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有作家過身,必定會牽起一陣閱讀的潮流,首推都是幾本代表作,但要數倪匡的代表作「衛斯理」,那是整套有 145 本的巨型小說系列,還未數與有關連的原振俠系列等,應該不少人看到數字已經打退堂鼓。
衛斯理
|共6篇|
倪匡遇見的衛斯理村,與英國神學家衛斯理
1963 年,倪匡以筆名衛斯理開始寫科幻小說,洋洋灑灑寫 156 本書,但原來衛斯理之名得來相當隨便,只因倪匡坐巴士經過大坑道的衛斯理村,覺得譯名「古怪」,適合科幻題材。他當時還不知道,衛斯理村之名,來自 18 世紀英國神學家衛斯理(John Wesley)。究竟這條村何以出現?具體環境又是如何?
從「人頭戀+10」,倪匡看「自己」
作家倪匡逝世,日前遺體已火化,不設儀式不發訃聞。長存讀者心中的倪匡,或許是言談幽默、哈哈大笑的他,但他曾表示:「性格就如靈魂一樣虛無縹緲,解剖一個人,解剖得怎樣仔細也找不到性格出來。」「衛斯理」系列一再強調,人性複雜難以估計,甚至成為外星人的研究觀察對象。人性其中一個複雜之處,在於「自己」是甚麼。其小說集「人頭戀+10」裡,10 個以『自己』為主題的短篇,或者可以一窺倪匡對「自己」的理解。
【語文陶話廊】好小說之重要開頭:衛斯理 VS 白先勇
白先勇的小說,像王家衛的電影配一杯美式咖啡;衛斯理的小說,則像荷里活大製作的「占士邦」電影。今集「語文陶話廊」,陶傑便與大家分別細讀「永遠的尹雪艷」和「老貓」首段,分析兩位風格迴異的大師,如何經營一部作品的開頭。
【星 CUP 人物】倪匡半世紀前科幻橋段 今一一應驗?
「天人」中的腦內晶片、「換頭記」和「後備」的移植與複製技術、「聚寶盆」的 3D 打印、還有「人面組合」裡會飛的微型機械,這些科學家們在今天逐一推進、實現的科技,早在半世紀前已在倪匡先生的筆下出現。這些想像從何而來?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與這位科幻大師談談他的靈感來源,一窺其腦中秘境。
江皓昕:從曾俊華網誌看出「衛斯理」套路
財爺要學習衛斯理的火爆和魯莽,拒絕相信,笑他胡說八道,把他罵走。接著翁老先生臨走前說了一句神秘的台山方言,財爺不以為然,當回到香港後,從另一個沒事幹的朋友口中(衛斯理小說裡慣常是溫寶裕、小郭或陳長青,財爺版可能是吳克儉)再次聽得那句台山話,才覺得事有蹊蹺,尋找熟悉中國所有幫派方言的白老大(財爺版可能是發叔)幫忙,得悉會說這句方言的人都是來頭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