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間

|共21篇|

遊戲設計的虛擬城市,如何捕捉我們的恐懼與慾望?

「人中之龍」的虛擬東京、「刺客教條」的 18 世紀巴黎、GTA 模擬的洛杉磯…… 這些電子遊戲所虛擬的城市,究竟與真實城市有何分別,以致玩家著迷不已?它們又是如何折射出人類的集體恐懼和慾望?擁有城市規劃博士學位的遊戲設計師 Konstantinos Dimopoulos,就從規劃角度解構我們遊戲中的虛擬體驗。

曾詩敏:創意、城市及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其實不是甚麼新議題,只是在香港的文化中,這仍不是主流關注和習慣的概念。不過,近年企業、品牌和消費者都逐漸有意識去履行「可持續發展」,接下來如何將這概念融入日常,將之成為大眾的習慣,以及能否持之以恆,值得留意及期待。

香港開埠記(下):一場奠定港島面貌的瘧疾瘟疫

瘧疾如今幾近在香港絕跡,但這種由瘧蚊傳播的熱帶疾病,開埠兩年後曾經蹂躪全港,疫症名為「香港熱」。有歷史學研究就指出,這場瘟疫帶來的集體創傷,至今還烙印在這座 180 年歷史的城市,不但催生了半山區,還從此決定了今日西環至中環、金鐘至灣仔等各區面貌。

武肺後的城市規劃,如何協助防疫?

21 世紀至今才 20 年,疫症如沙士、中東呼吸綜合症、伊波拉病毒、禽流感、豬流感和現在的武漢肺炎卻已頻繁出現。對於天災,人類在建築和都市設計方面早有對策,例如為地震帶的房屋加設避震功能、減少活火山區域的人口密度等。但面對病毒爆發,未來的城市規劃又有甚麼抗疫良方?

游擊工匠團 —— 羅馬政府靠不住,城市修復自己來

時間是星期日的清晨 6 點。奧斯蒂恩瑟(Ostiense)整條街道空無一人。這個時候,出現了 7 名以圍巾或連帽外套遮臉的神秘男女,他們將車輛停泊在著名的城外聖保祿大殿附近,並開始在路面傾注水泥。但他們並不是部署驚天劫案的犯罪集團 —— 他們是羅馬一個地下秘密組織 Gap 的成員,在未經官方許可的情況下,他們選定了合適時間,自發修葺市內的一些破爛路面。

藝評:跳躍薈萃 —— 第 18 屆澳門城市藝穗節

舞蹈,在藝術表演當中能夠備受專業舞者的關注,但亦是容易被一般純粹追求娛樂的觀眾忽略的範疇,其種類繁多,古今中外各有獨特的編舞風格,魅力無法比較;如何憑創作與大眾共享,全賴每一個演出機會。遊走澳門城市藝穗節,舞蹈表演節目的比例與戲劇差不多,給舞蹈界灌注了支持。以下 5 個作品,包含了 10 多個製作單位及表演團隊的心意,也反映出澳門社會與舞蹈藝術兩者之間的協調性。

Moyashi:九龍城寨進行曲(十)—— 下町九寨

將過去美化,是一種對當下危機與變動恐懼的反動。因為人類普遍不願意面對自己不熟悉的生活,所以透過回溯歷史,把自己的價值與期望正當化。19 世紀末的美國民眾面對移民與外來價值的出現,透過美化過去的農村生活,強化傳統的家庭道德價值。相同邏輯下,「昭和熱潮」想像戰後「捱過出頭天」的歷史,是日本面對 8、90 年代經濟衰退的文化反動。

面斥不雅:英國校園趕絕露宿者

不少商場和公共場所,為了降低管理風險,如今都會積極排斥流浪漢或露宿者的出現,除了認為他們面斥不雅,有礙觀瞻,亦為市民帶來潛在安全問題。近年的做法包括加設或替換一些不友善設計(Unpleasant Design),譬如改用斜面或條狀座椅,讓人無法舒適坐下,並替長椅增設間隔,這主要是不容許露者側身躺下,在公園或車站過夜。如今連英國大學校園都開始仿效這種做法。不過,此舉隨即惹來學生抗議,質疑校方無意解決社會問題,反而歧視和趕絕社會上的弱勢社群。

