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許多地方都出現破紀錄熱浪。希臘和夏威夷的人們要逃離山火,葡萄牙、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度假勝地都發出極端天氣警告。專家將這些極端情況歸因於氣候變化,而旅遊業正是問題的一部分,相關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大約佔總排放量 10 分之 1。西敏大學的城市學家 Ross Bennett-Cook 就探討「碳護照」(Carbon Passport)之可能。
旅遊業
|共74篇|
中國窮遊攻略,如何改變消費模式?
中國全面解封後,恢復公民出境旅遊。但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新常態不再是去名店購物,年輕人選擇盡可能不消費,以純「打卡」模式出行,這種新趨勢,是否反映經濟放緩下,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與習慣轉變了?
處理水成日本旅遊業「脫中國」契機
雖然中國早前宣佈重新開放赴日旅行團,惟自東京電力公司宣佈釋放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便有指選擇日本作為目的地之內地旅客減少。原本預計當地旅遊業會受打擊,但據「產經新聞」報道,失去中國遊客影響其實有限,因其他國家旅客仍持續訪日,業界更希望藉此脫離對中國的過度依賴。
TikTok 之災,荷蘭也身受其害
今年阿姆斯特丹預計接待 2,300 萬過夜遊客,旅遊業似乎回升到疫情前的狀況。但當地人開始抱怨,因很多遊客受 TikTok 及 Instagram 影響,不再入住頂級酒店、到訪博物館及畫廊,而是蜂擁至原本名不經傳的小食店排隊、在民居及店舖門外打卡吃外賣,嚴重打擾居民寧靜生活,也減低其他人在該區購物的意欲。
福島 UFO 小村,借外星人振興旅遊業?
美國國防部的全域異常解決辦公室(AARO)近日發表文件,根據 1996 至 2023 年間的數據概述世界 UAP 熱門地點,包括日本廣島和長崎。而其實福島縣飯野町也曾報告目睹 UFO,更乘勢發展出旅遊地點。
日元貶值將如何影響日本經濟?
日本於疫情期間的支出減少,但日元疲軟令能源和其他進口大宗商品的價格上升,支出也開始反彈。穆迪分析高級經濟學家 Stefan Angrick 表示,儘管該國 GDP 表現強勁,但說日本經濟已走出困境仍為時過早;因國內需求缺乏活力,高通脹讓家庭和企業不願消費,或使該國經濟在疫情後復甦之前,已失去了動力。
全球天災四起,將改變旅遊業生態
很多港人都趁暑假「報復式」外遊,但今夏全球災難四起,斯洛文尼亞、奧地利和挪威遇洪災,希臘、法國、加拿大和夏威夷則先後發生火災。成千上萬遊客被迫撤離,但德國「明鏡」雜誌指出,旅遊習慣不會在短期改變,例如大家還是喜歡到希臘度假打卡,但長遠而言,地中海旅遊勝地的市場份額將會遞減,英國及其他北方國度反會在暑期旺季受惠。
日本「夜經濟」—— 公私營合作,鼓勵遊客玩通宵
「讀賣新聞」報道,地區政府和私人企業正把握旅客回歸的機遇,大力搞旺夜間經濟。
越南「夜經濟」—— 單靠吃喝能吸引人流嗎?
搞活夜市,爺孫劈酒…… 香港政府擬發展夜間經濟活動吸引人流,近日坊間提出的方案層出不窮。疫情過後,不少東南亞國家重推旅遊業,越南首都河內亦積極發展夜經濟,這個「不夜城」能否成為香港的參考對象?有分析認為,單靠吃喝的夜經濟模式,很難再引起遊客的消費意欲。
陽光與海灘要付費?希臘人捍衛自身使用權
夏季的希臘是旅遊熱點,帕羅斯島上多個沙灘被躺椅及太陽傘覆蓋,若要使用最近海的座位,就要向商戶付出 70 歐元。但據「紐約時報」報道,最近這些躺椅的入座率不足一半,因本地人及遊客不想為本應免費的陽光與海灘付費。
Taylor Swift、Beyoncé 的「巡演通脹」是真的嗎?
