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就全國鐵路網絡及基建進行現代化改革,好讓火車乘客踏上安心而愉快的旅程。但在上週五,東部奧里薩邦發生該國近年最致命鐵路事故,3 輛列車連環相撞引致出軌,至今釀成 300 人死亡、逾 1,000 人受傷,大量遺體仍待確認身份。這是意外還是人禍?各種疑問令大眾再度關注印度鐵路安全。
火車
|共27篇|
【Soul Monday】因為悶極,砌出最長 Lego 火車
疫情封鎖期間,不少人會透過觀看電視節目,解去煩悶。在紐西蘭,有少年因追看電視劇而受啟發,化無聊為力量,砌出長達 25 米的 Lego 積木火車,成功打破世界紀錄。
Interrail 通行證:連繫歐洲旅遊共震
今年是 Interrail 通行證誕生 50 週年。1972 年,UIC 為慶祝成立 50 週年推出了 Interrail 通行證,鼓勵歐洲年輕人乘坐鐵路探索這片大地。根據 Eurail 的數據,當年有 8.7 萬名年輕人持 Interrail 通行證旅行,讓 UIC 得以持續計劃。
【烏克蘭戰爭】逃到波蘭後,為何仍選擇回家?
烏克蘭邊防衛隊指出,過去兩星期有 22 萬烏克蘭人回國。數天前,在波蘭及烏克蘭邊境的普熱梅希爾(Przemysl)火車站內,就出現過百人候車返回基輔的情景。據「華盛頓郵報」記者在火車站實地採訪,選擇回到戰區的人,有些是因為無法在新環境生活,有些則因放不下家鄉的人事物,更有人決心回去作戰。
恥於飛行:火車遊的復興
只靠自願行動,效果始終有限,長遠來說,需要以加稅和管制條例,譬如燃油稅和飛行常客徵費來限制飛行。瑞典政府目前已經對飛行實施「生態稅」,所得用以投資夜車服務。
【Soul Monday】只靠地面交通工具,從瑞士遊到悉尼
比起行動力,有時候更重要的是秉持一份信念。而這份意志力,又會為別人播下種子。接受德國廣播公司「德國之聲」採訪的 Lorenz Keysser 和 Giulia Fontana,憑過人毅力,只靠地面交通工具,從瑞士去到悉尼,只為了減少地球廢氣。
廉航大行其道,通宵火車有何意義?
隨著廉航興起,加上速度愈來愈快的鐵路列車出現,現今似乎已沒必要通宵坐數小時火車了。正當夜行火車踏入被淘汰的邊緣時,瑞典政府卻指火車是低成本又環保的旅行交通工具,仍有重大價值。為減少全球運輸所帶來的大量碳足跡,瑞典計劃重振通宵火車。
陶傑:他建鐵路是侵略,你建鐵路是「雙贏」?
同一件事,同樣性質,西方做就是錯的,中國做就件件必正確?中史教科書將 19 世紀英國對中國的種種介入,定性為「侵略」。然而中國的鐵路網和交通現代化,卻正是英帝國主義一手促成。
被遺忘的美國總統葬禮傳統:靈柩列車
美國已故前總統老布殊的靈柩,於 12 月 6 日以特別列車運往德州下葬,不少人都對此感到好奇。事實上,在昔日未有空軍一號的年代,以火車運送已故總統靈柩是國家最高規格的禮儀,但隨著交通技術進步,靈柩列車傳統逐步走入歷史。
Moyashi:駛在軌道外的記憶
1987 年,因連年赤字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昔日公營的國鐵民營化,連跟隨是一連串的線路重整。地方都市面對人口老化所帶來的乘客減少問題,客量無法再養活鐵道公司。在結業的邊緣掙扎,只有兩個方法,一是廢線廢站以節省成本,二是積極尋找「交通」以外的收入來源。
愛丁堡的鐘:相差 3 分鐘的秘密和人情味
若能沿著英國鐵路一直往北,到訪蘇格蘭,你不可能錯過仍保留著哥德式古堡的世紀名城愛丁堡,還有走出威韋弗利火車站舉頭便見的古老大鐘。愛丁堡有著無數浪漫的歷史往事,其中一個正跟這座介乎舊城區和新城區之間的鐘樓有關 —— 當整個世界時間都以倫敦格林威治為標準,愛丁堡的大鐘卻永不妥協,猶如要跟倫敦的大笨鐘刻意錯位,鐘面時間幾乎全年不同步。
陶傑:中資喉舌也不信「一帶一路」?