Moyashi:九龍城寨進行曲(九)—— 裏新宿無限城

漫畫「閃靈二人組(GetBackers-奪還屋-)」中,東京新宿的街隅深處存在一個被稱為「裏新宿」的暗世界。「裏新宿」在設定上是日本警察管轄範圍外的無法地帶,連地圖都沒有記載,住民除了非法組織成員、流浪漢、貧民、罪犯等外,還充滿了於外部難以生存的奇人異士。有一橦超高層建築物聳立在「裏新宿」中,建築在多重違法增建下已經看不出原有的形狀,成為名叫作「無限城」的巨大混雜建築群。

圖書館能有多吸引?問芬蘭人便知

芬蘭教育暨文化部在 2016 年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總人口 550 萬中有約 200 萬人曾到圖書館借書,借書次數近 6,800 萬,就連英國駐芬蘭大使也認為,芬蘭是屬於讀者的國家。縱使國內已經有超過 730 間圖書館,赫爾辛基市議會仍批准斥資 9,800 萬歐元,建造赫爾辛基頌歌中央圖書館,人們對此浩大工程亦沒有太多反對,甚至非常期待。在芬蘭人眼中,圖書館地位有多崇高?

Moyashi:你的警訊

在港鐵交通的先天缺乏、眼高手低的製作下,廣告出來的效果,純粹只是互不相識的俊男美女在街中無端撻著,突如其來得難以想像有多浪漫。如果男主角換成筆者,故事明顯會變成警訊 —— 對零交集的異性產生毫無理據的意識,最後在港鐵車廂中發生肢體碰撞,「望咩呀望!想搏懵呀?我叫非禮㗎!」希望港鐵屆時會保釋我吧。

Moyashi:明治近代空間的誕生

「在東京裡,令三四郎為之震驚的事數之不盡。首先震驚的是電車的嗚嗚聲,然後是鳴叫的瞬間,在電車湧上湧落的人群。當中令他最為震驚的是,無論走到多遠,仍然在走不出東京的範圍⋯⋯所有的東西都正在被摧毀,同時又正在被建設,事物激烈地變動著。」這是明治 41 年在「朝日新聞」中,夏目漱石的連載小說「三四郎」的情節。九州出身的主角所目睹的,是 20 世紀初、日本最初的都市建設。摧毀與建設的交替間,都市的邊界如同倒在桌面的液體般不斷擴張,最終成為統一全國的時空間。

創出「垂直花園」,法國植物藝術家重啟城市與自然對話

法國植物學藝術家 Patrick Blanc 改進的「垂直花園(Vertical Garden)」技術,不只能讓植物在室內自由奔放,亦能與建築主體和諧相處。被美國「時代雜誌」列為全球五十大發明之一,和愛滋疫苗、美國太空總署的戰神火箭並列。「我們活在一個太多『人』的空間裡,」Blanc 說:「我的工作就是把植物帶到城市,讓人重新與自然對話。」

Moyashi:九龍城寨進行曲(五)—— 九龍空間的界限

沒有任何政治機關管理,沒有明確的擁有者,純粹由居民個別交涉,可以想象「九龍城寨」事實上不是一個被定義的都市。與其說存在一個明確的「九龍城寨」的空間,不如說是我們將「英殖民地」中空白區域定義為「九龍城寨」。以「中心 – 邊陲」式的權力結構觀看,九寨其遠離權力(帝國)核心的解構性,不難理解為何會被視為末世的典型風景。

城市的出路:亞馬遜雨林化

人口超過 1,000 萬的超級大城市,既有的基建規劃如何應付人口膨脹和經濟發展迅速的未來,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人類天性喜歡綠色植物,但是在 19 和 20 世紀普遍的城市規劃中,工業革命的純理性考慮,將花園、植被等空間減到最低,只剩下佔地有限的市政公園。今天,這種毫無生氣的城市化已經引起了警惕,不少跨國企業已經意識到綠色植物可以帶來的經濟益處,而大型綠色建築計劃,堪稱是建築界的最新熱潮。

平庸的天才們,到底如何孕育真天才呢?

讀 Eric Weiner 的「歡迎光臨天才城市」(The Geography of Genius),想知道甚麼樣的城市,才能孕育天才。但首要解決的問題是何謂天才?作者給了一個深值咀嚼的答案:「能夠想出新奇、令人驚訝、並且有實用價值的構想的人」,在人人也是某事天才的年代,天才兩字的價值跌值歷史新低,不弄清這兩字,就無須談孕育了。

綠色泳池:無氯氣但有水藻

里約奧運的跳水池突然變綠,引起衛生關注,奧運籌委會最終歸因消毒用劑成份,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過量,意外促進藻類生長所致。遠在倫敦國王十字區的一個有機泳池,相反卻因化學品欠奉而聲名大噪——當然它的水色要正常得多,出名是另有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