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麵被視為學生的慳錢美食,也是上班族的糧尾恩物,杯麵及公仔麵更是不少人的邪惡安慰食品。如今生活成本急升,世界各地的中產階級消費者,甚至是不慣於吃麵的國家,亦正轉向吃即食麵。
即食麵
|共4篇|
【童年回憶】媽咪麵:大馬文化與日本技術的結晶
馬來西亞傳媒證實,「媽咪麵」(Mamee)之父、拿督馮振軒(Pang Chin Hin)於 11 月 5 日與世長辭,享年 96 歲。陪伴無數香港人成長的「媽咪麵」,原來有著馬來西亞與日本的「混血身世」—— 1971 年發跡於馬六甲,學習日本即食麵技術,再參考大馬工人的飲食習慣所開發、不用沖泡的即食麵零食。
印尼通脹指標:營多麵
氣候變化加上戰爭及疫情令全球糧食成本上升。像日本國民零食「美味棒」(うまい棒)自 1979 年面世以來,售價一直維持不變,終在今年由 10 日元加價至 12 日元。便宜美味的食品加價,切實地反映出當地通脹問題,在印尼亦有類似的物價指標 ——「營多麵」(Indomie),面對小麥供應中斷,原本物美價廉的即食麵未來或不再是「省錢之選」。
日本袋裝即食麵銷售回升,關鍵在散賣?
即食麵在日本愈趨滯銷?這怕是已成舊聞。日本即席食品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2018 年袋裝即食麵的總需求,較前年上升 1%,出貨額亦增加 1.2%。此外,適逢全球第一款即食麵、日清食品的「雞湯拉麵」面世 60 周年,NHK 電視台播放以日清創辦人安藤百福為主角的連續劇,不少網民表示「雞湯拉麵」在超市售罄。但其實在「回春」之前,袋裝麵確實被杯麵力壓,經歷了幾年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