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共88篇|

氣候變化會改變動物的大腦與行為?

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令地球溫度急升,降雨量和季節驟變,以及海洋酸化。許多物種正面臨生存環境的劇變,甚至影響其大腦和神經系統。美國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生物學家及神經科學家 Sean O’Donnell,試圖找出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物種的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以及牠們在適應環境時的可能反應。

主子的咕嚕聲,到底怎樣發出?

貓是怎樣發出低頻的「咕嚕聲」(purrs)?科學家曾提出不少假設,但大多未經測試。人們熟悉的 3 種貓叫聲:喵叫、尖叫和咕嚕,前兩者的發聲原理與人類相若,但後者始終難以確定。近日,維也納大學研究團隊於「當代生物學」期刊發表論文,罕有地透過實驗揭示了貓發出咕嚕聲的過程。

睡著了仍能聽到你說話?

人在熟睡時,通常不會理解外界的聲音,但近日一項小型研究發現,人們睡覺時會對某些字詞做出短暫而有限度的微笑或皺眉,事後並不會記得。該研究首次與非清醒夢者建立這種溝通,巴黎腦研究院研究員 Delphine Oudiette 表示:「這些反應窗口可創造與睡眠者實時交流的條件。」

【專訪】香港 ESG 市場報告:上市公司最少十年,才能追上港交所新規要求

香港永續策略顧問有限公司(HKSSA)上月發表「ESG700+ 香港 ESG 披露概況調查」報告,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假設 50% 的上市公司每年投入 1.3 億元港元,估計市場最少需要 10 年時間,方能基礎達到港交所根據 ISSB 框架而修訂的 ESG 新規。HKSSA 董事林鐸靈接受 *CUP 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透過此報告收集聲音,向港交所反映市場狀態,看看港交所會否進一步回應,或存在修訂空間。

【諾貝爾物理學獎】阿秒有多快?淺談「阿秒光脈衝」的價值

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名物理學家共享,分別是法國的呂利耶(Anne L’Huillier)、美國的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和匈牙利的克勞斯(Ferenc Krausz),肯定他們透過實驗「阿秒光脈衝」(Attosecond Pulses),為研究電子移動帶來嶄新工具。究竟「阿秒」是甚麼概念?如此無比短促的光脈衝,如何使人類眼睛得以進入亞原子世界?

mRNA 研究獲諾貝爾醫學獎,重申基礎科學研究價值

今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由美籍匈牙利裔科學家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醫學家韋斯曼(Drew Weissman)同時奪得,以表彰他們在 mRNA 的創新研究。有科學家提醒,兩位得獎者都是從事基礎科學研究(Basic Research),mRNA 研究成果起初沒有實用價值,最終卻為 Pfizer-BioNTech 和 Moderna 的 COVID-19 疫苗開發奠定基礎。今次得獎重申基礎科學研究,對人類科技創新突破相當關鍵。

Hong Kong Infosphere:以歷史作為數學教育的切入點

數學課程的教授重點不外乎運算技巧及推導證明,很少人會提及某數學家或是其定理的哲學思想和歷史背景。但仔細一想,數學的本質不就是一套演繹自然規律的邏輯工具嗎?數學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前進,兩者關係其實是密不可分的。那麼,我們應該用甚麼內容去填補人文素養的空隙呢?數學史便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案,甚至可以令到非理科生都對數學感到興趣。

科學狗:世上最毒蜘蛛毒液可讓你金槍不倒嗎?

