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中」這個議題,似乎不像香港在 2014 年抗議「國民教育」一般受人關注。究其原因,「國民教育」的爭議在於將愛國思想結合德性教育,是堂而皇之的政治洗腦,容易吸引大量反對意見;但「普教中」卻包裹著升學就業的功利主義思想,人們或許便忽略了語言與政治背後的密切關係。
普教中
|共3篇|
關琋鎂 :放低啲分數
科技可以為學生帶來無窮知識,但是學生有能力去分辨對錯或解釋當中的來龍去脈嗎?高分並不代表理解:學數學,貴在求真,貴在考證,懂得思考,懂得分析,懂得解釋,這樣才能言之成理,亦成為領袖的必備條件。現在的教學方法能夠培養上述的思維嗎?我們應該要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維和解難技巧,而非高超分數;香港教育需要的是「Teach People,Not Content」。
守本土語緊要 還是成績緊要?
當香港學校還在「普教中」的興頭上,教育局不惜隱瞞調查結果,無視公眾聲音都要實行「普教中」的遠程目標;夏威夷人卻千方百計保住母語,其經驗和爭扎,興許是香港教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