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基本操作是,當藝人私德出現問題,除了事業隨即被雪藏,曾經參演的作品亦可能會被連坐下架。停演下架的考慮,是基於如果公眾人物違反一般社會規範,續用將會傳遞錯誤道德指標。罪人應當受懲罰,而非鎂光燈的祝福。
批鬥
|共10篇|
陶傑:「王力宏是不是一個渣男」的政治攪拌
王力宏問題的關鍵,是此「渣男」出事的時機與網爆後一大堆數字。
Moyashi:進入透明香港
兩年後的今天,運動進入了死胡同,黃藍之別也將會消失,要不是紅加黑,你可以選擇的只有「透明」,努力地令自己無色。
陶傑:小報告中的顏色風暴
在中國政治中,太監是政敵裡心腸最為蛇蠍的品種,尤其升上高位,有名無份、有權無責者。在香港,凡欲「從政者」,若讀一讀近代史,即知一個民族若做正事不講嚴謹認真,一挨近權力,歹毒之處,心思必精緻。
陶傑:要 Define,不要定性
甚麼叫做「定性」?是中國專制現代社會統治者對各層臣民及其行為無可抗拒的標籤印記。有如皇帝賜謚,對一個人、一件事,開金口而定下的生殺之論。
「批鬥」、「道歉」之風吹到美國
隨著政治正確、社會公義的政治運動深入歐美各國,動輒上綱上線對個人進行批鬥和公審的現象亦趨普及,有識之士不難發現此一社會風氣和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相似之處。「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 Peggy Noonan 最近撰文,指出美國的網絡生態,和中國文革時期的批鬥異曲同工。
【星 CUP 人物】倪匡說中國
來到「星 CUP 人物」倪匡專訪最後一集,陶傑與倪匡對中國人來個點評。年過八十、曾經歷多件歷史大事,在他眼中,中國問題責任誰屬,知識分子、統治者,還是民族農民基因?又怎樣回應愛國與否的質疑?
陶傑:群氓的舊戲和新角
中國的學院知識分子,看見「文革」狂熱的紅衛兵,以及今日網絡中國五毛掀起的攻擊,一度對中國的時局在網絡時代非常警醒。
陶傑:一架汽車加速衝入萬丈深淵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會壁報板,出現嘲諷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喪子的標語。大學校長張仁良道歉,校董會主席馬時亨最初聲稱要追究到底,後來發現事件急速政治化,有擴大為「香港文革」的危機,即在電台呼籲親中愛國政黨不要再聯署批鬥,「讓教育歸教育,政治歸政治」。
【文革碎碎唸】回憶像丟進水中的信
呃……我的爺爺是個小工廠主,我外公家是軍閥資本家,所以算起來我們家是文革比較悲劇的受害者……(不過現在已經很窮了 :) 再也不怕共產黨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