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抹手紙與乾手機似乎和平共存於廁所之中,但實情是「既生瑜,何生亮」,它們處於一場商業戰略與公關的激烈競爭中。美國市場顧問 George Campbell 形容:「這幾乎就像可樂戰爭一樣。有百事可樂對可口可樂,也有乾手機及抹手紙。」科學界仍未能就兩種產品孰優孰劣達成共識。最近「衛報」一篇報道就指,兩者在研究方面一直鬥得難分難解。
研究
|共88篇|
意大利帕多瓦市:現代醫學的起源
解剖不僅是警探破案的關鍵,更是研究生物正常結構的科學。但在過去的西方社會,因宗教、法律及文化禁忌,人體解剖長年備受打壓。直至 16 世紀一場科學革命,這門學問得以全面發展,為現代醫學奠定基礎。當時走在最前線的,正是意大利北部城市帕多瓦及當地的帕多瓦大學。
日本何以成為搞笑諾貝爾獎常客?
新一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剛於上週揭曉,消化科醫生堀内朗憑研發坐著自照大腸鏡的革命性方法,獲得醫學獎殊榮,並創下日本人連續 12 年奪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紀錄。做事一板一眼的大和民族何以在搞笑科學上屢創佳績?「讀賣新聞」調查研究本部研究員佐藤良明嘗試找出答案。
維基百科中被引用 280 萬次的論文
維基百科是當今最多人瀏覽的網上百科全書,內容由無數網民合力編撰而成,每個條目都必須交代資料出處。維基媒體基金會最新調查卻有驚人發現:一篇由 3 位澳洲學者發表於 2007 年的學術論文,竟然在維基百科引用超過 280 萬次,成為引用次數最多的資料來源,遠遠拋離引用僅過 2 萬次的第二位。該論文作者之一 Brian Finlayson 直言:「這個數字嚇了我一跳,我們都不明白發生甚麼事。」
紋身不脫色,關鍵在免疫細胞?
比起針筒,紋身針更像鋼筆,刺入皮膚時通過毛細管作用,將墨水帶進表皮及真皮層。但紋身墨水是如何做到鎖色、不掉色呢?有研究就著眼細胞周期過程,揭開紋身墨水長存皮膚的原因,甚至能開拓出新方法清除紋身。
生字不入腦,原來一直用錯方法
相信不少人試過外遊前夕,死記硬背外語單字、短句,反覆背誦「你好」、「這個多少錢」、「廁所在哪」,最後卻臨場忘詞,話到嘴邊說不出聲。但即使換作學習外語長期戰,情況也大抵雷同,叫人氣餒不堪。其實問題不在你身上,而是一直用錯學習方法。
「手指指」是人類的天性嗎?
「手指指」在傳統中國社會往往被視為無禮貌的行為,不過美國總統杜林普發表講話時,總是喜歡「指指貢」,甚至成為他形象鮮明的一大風格。這就是所謂的文化差異嗎?更應該問的是,「手指指」這個習慣是文化因素而養成嗎?
致熱衷加班的你:做得少才有好表現
Morten Hansen 作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管理學教授,致力尋找促進工作表現更好的因素。為此,他研究多達 5,000 人,從工廠的車間工人到企業的高級經理,希望找出造成工作表現有異的原因。惟他沒想到:「工作表現最好的人,他們都做得很少。」他發現工作時間長一點,確能提升表現,但只限於一週 50 小時左右。超時以後,質量只會下降甚至惡化。但光是少做一點,當然無法令你突飛猛進。Hansen 從其新書精選 6 條法則,讓你學以致用,在職場步步高升。
學術論文如何不「離地」?
美國愛荷華大學古典系副教授 Sarah E. Bond 相信學術界不可能像過去二百年一樣把學術緊握在學院之手,教授學者是每天與學生討論知識的老師,往後也應準備好擴大教室的範圍,以接納公眾,而不是只在象牙塔中修練當老學究,所以她提供了一些提示予將學術往公共領域過渡的學者。
年紀大,機器壞?老幼各有專長
年紀大,機器未必壞。雖然事實上人的身體機能、思考和回憶速度會在 18 歲後逐漸下滑,但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 Joshua Hartshorne 及其團隊的研究,隨著年歲增長,人在多個方面會變得愈來愈聰明。綜合 Hartshorne 團隊搜集的近 5 萬名 10 至 90 歲參與者的數據分析,以及其他學者的研究可見,縱使人類難敵歲月鉛華,人在各年齡層都有其專長,以下是 18 到 67 歲之間的各種能力高峰。
非法學術期刊網是俠盜還是賊匪?
