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發生在柬埔寨及緬甸的詐騙事件在近期曝光,「賣豬仔」原指晚清人口販子,哄騙中國勞工往北美或南洋從事廉價勞動,因為上海為輸出這些勞工的主要中轉站,英文就以 shanghai 專指「賣豬仔」。
勞動人口
|共24篇|
為何中國建築業愈來愈吸引女性?
建築工人講求繁重體力勞動,通常以男性為主。不過「華爾街日報」報道,近年中國愈來愈多女性一反傳統成為建築工人。鑑於生育率低下及人口老化造成勞動力短缺,僱主們亦開始招聘更多女性,從事各類重度勞力行業。
人口老化不是問題:社會有無盡勞動力?
人口老化下面通常接著「問題」一詞,往往讓人聯想到損害社會經濟,是發達國家的頭號發展憂慮。勞動人口追不上老年人口增加﹐意味著愈來愈少人工作以支援老年人和兒童;同時,勞動力減少會令政府稅收減少,養老金不足夠照顧老年人口。然而,這些經濟和通識教科書的想必然論述,也許要被推翻。人口老化問題不是「問題」,社會不必然缺乏勞動力。
在後杜林普時代,反省美國菁英階層的暴政
杜林普數個月前在爭議聲中下台,自由派菁英歡呼喝采,一如既往嘲弄杜林普選民低學歷、鄉下佬。著名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 Sandel)卻在新書「才德的暴政」(The Tyranny of Merit,台譯:成功的反思)警告,才德至上的制度,使菁英階層恃才傲物,被全球化淘汰的勞工卻尊嚴掃地,積累的民怨成就杜林普上屆當選,但菁英階層始終不明白自己該負的責任,未能反省政治失敗的成因。
日本機械人酒店開業 4 年,人工智能反遭人類淘汰?
日本機械人酒店今年初逆潮流而行,宣佈「解僱」逾半數機械人,職位空缺由人類補上。究竟「大裁員」是反映人類無可取替?抑或人工智能技術未臻完善?
與世隔絕:中國農村老人的現實
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數十年,埋下了許多社會問題,隨時間過去終於浮現,其中一項便是人口老化。特別是居住在農村落後地區的老人,長期與世隔絕,忍受著艱難的晚年生活。最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就訪問了其中幾位。
Moyashi:即日送貨的亞馬遜
日本亞馬遜的速遞業務,過去一直都是由佐川急便與 Yamato(ヤマト)承包。但繼佐川急便後,Yamato 也在 2017 年宣布逐步退出與亞馬遜的合作。亞馬遜的速遞服務,將由各小型速遞公司承接。原因有二,首先是 Yamato 公司自己人手不足,另外是亞馬遜出貨量過大。
用完即棄的地方經濟犧牲者
為增加勞動人口,日本政府 1993 年開展「外國人技能實習生」的制度,美其名讓外國人學習日本的產業技術,同時彌補不足的勞動力。實情是從中國與東南亞招來廉價勞工,在不景氣的現在,以日本人不可能接受的條件,使其代替農業生產等體力勞動者。除了利用外國人實習生,另外一個方法是向外部創業者招手,發展新產業。
Live Norish:瑞典工作假期搵工事宜
隨著瑞典工作假期的興起,常收到讀者來信,詢問在瑞典找工作是否困難。從宏觀經濟角度和筆者自身經驗來看,我認為如應徵者有適當的學歷和能操流利英語,只要搵工方法正確和抱持積極正面態度,在瑞典搵工不是難事。
石 Sir:英國留學何去何從
上星期,英國多家大學向政府提出改變英國政府對留學生的政策,指政府的政策令英國難以招攬全球精英到英國就學,亦難以讓學有所成的人才留在英國幫助建設社會。希望大學向英政府的建議可獲落實,長遠改善英國近年停滯不前的生產力。
生不生子都是錯,日本女性的職場兩難
東京醫科大學近日被揭發自 2011 年,下調女性考生成績約 10%,導致不足三成的女學生能夠考上。校方的理由是,女性一旦結婚並生兒育女,更難應付醫院緊急的輪班制度,因而造成醫生人手短缺。但諷刺的是,就在較早之前,自民黨議員杉田水脈投稿週刊,批評 LGBT 性小眾族群不會生育,欠缺生產力,引起牽連大波。生又錯不生又錯,日本女性何以兩邊不是人?
