國度。後來接到義工糾察隊發放的傳單,才知道那天是伊斯蘭教曆的阿舒拉節(Ashura)。

莫失莫忘:保存 9.11 文物,細說受害者故事

銀包、護照、衣物、戒指、棒球手套…… 這些普通不過的私人物品,屬於一批絕不普通的美國人。他們在 20 年前的 9 月 11 日,經歷震驚全球的恐怖襲擊。不少人因此喪生,少數人得以倖存。但他們的遭遇和人生,同樣值得傳承下去。位於紐約的 911 國家紀念博物館,收藏了 2.2 萬件受害者的文物,以保留這段沉痛歷史,並細說一個個動人故事。

【3.11 九周年】復興未竟,疫症又來

9 年前的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部遭遇大地震、海嘯以及核事故,令眾多國民痛失至親、流離失所。倖存者致力振興本地經濟,為家鄉重拾活力,並在每年今天悼念逝者。但今年受武漢肺炎影響,大型追思活動被迫取消,歷年參與的人潮亦因而消散。悲痛、教訓無處傾訴,復興之路更是崎嶇。

失去 Kobe 像失去摰友

不論是否 NBA 傳奇球星 Kobe Bryant 的球迷、是否曾對他切齒痛恨,甚至有否打籃球,無可否認,他的離去,總令人感覺缺少了甚麼,也總會想起關於他的記憶。網民連日於社交媒體悼念,有人輕輕惋惜,但更多人淚流不止,猶如失去至親。社會心理學家就解釋為何對很多人來說,失去 Kobe 會悲痛得像失去朋友或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