繼「厲害了,我的國」和「中國製造 2025」被質疑為過度浮誇,樹大招風,「一帶一路」的大計和口號或也會受到同樣的質疑,其遠景開始有點令人擔心。因為連中資馬雲主理的香港特區英文「南華早報」也刊出許多專文,質疑「一帶一路」的性質與成效。
突破關山:瑞士的火車故事
在 19 世紀,歐洲各國廣設鐵路行駛火車,高速運輸人與貨物,令各地區之間本來的空間「消滅」,大國化成小城鎮。在瑞士這種山區國家裡,村鎮之間有高山隔阻,不利貿易與運輸,鐵路火車「消滅」重重關山,便利運輸,可謂瑞士人的「恩物」。
鄭立:火車大亨 —— 笑甚麼,畜生,你也是馬 X 亨
這個叫作「火車大亨」的遊戲,是一個經營列車的遊戲,但是這遊戲的列車是海鮮價的。這就是遊戲最特殊的地方,是有「政治任務」的設計,每個玩家一開始要抽 3 個政治任務,那些政治任務是秘密的,就是國家指示你要買入某種列車多少架,運些甚麼貨之類。總之你完成了任務,國家是不會虧待你的。
李明熙、Kimberlogic:西伯利亞鐵路之旅(下)—— 每一程也是種新體驗
西伯利亞鐵路列車車款眾多,我們由莫斯科分四程車坐到北京,就坐了 4 款不同等級的列車。Irkutsk 到烏蘭巴托,及再到北京的兩程直通車,我們都坐二等車。如願以償,沒有其他人訂上層位置,我倆獨佔四人車卡。而到烏蘭巴托的列車是 Firmeny,軟墊床鋪,但卻沒有餐卡,不過車上熱水 24 小時供應,可以沖杯麵、茶或咖啡。我們乾糧充足,連滴漏咖啡亦早有準備,令其他乘客羡慕不已。
李明熙、Kimberlogic:西伯利亞鐵路之旅(上)—— 發現莫斯科的美
由莫斯科坐西伯利亞鐵路出發,經蒙古烏蘭巴托去北京,全長 7,621 公里,不下車的話,要坐足 6 個晚上。持特區護照有 14 天免簽證,俄羅斯段只需坐 4 晚,在莫斯科先留幾天,還有時間選幾個城巿停數天,下車洗澡,遊覽一下。
防範情緒波動或自殺,日本車站的巧妙心思……
鐵路車站人多並不足為奇,混亂更是意料中事。東京有著世界上其中一個最繁忙的車站,在旁觀者的眼中,乘客比肩接踵,但仔細觀察就發現人雖多,但上班族能暢順地沿著大堂或月台行進,火車仍能保持準時到達。東京車站的基本秩序得以保持,鐵路運營商承此基礎,就能夠專注更深入地掌控乘客心理。
鐵路火車:時空消滅者的先驅
自 19 世紀起,就有學者將火車鐵路這些「巨型機械」稱為「時空消滅者」。其速度比馬車快 3 倍,故火車即「消滅」了 3 分之 2 馬車車程的時間。工程師為了令火車速度平穩不變,建造鐵路路軌時,必須平整地基,建橋挖隧道,使軌道平直。故火車行駛時,不似馬車搖晃起伏,相比起來穩定得像沒有動一樣。乘搭火車就是上車之後呆等至某站落車,乘客甚至連沿路風光(savor)都未必來得及記住,由某地往某地之間的「空間」,就此消滅。
隱世、出走和鄉愁:跟經典遊記去旅行
旅行已成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時至今日,手機和社交網絡代替了相機和日記,旅行的感受也像水過鴨背一樣輕淺,遊歷過的許多地方,也和故人一樣,時間一長,逐漸便從記憶中淡出,甚至變得面目全非。以後出門旅遊時,不妨回到書本尋找靈感,優秀的遊記甚至是旅行指南,堪稱是保存時代記憶,以及現代生活節奏的最佳樣本。
Moyashi:那個被手機電波電死的人
來過日本旅遊的人都應該知道,日本的公共交通工具中,尤其電車內,是不可以通電話的。單單響起鈴聲已經罪大惡極,更遑論通話。更甚者,在關愛座旁邊,連使用電話都禁止,告示直接叫人把手機關掉。手機電波會殺人——這已經是一個都市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