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曼谷熱門商場 Siam Paragon 發生血案,一名 14 歲少年隨機向途人開槍,造成兩死五傷。正好在一年前,有前警員闖入泰國北部一間托兒所,以利刀及手槍殺死 12 名成人及 24 名兒童。兩宗大型槍擊案令人質疑,泰國政府未有確實加強管制槍械,甚至坐視警察向黑市賣槍,令崇槍的青少年更易得手。
槍擊案
|共23篇|
校園槍擊案頻仍,孩子在家自學保命
近日美國接連發生大型槍擊案,特別是在德州城鎮尤瓦爾迪,造成 21 名小學師生被殺的慘劇,令所有家長震驚且心寒,唯恐他朝兒女也會枉死校內。然而,當局在防止槍械暴力方面停滯不前,一些父母自覺「求人不如求己」,乾脆讓孩子在家自學,遠離安全成疑的校園。
美國人回復的「正常」,離不開血腥槍擊案
當美國人陸續接種疫苗,開始擺脫疫症陰霾時,卻沒想到渴望已久「正常」,竟包括連場血腥襲擊。一星期內,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按摩店,以及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超市,先後發生大型槍擊案,合共奪去 18 條性命。一些專家更警告,隨著全國漸漸如常活動,可能會有更多槍手大開殺戒。面對這個「長期流行病」,美國社會能否找到解藥?
家庭:女性極危之地
「家是香港。」「珍惜香港這個家。」家庭往往借代和諧、溫馨,但原來可以極度危險,特別是對女性而言。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2018 年報告指出,平均每日有 137 名女性被伴侶或家人殺害,家庭的致命程度冠絕其他地方;而在美國 2000 年至 2006 年間,家暴遇害人數多達 10,600 人,相當於同期陣亡美軍的 3 倍。美國記者斯奈德(Rachel Louise Snyder)新作 No Visible Bruises: What We Don’t Know About Domestic Violence Can Kill Us 就通過大量訪問和社會研究,揭示家庭比戰場對女性更高危的成因。
難以慶祝的普立茲獎
獲獎是快樂的,但因別人的死而得到殊榮,又該用哪種心情面對?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作為美國新聞業界大獎,今年特別頒發獎項予 15 項有關美國嚴重槍擊案的報道,佔全部獎項的 5 分之 1。當中,一份地區報章更因深入報道發生於自家報館內的槍撃事件,用血淚得到殊榮。
槍擊案後,紐西蘭更吸引移民?
一個人離鄉別井移民外國,求的當然是安居樂業。不過,「紐約時報」發現一個「反常」現象。紐西蘭爆發清真寺槍擊案,50 人被奪去性命,全國變得人心惶惶之際,竟有更多外國人表示希望移居當地。難道愈危險反而愈吸引?
陶傑:集體步向瘋狂
自從愛森斯坦發現了蒙太奇,負責「剪輯」(editing)的電影剪接師和報刊電視新聞編輯,就成為權傾一時的行業。當這個行業,為政治立場偏頗的所謂知識分子擁有,繼而為一個極權操作,事實真相,如何扭曲詮釋,從心所欲,就是一個國家走向瘋狂、一個民族走向愚昧的開始。
持槍教師:以暴制暴,真能保護學童?
在俄亥俄州的鄉郊,一排教師拿著手槍,向射靶步步進逼,子彈聲響徹全場。他們均是自願培訓計劃「FASTER Saves Lives」的參加者。計劃從 2013 年創辦至今,已有超過 1,300 名教職員接受持槍及射擊訓練。一名任教特殊學生的老師表示:「基本上,學生就是我的孩子,而我想要像保護兒子那樣保護他們。」總監 Joe Eaton 表示:「不少學校意識到,在專業人士趕到之前,必須先有保命的計劃。」但專家質疑,教師拿起手槍,學習以暴制暴,真能保護學童?
