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共15篇|

此黑的不同彼黑的,倫敦的士也拒加入 Uber

早前香港的士業界擬發起罷工,抗議政府多年來未有打擊「白牌車」Uber 平台,卻再引起市民對的士質素之質疑。Uber 日前在倫敦也惹起爭議,因其宣佈 2024 年初市內黑色的士也能提供 Uber 乘車服務,但經歷嚴格考試才得到牌照的司機,對自己的專業十分自豪,表示對計劃「沒有興趣」。

Uber 化的英國精神健康服務

現代打工一族要應對堆積如山的工作,以及激烈的職場競爭,長期處於高壓環境,很容易出現情緒問題;而長達一年多的疫情,令社會長期處於不正常的狀態,亦深深影響大眾的精神健康。在英國,各界發揮創意,以各種電子平台幫助大眾走出幽暗歲月,卡迪夫都會大學的管理學家 Elizabeth Cotton 就形容,當地精神健康服務正走向「Uber 化」(Uberisation)。

醜聞加上連續虧損,Uber 該如何走出泥沼?

2019 年 1 至 3 月虧損超過 10 億美元,已是連續 4 季以虧損作結 —— 這是近年來爭議最大的獨角獸 Uber 的財務數字。儘管股價目前還支撐在 30 美元左右,但誰也不知道這家公司要如何擺脫醜聞、突破各國法規,並實現獲利。自從在那位放任辦公室性騷擾與歧視的創辦人 Travis Cordell Kalanick 被迫下台之後,繼任的行政總裁 Dara Khosrowshahi 成了華爾街對這家獨角獸公司的最後希望。

廖康宇:共享經濟是未來發展模式?

傳統經濟學相信利己主義是人類天性,每個人都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時供應及需求為兩個對立的極端,一方開天殺價,另一方落地還錢,是為「自由市場」。但共享經濟則挑戰這兩個經濟學概念。例如共享經濟以分享剩餘資源代替購買,繞過買賣交易行為。

代客 Social 的「人形 Uber」

科技進步究竟拉近了社交關係,還是相反?答案如何當然不能一概而論,不過當送外賣薄餅的變成無人機、手機程式也可以代替心理醫生與患者對談治療抑鬱症時,實在難以否認人工智能和 VR 等技術的出現,使我們迴避了不少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的機會。最近有日本 VR 學者更進一步,提出由代理人帶著顯示你實時影像的平板電腦出外,用家足不出戶皆可 Social。

坐 Uber 應付「塞車費」?

紐約曼克頓的交通,數十年如一日般繁忙,從鄰近區域湧入的私家車和貨車,過去皆被指為塞車的元凶。但時至今日,召車 app 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令路況更為惡劣。紐約州州長 Andrew M. Cuomo 為解決問題,現制定塞車收費計劃,想要疏導交通,還想籌集資金,將該市地鐵現代化。然而,無論是 Uber、Uber 司機以及 Uber 乘客,都反對這項計劃。

Chester Ho:的士風雲 —— 畀錢容易,截車難

大約 7 年前,八達通嘗試在新界的 20 部的士安裝讀卡器,希望推行電子付款服務,可惜遭大部分司機棄用;自金管局批出電子錢包牌照後,Tap & Go 和 TNG 都對的士市場感興趣,去年 TNG 就打算在 1,000 部的士安裝裝置,不過計劃很快便胎死腹中,然後才和數碼港租戶巴士專線的合作。市民一直認為的士是電子付款無法攻陷的堡壘,所以當支付寶和微信公佈將在的士推行電子付款服務時,很多市民都「有被震撼到」。

Uber 醜聞不絕,源自 CEO 鼓吹的毒文化?

開創共享經濟的始祖 Uber,竟搶先 Google、Tesla,推出「無人駕駛」?六月初,Uber 行政總裁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以哀悼剛離世的母親為由,在員工大會上宣布將請假離開公司,且「歸期未定」,21 日宣佈辭職,讓這家估值 680 億美元的超級新創公司陷入「無人駕駛」的狀態。

公共交通應該退役?

智能城市是否需要公共交通工具?一邊廂,Uber、GoGoVan 一類召車程式在港日益普遍,的士為求存也演變出「八折的」和「泥鯭的」(同一目的地,等齊人開車),雖未合法但確實便利;另一邊廂,港鐵票價永遠「可加可加」、高鐵強硬開工、擴增關愛座、何文田站出口離奇偏僻等等,反映所謂「公共交通」完全漠視民意,反而私營交通更加貼近民情(又例如九巴推出即日回程八折優惠)。究竟公共交通還有無存在的必要?

共享經濟的兩種後果

Uber、Airbnb 全球大行其道,為各行各業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不論「優步化」(Uberization)利弊如何,共享經濟似乎已成未來大勢。經濟分析師 Rana Foroohar 認為,共享經濟並非新事,100 年前早有大量自僱人士兜售服務,參照歷史,可以總結出共享經濟的兩種發展可能,以及社會面對模式轉移的處理方法。

Uber 啟示:中國是打不敗的

彭博報道,叫車公司「滴滴出行」將收購對手 Uber 中國分部,合組估值 350 億美元的新公司;暫時,Uber 中國仍會維持獨立,繼續營運。這場收購,為兩間公司在中國市場這兩年來的激烈鬥爭劃上句號,同時也正式宣布:Uber 敗在中國手上。Uber 在中國擴展業務的壯志幻滅,其因由值得其他矽谷科技公司參考借鑑。

APP 時代已完?

智能電話的普及,Apple App Store 及 Google Play Store 裡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應運而生,不少一向離地的老闆也「順應潮流」要公司做 App。然而,近日有研究指,電話用戶對新 App 的需求已經不復當年,專門報道美國矽谷資訊的網站 Recode 更斷言研發 App 時代已經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