今年 5 月,美國樂壇天后 Beyoncé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巡迴演唱會,瑞典的酒店價格隨即飆升,5 月該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 9.7%,高於預期。當地一位經濟學家戲稱「Beyoncé 要負責」,巨星巡演和娛樂文化真的能刺激通貨膨脹嗎?
希臘山火頻發,旅客還會再來嗎?
燃燒超過一週的希臘羅德島(Rhodes)大火,已疏散超過 2 萬人,包括數以千計遊客。與此同時,埃維亞島(Evia)和另一熱門旅遊地點科孚島(Corfu)的火災也還待撲滅。當地旅遊業界擔心,大火破壞嚴重,氣溫上升又加劇山火風險,過後旅客可能不再來。
馬爾代夫被海環繞,年輕人卻不諳水性
馬爾代夫境內有 99% 是水,國內 1,190 個島嶼中超過 80% 海拔僅 1 米。有別於擁有廣袤陸地的國家,游泳對於馬爾代夫人來說,不只為強身健體及求生,更是保護海洋生態、捕魚及參與旅遊業的重要技能。但很多年輕馬爾代夫人,尤其是女孩,卻不懂游水。
活在旅遊大國,日本人不欲出國遠行
旅遊限制逐步取消後,不少外國旅客視日本為第一目的地,有些旅客甚至急於回到精神上的「第二故鄉」。所以日本在開關短短數月,已接待數百萬旅客,不過,當地人卻因為憂慮疫情仍未消退,加上日元疲弱,寧願留在本國,不願到外地旅遊。
希臘復常後的問題:報復式旅遊
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中國遊客「消失」及危險水母激增之下,今年希臘仍能成為全球第三受歡迎旅遊目的地,吸引近 3,000 萬人次到訪,有望帶來逾 180 億歐元收入。但面對較全國人口多出 3 倍的旅客,這個坐擁 18 個聯合國世界遺產、以及世上其中一座最古老城市的國家,正試圖在保育歷史古蹟及活用觀光資源之間取得微妙平衡。
韓國居民如何透過科技,民主參與世遺旅遊規劃?
要重振旅遊業,純粹解除防疫限制是不夠的。韓國就有世界遺產城市為吸引觀光客到訪,推出新旅遊應用程式,並邀請當地居民參與民主決策,務求平衡旅遊業與居民需要,讓文化遺產與現代居民生活共存。
世界盃真正贏家:杜拜
卡塔爾豪擲 3,000 億美元舉辦世界盃,卻在揭幕戰便以 0:2 敗給厄瓜多爾,再加上人權問題、禁酒規定、限制採訪等爭議,要「足球洗白」似乎不易。反觀鄰國阿聯酋未能晉身決賽週,其最大城市杜拜卻享盡地利,成為球迷省錢留宿和暢飲買醉之處。當地酒店和酒吧十分熱鬧,彷彿這個中東金都才是東道主。
迎接旅客報復式消費:新加坡將舉辦甚麼活動?
港府宣佈「0+3」措施後,不少港人都爭相搶購日本機票,不過,主辦多場國際盛事的新加坡其實都是不錯的選擇。剛剛舉行完畢的一級方程式賽車(F1)新加坡站,吸引多達 30.2 萬人次入場,打破歷史紀錄,多項數據都見證疫後的「報復式旅遊消費」。究竟新加坡還會舉辦哪些國際會議及展覽?
日本滑雪場沒雪時,就是豪華營地
近年日本愈來愈多滑雪勝地引入豪華露營(Glamping)服務,在冬季之外善用廣闊土地,吸引不同客源。遊客們亦發現這些避世之所,能讓他們暫時離開繁囂都市,同時接觸大自然。
當旅客回來時,京都如何擺脫過往困擾?
隨著日本下月開關,港府亦放寬入境措施,不少港人已開始計劃遊日「返鄉下」。京都作為最多人到訪的日本城市之一,在遭受疫情打擊兩年多後,極需要旅遊業帶來收益。不過,京都在疫情前曾飽受旅客過多的問題困擾,當地人希望久違的旅客能在尊重當地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再度好好遊歷這個日本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