巴西流浪蜘蛛是世上其中一種最毒的蜘蛛,一口的毒液足以殺死老鼠等小型哺乳類動物;人類被咬後會出現嚴重疼痛、視力模糊、出汗、全身顫抖、嘔吐等症狀,過去亦曾有多宗在南美洲造成中毒身亡的案例。最令人嘖嘖稱奇的,除了以上的中毒反應,被咬到的男人也有機會被「持續勃起」,時間更可長達 2 至 4 個小時。

科學狗:甲蟲屁眼可吸水 與 NHA1 基因有關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需要水,很多物種包括人類都會用口部吸收水分,但大自然中也有生物比較特別:甲蟲會打開牠們的屁眼,吸收漂浮在空氣中的微量水來補充水分。除此之外,牠們的屁眼更可以從糞便中擠出水分將之重新吸收,讓其可在地球上最乾燥的地區生存。

科學狗:南瓜蟲吃屎才能消化,為防控蟲害研究新方向?

南瓜蟲(Anasa tristis)是一種有指甲大小的灰啡色昆蟲,可能看起來平平無奇而且無甚殺傷力,但事實上可以在幾週內就毀掉整塊南瓜田的收成。然而,如果南瓜蟲沒有細菌小助手,就無法造成這種廣泛的破壞。不過,南瓜蟲到底從何獲得所需的細菌去消化南瓜呢?原來又是與「屎」有關!

按人類習性衡量動物,妨礙科學研究?

使用工具,曾經被視為人類獨有技能,後來接二連三有研究證明,有個別物種同樣懂得運用工具。這些研究看似挑戰人類中心主義,但演化生物學家 Marlene Zuk 在科學雜誌 New Scientist 指出,如此以人類習性衡量動物,只會曲解生物演化原理,長遠不利科學研究。

努力過後只想要讚美?印尼政府打壓不中聽研究

不少環境學者及保育人士,會在擁有大片森林及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印尼進行研究,保護珍貴自然環境及物種。但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陸地生態學榮譽教授 Bill Laurance 近日撰文提到,在印尼進行的研究結果若不符合當局預期,就會遭到打壓,做法並不利於這個常面對環境災難的國家。

Hong Kong Infosphere:推動學普,先要推動開放取用政策

開放存取能讓最新研究成果走入公眾,推進科學發展,為創新活動鋪平道路。對於學者而言,開放存取的文章能夠接觸更多讀者,自然也可增加引文數量。更重要是,當傳媒、公民領袖和政策倡議者都可以輕易獲取研究資料,會有助學者把研究化為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學術研究】生活小貼士真的有用,還是你堅信它有用?

網絡文章及演講經常推薦「想減肥可用小一點的容器」、「工作中的正念可提高生產力」、「遠離 Facebook 可讓你更快樂」等改善生活的技巧,但實際上我們從不知道是否照做就有效。利物浦大學心理學教授 Ben Ambridge 近日在「衛報」撰文指,有關減肥、正念或社交媒體等的「生活方式科學」研究,在實驗設計上存在局限,受試者根深蒂固的想法或會直接影響實驗結果。

Hong Kong Infosphere:淺談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的發音

香港人說的英文非常有特色。這甚至引起不少學者的興趣,基本上只要在 Google Scholar 輸入「Hong Kong English」,就能看到上百篇相關的學術文獻,當中以研究英語發音(Phonetics)為主。那麼,到底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是甚麼?與我們日常相關嗎?

遺體捐贈,是怎樣一回事?

並非所有人選擇死後被埋葬或火化,而是將遺體「損獻給科學」。美國現時有 7 間被認可的非移植組織保存庫,負責監督遺體捐贈。多間大學和醫療機構亦接受遺體捐獻,用作解剖教學、研究柏金遜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疾病、改良或研發如面部移植手術等技術,以及訓練手術機械人等;田納西州的「屍體農場」則有助法醫人員研究屍體腐化。

身體自愛運動成風:肥胖研究成為新興學術領域?

隨著女權運動和酷兒運動慢慢被大眾所認識,「身體自愛」(Body Positivity)和「肥胖接納」(Fat Acceptance)等用語,都時不時出現在公共領域之中,甚至改變了文化產業,例如時裝模特兒和影視作品的選角。近年,肥胖研究(Fat Studies)更成為新興的學術領域,並發展出自己的研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