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年售出超過 800 萬棵聖誕樹,美國估計有 2,500 萬至 3,000 萬棵。根據美國一項調查,選擇以活聖誕樹作裝飾的千禧世代比嬰兒潮一代高 82%。其實聖誕樹對環境的利弊,不單關乎它和人造樹在碳足跡上的比較;其種植涉及土地運用,對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的影響更遠超乎想像。
堆填
|共8篇|
由潔淨方案到污染源頭,美國多年的焚化爐爭議
曾經,各地政府和學者都推廣興建焚化爐,認為相比起堆填區,是更加環保的選擇,而且部分設施更有發電功能,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可是,近日美國多場反焚化爐的居民運動,批評設施損害居民健康,引起大眾對有關議題更多反思。彭博社的專題報道,就剖析焚化爐背後的利弊。
繼續用膠,也可以是環保的一途?
塑膠污染是全球問題,散落在自然環境的塑膠垃圾,可在河流海洋中四處漂流。解決塑膠污染首要對付即棄塑膠產品。歐盟自 7 月 3 日起實施「即棄塑膠指令」,規定成員國禁售多種即棄塑膠。香港環保署亦推動「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或於 2025 年落實。到底在禁了即棄塑膠以後,我們有甚麼可用的替代品?
新加坡榮膺最乾淨城市,卻暗藏嚴重環境問題
在悉心打理公園、實行嚴格清潔措施,以及就亂拋垃圾收取高額罰款之下,新加坡成為世界上最清潔的城市之一。但在美好表面下,該國其實正面臨迫切的廢棄物管理問題。若當地人再不減少浪費及做好分類回收,唯一的垃圾堆填區將在 15 年內爆滿。
武肺橫行,二手衣物市場也遭殃
舊衣回收原本是速食時裝的出口,但武漢肺炎打破行業平衡。病毒令人擔心舊衣衛生問題,居家禁令亦使二手衣物的需求減少,某些地方甚至拒收衣物。舊衣物不能順利流通,長遠可能影響整個行業。
被指「環保」的生物塑膠,從製造時已破壞環境?
社會對減少使用塑膠製品的「走塑」運動日益關注。隨著環保之風掀起,有人以紙飲管代替膠飲管。膠袋方面,由可分解生物塑膠製成的膠袋,似乎能取代一般膠袋。但這些生物塑膠,其標榜的可分解性,真的如此環保嗎?
他山之石:日本如何「處理」垃圾?
亞洲較落後國家的廢物收集及處理政策不彰,導致露天堆積垃圾等惡果。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 Geoffrey Jones,近日便在「日經新聞」撰文,認為亞洲的廢物管理失敗,點出問題嚴重性,並建議從日本的成功措施學習,真正解決廢物問題。
中國落閘,美國廢棄物無處容身
美國地方政府以往將大部分廢紙、塑膠和其他廢料運往中國進行加工,但今年起中國正式禁止再進口外國垃圾塑膠及紙張,並收緊回收其他廢棄物的準則,一時間令美國的廢棄物無處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