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Pfizer)打破了製藥史上記錄:短短 8 個月間就研發出成效高達 95.6% 的疫苗,到 2021 年初,總共生產 7,400 萬劑疫苗,並釋出 4,600 萬劑。這家全球規模最大的製藥公司之一,一年營業收入超過 200 億美元,擁有將近 79,000 名員工,營運範圍超過全球 125 國,如何創下奇蹟?
疫苗
|共84篇|
疫情加劇貧富差距,反有望促成全球經濟衛生大合作?
疫情危機沒有留下長期傷疤的真正好處是,先進國家也有望大幅自我修復其公共財政。這與金融海嘯形成鮮明對比。然而,儘管有這麼多好消息,先進國家的數據卻遠不代表全球情況。
疫情愈緊富國經濟愈火?三股力量成世界支柱
就在 2020 年 10 月,國際貨幣基金(IMF)還警告稱,COVID-19 將對世界各地的生活水平造成「持久破壞」,全球很可能要經歷一個「漫長、坎坷且充滿不確定的(復甦)過程」。然而,IMF 今年 4 月 6 日發佈的預測卻截然不同。現在它認為,到 2024 年,美國經濟可能會比 IMF 原來的預測更加強勁。這份報告顯示,對於大多數先進國家來說,此次危機只會帶來有限的創傷。
疫苗護照構思,源於 124 年前英屬印度?
為恢復國際跨境旅遊,先後有國家提議設立疫苗護照,但如此侵犯私隱又限制行動自由的政策,同時惹起國際社會反響。事實上,疫苗護照的構思早見於 124 年前的英屬印度,但政策變相賦予殖民政府更大權力,加上其他防疫措施不得民心,結果就觸發印度各地爆發示威騷亂。
古巴經濟陷入困境,卻能研發出疫苗?
古巴診所門上張貼的仍是手寫指示,燈也一直關閉以節省電力。在此頹像下,當地醫生卻聲稱能提供最先進的武肺疫苗。面對如此經濟困境,究竟他們如何能夠研發出自家疫苗?
【圖解】台灣 H1N1 疫苗接種計劃
世界衛生組織對上一次宣佈「全球大流行」是在 2009 年。當年,新型流感病毒 H1N1 首先在墨西哥出現,隨後迅速在全球傳播。6 月,世衛宣佈全球進入流感大流行。此前一個月,台灣在出現首宗境外傳入病例後,與應對武漢肺炎一樣迅速採取防疫措施,獲得國際肯定;而在推廣疫苗接種計劃方面,則同樣面臨挑戰。
混合疫苗:利益大於風險?
中國科興疫苗先後有多宗死亡個案,疫苗事故專家委員會指事件「與疫苗無直接關係」。港大專家更加招募 100 名志願者,進行混合疫苗臨床測試,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混合疫苗可「刺激不同的免疫系統,最後抗體產生的濃度比接種同一平台的疫苗高」。現時外國都有類似實驗,但海外專家就有不同的看法。
科興疫苗:菲律賓人也說怕?