2011 年,科技奇才 Aaron Swartz 從期刊網上圖書館 JSTOR 上解放了 500 萬份原本需要付費的學術論文,供人免費下載,普及知識予眾生,然而他亦因此舉被起訴,面臨判監,他寧死不屈,以自殺換來至死的自由。雖然他的學術革命以失敗告終,但人們對要求「知識回歸大眾」的呼聲愈演愈烈 —— 根據最新研究,非法學術期刊網 Sci-Hub 有可能實現將知識從金錢中解放的理想。
研究人類行為,需要多少監管?
社會科學實驗很多時招募一班志願者,給他們一些獎勵,讓他們願意幫忙填寫問卷、玩遊戲、看圖片影片,再按研究員指示回答問題。這一系列的社會科學實驗在美國其實有受政府監管,實驗方案需符合規定。
同時致癌又防癌?不能盡信醫學新研究
在你的新聞來源上,近乎每日總有形形色色的醫學研究「新」聞,告訴你在治療甚麼疾病上取得了新突破,吃甚麼對健康有益有害(例如數星期前的大米含砷),讓你一時心花怒放,一時又憂心忡忡,這項研究說紅酒有益,那分報告卻說喝酒有害,讓人頭暈目眩。屢獲科學新聞報道獎項的科學記者 Julia Belluz,便多次在 Vox 媒體撰文解釋不能盡信新醫學研究的原因。
預知未來是壞事?
「劇透可恥」,此話不僅適用於觀影看戲,原來也適用於人生前程。Max Planck 人類研究所向逾 2,000 人進行調查,發現對未來大小事情,他們大都寧願一無所知,不欲先窺究竟。研究的共同作者 Gerd Gigerenzer 指出:「我們生活的世界,總認為擁有較多資訊和科技會更好,譬如大數據和遺傳篩選,而這些都是為了掌握未來,好等未來能如我們所願。這個研究則試圖揭示,大家並不一定這樣想。」
維他命 C 可殺癌細胞?
早前談過那位唯一獨獲兩項諾貝爾獎,卻遭世人嘲弄的男人:美國化學家鮑林(Linus Carl Pauling)。鮑林之所以受到嘲弄,是因為他在晚年對維他命 C 的健康功效有著近乎瘋狂的偏執。他認為,維他命 C 不但能預防感冒,更可延年益壽、治癒癌症,當時醫學界對他的狂熱不過是種迷信,故此輕易笑過。但是,若果鮑林泉下有知,今日或會說句:I told you so! —— 根據美國最新研究,高劑量的維他命 C 可以殺死癌細胞,或為治癒癌症提供新的方法。
【學是學非?】本年度 6 大爆笑發現
今年印度榮膺最無知國家,連強國也只能屈居第二位。不過印度能有此成績也非一朝一夕,同一調查印度去年已名列第二,除了因資訊封閉導致連普通性事問題都要電郵問專家,以下 6 個印度人今年內的「突破性」科學發現和活動,或可讓你領略他們的「天真」。
為何「最後答案」總是五時花六時變?
不論是揀衫揀工還是揀出選時機,人們總是躊躇半天拿不定主意。雖說舉手不回真君子,即使前一秒有十萬個理由說服我們哪個是最好的選擇,下一秒還是可能彈弓手收回成命。科學家就認為這其實反映了人們自我調節思路的過程。
4 型人格佔 9 成,餘下 1 成是……
MBTI 16 型人格大行其道,由領袖才能至婚姻關係,這測試都能派上用場。但人的性格真有那麼多?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的最近研究就指,基本性格只得 4 種,更聲稱多達 9 成人口,都能歸類其中。你又會是哪一種?
不能不知的身體老化清單
成長所帶來的,是不可逆轉的身體機能衰退。踏入 30 歲的身體,已經離開黃金時期,無論力氣,還是感官均開始有老化跡象。到達父祖輩的那歲數,自然就會「眼又矇,耳又聾」,肌肉失去彈性。若果你希望與時間競賽,對抗老化,那就千萬不能等到老了,才著手尋求回春方法。反之,趁著後生,為時未晚,及早做足抗老化準備,那就能盡量保持年輕。
散戶請注意:愈是愛財,愈是莫財
想要投資獲利,先要放下貪念?美國道富銀行應用研究中心進行調查,訪問全球 3,000 名的散戶投資者,結果發現,近六成被評為「拜金度」高的受訪者,他們的財務結果都差強人意,反觀不太著緊錢財的一群,倒能作出較佳的投資選擇。何解愈是愛財,竟然愈是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