歐洲人口危機:老齡化和鄉村貧困
自 2015 年以來,歐洲陷入一蹶不振,通縮、低產、高失業率,揮之不去。輿論恐懼歐洲面臨三次衰退的邊緣。雖然大多數經濟學家和專家都聚焦於財政赤字以及人力市場改革,但是另一種意見認為,歐洲最核心的問題是人口,而不是經濟。
後移民時代:白人才是美國的「少數民族」?
過去約 4 分 1 世紀,白人喪失美國的主流地位。2015 年,人口統計學家指加州的拉丁人口已超白人,美國人口普查局亦指,白人嬰兒不再佔大多數。到了去年,所有少數種裔的人口增長都快於白人。像 Heaven Engle 留在家鄉的工廠上班,卻因同事幾乎全是說西班牙語的拉丁美洲人,反令她自覺是「少數族裔」,跟旁人語言不通,格格不入。
脫歐之後,無生果吃?
兩位英國前內閣成員,因脫歐立場與首相不同而辭職,引起官場震盪。加上脫歐談判仍未取得進展,不僅為政者對前景未有清晰路向,英國人民對未來似乎亦顯憂心。其中,英國農夫們便擔心,脫歐之後,偌大的果園將無人打理。因為英國農業相當依靠其他成員國的「自由流動」勞力,到英國為他們工作。假如脫歐之後,允許人口自由流動的政策結束,明年春季,誰來採摘農作物便成為一大難題。
少子化及高齡化的日本,如何解決勞動力難題?
日本的少子化和高齡化愈趨嚴峻,約 1.27 億的全國人口持續減少。本土年輕勞動力驟減,迫使日本政府開始輸入更多外勞,應付多個行業的人手需求。以日本最大的連鎖便利店 7-11 為例,現時就約有 7% 員工是外國人。不過,這些外籍人士離鄉別井,來到一個從文化到語言都很陌生的國家,怎讓他們適應及融入社會,成為僱主乃至當局必需解決的難題。
斯文「掃地」?日本藍領新制服 —— 西裝
西裝在日本,幾乎是白領工作的指定服。日劇男角們在辦公室裡,皆身穿筆挺西裝出鏡;而現實的日本街頭,亦不乏西裝骨骨的上班族。但在不久將來,日本的藍領人士,或亦會紛紛穿上西裝,如常地剪草、掃地,甚至搬運。東京的 Oasys 公司,正推出一系列適合勞力工作的西裝制服,旨在改變大眾一向對藍領工作的艱苦、骯髒及危險印象。
丹麥的兩難:移民 VS 勞動力
丹麥一向實行嚴謹的移民政策。另外,當地外交部官方口徑「強烈建議」丹麥人不要前往敍利亞,不來不往,只求乾脆俐落。可是嚴謹的政策卻是雙刃劍,令國內勞動力不足,國內開始有聲音要求輸入外援。
終身就業社會:日本的銀髮打工族
老人家都在家裡蹲?這種概念在日本早就落伍了。現時,65 歲以上的長者當中,平均每 5 位就有 1 位還在工作,比例是德國的 4 倍。他們的工作類型相當廣泛,從零售、製造到護理也有。漸多企業亦以高齡人士為招聘對象,部分甚至明言「60 歲以上、無相關經驗亦可」。「朝日新聞」旗下網媒 AERA dot. 近日撰文探討,當地如何邁向「終生就業社會」。
百年速遞老字號危機,揭示日本深層問題
「在鮮黃色的背景上,大黑貓叼著小貓後頸」,這叫人印象深刻的圖案,是日本百年送遞老字號「雅瑪多運輸」的商標,象徵公司對顧客的包裹視如己出。可是,正因為著重「顧客」和「服務」的定位,雅瑪多近年遇上營運難關,從其難關中更可看出日本社經問題。
經濟愈向上,愈多印度女性放棄工作
印度近年有個怪現象:國家經濟穩步上揚之際,放棄工作的婦女卻愈來愈多。2013 年國際勞工組織的排名顯示,印度的女性勞動比率,在 131 國中排名 121,在全球敬陪末席。世界銀行組織對此深表關注,並由研究人員利用人口統計,以及國家抽樣調查收集的數據,嘗試分析現象的起因。在研究報告中,多名作者強調:「這是令人關注的重大問題。當印度推動經濟增長及促進發展,有必要確保勞動工能充分包容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