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

|共50篇|

石 Sir:搵食在英國

正如前篇所說,英國住屋開支遠低於香港,整體開支不高,而且生活質素不差,就算薪金比不上香港,生活也實在過得不錯。在香港幾乎賣命地工作賺錢,才能勉強過活;在英國,要過生活不用賺很多錢。我甚至跟朋友說:既然高級和低級職位薪金差不了多少,我倒不如在英國找份最基本的工作,但求賺點生活費,平常不用特別忙碌,閒時看書寫字,運動一下,甚至陪陪家人去英國各處享受自然美景,豈不快哉?

德國難民夢,失業掙扎中

德國政府預計,未來 5 年將有 4 分之 3 的德國難民仍處於失業狀態。負責移民及難民融合事務的委員長 Aydan Özoğuz 向金融時報透露,只有 25%-33% 的新移民,在未來 5 年能進入勞動市場,有些更需 10 年時間以上。

地獄朝鮮:南韓無業青年捱餓省錢

南韓年輕人近年常以「地獄朝鮮」(헬조선,Hell Chosun)形容國家,原因無他:年輕人在南韓工作,不但薪酬與工作量不成正比,某些工種要求員工長時間辦工,通宵達旦,動輒數天,有人甚至會帶衣服回公司留宿;活在南韓,猶如活在地獄。然而,在年輕人失業率高企的南韓,有工做,已經要感恩。

如何讓職業「經得起未來」考驗?

在可見的未來,即使人工智能還沒有進展到「攻殼機動隊」的局面,但是大量工作即將被取代已經不是危言聳聽。如何「經得起未來」(future-proof),經得起未來自動化浪潮的淘洗,是當今職場上最為熱門的一個話題。英國最大的求職搜索引擎 Adzuna 分析全英國去年約 120 萬個空缺職位,其中約 8.71% 的職位最有可能不到 20 年內就會被取代,最高比例是司機,其次為接待員、會計、勞工和侍應。

今時今日「全民就業」還未夠

受經濟不景年代的高失業率嚇怕,各國政府均以追求「全民就業」(full employment)為目標,現今的經濟術語則稱作「最大就業」(maximum employment),正如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Janet Yellen) 早前才表示美國經濟正接近「最大就業」。不過,最新一期經政雜誌「經濟學人」便有文章分析全職就業、最大就業到底所謂何事,並指出今時今日僅追求「全民就業」已不足夠。

如何評價奧巴馬經濟遺產?(上)

奧巴馬卸任在即,各大傳媒盤點任內 8 年經濟政策,一方面肯定奧巴馬帶領美國走出金融海嘯危機,另一方面批評改革措施不足,成果「不夠完美」。經濟雖然是數據主導的範疇,但統計數字並非事實的全部,要客觀評價功過,不可不知其背景。譬如,論斷奧巴馬的經濟遺產之前,不如先問一地經濟與該國領袖有多大關係?

潘度琳:失業的意義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一劇表面是輕鬆愛情小品,實際上它所帶出的訊息卻超越普通電視劇層次。女主角美栗為心理學碩士生,畢業後於一所大型日本企業裡做與專業全不相關的工作。公司的 working floor 一望無際,各人埋首工作,拋開自己的獨特性和專長,只為公司賣命。可是美栗連這架不甚吸引的列車也趕不上,在她和另一個不怎樣出色的員工之中,老闆選擇了辭退她,臨走前美栗還被吩咐為老闆洗茶杯。

風光不再的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一個以石油在沙漠中矗立的富裕之國,但沙特近年風光不再,原油價格自 2014 年連年下跌,持續低迷的油價及在也門內戰的支出,令沙特陷入財政危機,沙特去年的財政赤字近 1,000 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縮減了 25% 。沙特政府亦要向外國銀行借貸,及將在環球債券市場集資。

當全球人都是素食者

一齊起跳或能帶來輕微的震動,但不會改變世界。但假如是全球的人都變成了素食者,那的確會改變世界,包括阻止全球暖化,改善健康,及造成數以百萬計的失業。「這是兩個世界的故事。」哥倫比亞國際熱帶農業中心 Andrew Jarvis 表示,於已發展國家,素食主義會對環境和健康有莫大益處,但對於發展中國家,這將加劇貧窮。

環球「撤支」潮

資本撤離中國,似乎是寰宇潮流,連中國企業也不例外,肇因大陸成本上漲、環境惡化、質素有限、人民幣不斷貶值,發展中國家的優勢漸失,繼年前日本大企業紛紛將生產線搬回日本,如今美國也陸續「撤支」,不是回美發展,就是轉戰越南、印度等較廉宜地區。看來中國經濟不止放緩一陣。

中國狂燒煤,但中國不說

中國是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每年死於空氣污染人數冠絕全球。眾多污染源頭之中,煤電廠是頭號殺手,美國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報告指出,中國由燒煤而起的空氣污染引致每年 36 萬人病死。中國近年積極推動環保政策,叫停及淘汰老舊燃煤電廠,又投資 800 億元開發再生能源,包括研發「綠色煤電」,以碳封存技術減少排放,更承諾 2030 年後不再增排。豐滿的願景背後,現實卻骨感得不便告知。

脫歐骨牌效應:輪到法國 Frexit?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脫歐派超出測期,取得 100 多萬票的勝利,可見英國有不少民眾不滿歐盟政策、移民問題,極欲保留獨立身份。英國脫歐已有大量評論解釋未來國內變化,蘇格蘭更正計劃進行第 2 次獨立公投脫英,但影響多大還是未知之數;對歐洲來說,這可能是脫歐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的開端:下一個舉行脫歐的,可能是法國,又或荷蘭捷克諸國。

為甚麼 2016 不是 1936?

歐洲陷入難民危機,極右勢力崛起,即使奧地利「自由黨」(FPÖ)險敗,也是二戰以來極右政黨最彪炳的選情;新納粹組織「我們的斯洛伐克黨」曾自組衛隊迫害吉卜賽人,於國會奪得 14 議席;波蘭、匈牙利右翼政府已出現高壓政治;即使在英、法、德等富裕國家,極右政黨如獨立黨(UKIP)、國民陣線(FN)、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亦在冒起。意大利前總理 Mario Monti 更警告歐洲即將解體。不少評論將今日右翼與 1930 年代法西斯政權比較,結論黯然,然而 2016 是否 1936 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