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事館是一個國家派駐外地處理外交事務的機關,理論上職員受到外交豁免權,若果有案件在領事館內發生,所在國的司法機構往往難以追查,有時候甚至會引發外交風波。當中國正值晚清時期,經過一連串與列強的戰爭,被迫打開門戶,進入了世界體系後,在 1896 年就發生了一場知名領事館擄人風波 —— 革命黨領袖孫中山被綁架到大清駐倫敦公使館。
孫中山
|共6篇|
【故宮書摘】祝勇:最後的皇朝
辛亥年的最後一天,北京的天安門對外開放,昔日天子腳下的臣民,第一次以公民的身份走上皇城的城樓,第一次從皇帝的視角,佇望這座從前的帝都,都城裡的尋常巷陌、燈火樓台,無數的點與線,第一次以如此強大的視覺形象洶湧而來。「慶祝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的大字標語,已悄然懸掛在天安門上。它吸引了蔡元培、魯迅、陳獨秀,以及愈來愈多的知識分子在這座倡新摒舊的城市裡悄然落腳,在「科學」與「民主」的引導下,走出書齋,走向廣場。
唐明:「不平等條約」的心結
事實上,即使十七八國的領事裁判權聯合在一起,也不可能形成一個迫使中國人當奴隸的極權政府 —— 但是欠了周身債,西方「列強」對政府各種事務插手干預,政府弱小,無法大一統,變得像美國一樣強大,對於民國的政治家和知識分子,才是心頭大恨。
鄭立:革命 CFO——跟孫中山學習創業財務
孫中山剛立志革命時,他的想法也和很多人一樣非常「Indie」,打算用捐款和革命黨成員的會費(換個你們喜歡的說法:Subscription)去支援革命。這一丁點錢,當然是杯水車薪。畢竟革命不是開雲吞麵檔,要的資本也自然比較大。他很快就意識到,當時的中國要找到投資者,實在不容易,就算有,也不會很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國母
中國人愛稱領導人妻子(或情婦)為「國母」,其實國母並非專指王后或配偶,亦是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女性的尊稱。各地國母定義有別,歷史流變又有衍義:中國國母是宋慶齡--「國父」孫中山的配偶;日本則是指天皇的生母;泰國皇后的生日即是母親節。不妨看看一眾中國歷代「國母」。
亢泰:一百二十年後
一百二十年前中國駐倫敦的大使館僱員在倫敦大街上綁架了孫中山先生,把他關在大使館裡,準備把他送回中國去判刑,因為孫中山先生要造反,那是要被砍頭的罪。起先,英國政府不願意得罪中國,所以對在光天化日之下綁架的行為遲遲不提出抗議,推說證據不足。中國大使館的一位唐先生也一口否認,說是絕無此事。但是大使館裡的一個英國傭人卻幫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