截至 3 月 15 日,香港共錄得 7 宗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個案,另外又有中風、面癱等嚴重問題。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估計,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由於疫苗內有佐劑,令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產生炎症反應,導致急性血栓現象」。科興疫苗接連傳出事故,令很多市民不安而取消預約。香港絕非孤例,一海之隔的菲律賓,市民大眾同樣表示對科興疫苗沒有信心。
【用「誘因」鼓勵市民?】俄羅斯人就是不想打本土疫苗
香港接連出現注射科興疫苗後死亡及嚴重併發症個案,市民對疫苗安全性信心大減,更出現「退針潮」,而目前 16 歲以上人口接種率只有 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表示,希望提供誘因鼓勵巿民接種疫苗。事實上,俄羅斯也曾向民眾提供注射本土疫苗的誘因,包括開放全民接種,並在百貨公司等地方設有免登記注射點,接受完注射更可得到朱古力雪條作獎勵,但當地的接種率仍是處於低水平。
二次世界大戰:現代疫苗史的轉捩點
BioNTech 及輝瑞製藥於去年 3 月才簽訂研發疫苗協議,短短一年就在多國普及接種,可說是現代科學奇蹟。1796 年,英國醫學家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研究出牛痘疫苗,幫助撲滅天花,是人類史重要一頁。人類開始以疫苗應對疾病,例如結核病和痲疹,但在初期的百多年間,研發工作進展緩慢。要到慘烈的二次世界大戰,人類才迎來醫學突破,改寫現代疫苗史發展。
「疫苗護照」成為他們的惡夢
過去一年,國際旅遊活動近乎停頓,嚴重打擊各行各業。為了早日重振經濟,各國政府都絞盡腦汁,嘗試重開邊境之餘,又不欲構成重大的公共衛生風險。於是,很多新政策陸續出台,包括旅遊氣泡,3 月 1 日商經局局長邱騰華則表示港府正研究「疫苗護照」安排。不少西方國家也正討論疫苗護照安排,但有學者就批評相關做法,只會令流亡人士和尋求庇護者處境雪上加霜。
抗中的疫苗角力戰
中國承諾,將向 53 個國家無償提供武肺疫苗。卡塔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道,中國向外國提供疫苗的同時,國內接種數字卻遠低於輸出量約 10 倍;外界質疑此舉為其疫苗外交政策。另一方面,英國「金融時報」指,美國正同日本、印度及澳洲合作,制定向亞洲國家分發疫苗的計劃,作為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擴展影響力的戰略應對。
日本的疫苗研發工作,為何遠遠落後其他發達國家?
日本是東亞地區其中一個武肺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截至 2 月 28 日,當地累計超過 43 萬宗確診,約 7,800 人死亡。疫情蔓延,東京奧運前景未卜,經濟蕭條,上任才不到半年的菅義偉內閣,為此飽受極大政治壓力。然而,日本無論是疫苗接種抑或是自主研發工作,一直遠遠落後英美,「外交家」雜誌就有評論文章分析當中原因。
疫苗外交的同時,中國多少人已接種疫苗?
香港已取得 100 萬劑中國科興疫苗,本月 26 日開始疫苗接種計劃。號稱在全球推動研發、生產及公平分配疫苗的中國,國內接種情況又如何?數據反映,當地疫苗接種率目前相對落後。「經濟學人」報道稱,中國民眾普遍接受疫苗接種,但當地疫苗對外供應緊張,導致國內接種率並不理想。
帶著「疫苗護照」安心出行?
出入場所要登記個人資料或留下記錄,成為某些人的疫下新「常態」。若一個人不想將行蹤等私隱,交予不信任的手機應用程式或第三方,那只剩下不出行或選擇是否進場的所謂「自由」。當疫苗護照(Vaccine Passport)成為另一新常態,又是否能令人接受?疫苗護照的推行方式、相關困難甚至應否推行,成為近日西方媒體探討的話題。
唐明:愛全人類的漂亮口號
倒是每一次聽到這種為全人類著想,為大家好的漂亮口號,就有點驚悚,正如特區政府強制實施的「安心出行」,令人聯想起巫婆塞給白雪公主的毒蘋果 —— 愈是叫人安心,愈是令人不安心,不是嗎?
陶傑:為脫歐賣廣告
英國和歐洲之間就接種疫苗,產生新的紛爭。
【Soul Monday】推動接種疫苗的讀書會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優秀女性讀書會(The Fabulous Ladies Book Club),10 名成員多是在職母親,所以常在一間牛排餐館碰面,一邊吃喝一邊分享閱讀心得。直到武漢肺炎爆發,讀書會只能改為網上聚會,但最近她們走出屏幕再度集合,執行一項新任務 —— 協助自己城鎮的居民接種疫苗。
陶傑:中國疫苗成外交槓桿
拜登上任,對中國外交有何轉變,雖難以推測,但民主黨對中國人權問題,卻比杜林普和共和黨更為關注。「維吾爾集中營產品問題」進入英美對華政策的視野,料美國將就此問題繼續施壓中方。中國應對之策,就是除了「一帶一路」的資金與援助,手上多了一張「疫苗牌」,可配合成為佔取最大利益的槓桿。
在囚人士,難有疫苗?
牢獄之中,既有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的大魔頭,也有反抗極權、遭受迫害的政治犯。可是,無論囚犯出於甚麼原因被關,很多國家都未優先安排他們接種武漢肺炎疫苗,或因讓他們最先接種而反遭非議。即使全球多例證明,這些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及健康狀況參差的監獄,早已是一個個疫情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