以色列校園安全:不靠教師靠槍管
在以色列的街上,持槍者的身影絕不罕見,但有別於同樣容許民眾擁槍的美國,當地絕少發生校園槍擊案。上週,佛州高中槍擊案死者家屬和生還者與杜林普會面時,亦點出這個強烈對比。一名家長直指,以國的學校讓外來者難以進入,絕大部分只有一個上鎖的出入口,並由一名持械保安把守,因而倖免於美式校園暴力事件。不過「華盛頓郵報」駐耶路撒冷記者 Ruth Eglash 指出,以色列的學生能平安度日,並非因為守衛森嚴,而是因為槍管極嚴。
槍管爭議:真.廣告牌殺人事件
作為今屆奧斯卡的大熱之一,「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確實令人驚艷。女主角借助 3 塊巨型廣告牌,表達對愛女沉怨未雪的憤怒,以及對警方辦事不力的控訴。簡潔有力,震撼人心。雖然此故事純屬虛構,但近日在美國肯塔基州,還真是有塊巨型廣告牌,利用最少的文字,宣洩最痛的悲憤,而它的控訴對象,正是反對槍管的全國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NRA)。
一位女記者之死,能扭轉美國人的戀槍情結?
震驚全球的拉斯維加斯槍擊案陰影未散,又有槍手血洗德州教堂。本土的槍擊事件幾乎都快取代恐襲成為美國最大的威脅。儘管抗議聲浪不斷,管制聲浪再起,就連美國總統川普都被迫出面表態,但似乎仍有一股黑暗勢力在抑制反對聲音。在美國,禁槍真的這麼難?
陳腔式的 RIP、「深切哀悼」、「禱告」到底有何用?
香港官員在面對社會慘劇或災難發生時,面對傳媒,多會表示「深切哀悼」或是「難過」,而美國官員的慣用語則是「Thoughts and Prayers(惦記與禱告)」會與受害者或是死者家屬同在,以暫時撫慰受傷的心靈。但這些陳腔濫調其實不能阻止悲劇再次發生,人們更想知道為何不將惦記和禱告轉化為實際行動?
遊說是否貪腐?
在美國,政治遊說(lobbying)往往被視為官商勾結,杜林普亦曾揚言要「抽乾沼澤」(drain the swamp),革除議會貪腐;但與此同時,政治遊說作為合法產業,有憲法依據及法例監管,大學甚至設有相關課程。究竟遊說是說客所言「促進施政效率」,還是在陽光下合法貪腐?
美國人的恐懼邏輯
杜林普下達 90 日旅遊禁令,禁止 7 個回教國家移民入境,聲稱目的在於隔絕外國恐怖分子,維護美國本土安全,但近 40 年來美國恐襲案中,並無一宗涉及該 7 國移民,反而國民牽涉 911 襲擊的沙特、埃及、阿聯酋及黎巴嫩卻不在名單之列。而據統計,美國 2005 年至 2015 年間恐襲致死者有 94 人,槍殺案則造成 30 萬餘人遇害,但美國人似乎對恐怖分子比槍擊狂徒更敏感,甚至不怕槍械,只怕管制槍械。恐懼如此不切合事實統計,背後是一套甚麼邏輯?
28 幅圖回顧 2016
28 幅路透社圖片回顧 2016 大事。
比恐襲更致命的美國危機
100 萬題目:以下 4 項,哪個是美國明顯而現實的危險?
A. 防不勝防的恐怖份子 B. 勝出的杜林普 C. 偷玩父母手槍的小孩 D. 夏天常見的行雷閃電
未來報告:一早知你係兵係賊?
美國各州警方逐步引入數據挖掘(Data Mining)及演算法(Algorithm),預測何時何地最有可能發生罪案,當然系統最關注的是「誰」最有機會犯案了。不論在大型群眾活動或防止罪案,其實各地警方早有採用模擬推論,而且也有該區「心水」目標人物,不過用到大型數據系統結合模擬推算,自然又再掀起關注。但說穿了,爭論與系統無關,只是警察誠信能否服眾的問題吧?現在香港警方說要全天候保護朱凱迪,香港人會信這是保護還是監視呢?
恐怖分子屍首如何處理?
回教恐怖分子死後,屍體處理十分尷尬,假如按其宗教儀式落葬(例如 2015 年加州槍擊案兇手),似乎正合宗教狂熱分子之意,或會鼓勵更多同類恐襲;若果隨便丟棄屍首,又有組織批評違反人權。各國如何處理恐怖分子的身後事?
機械警察殺人:應當恐懼的未來
美國達拉斯(Dallas)早前發生警民衝突,事源槍手對黑人被警殺死深深不忿,故此展開復仇,狙擊 5 名白人警察。對峙多時後,警方派機械人放置炸彈,炸死槍手。是次槍擊案中,除了種族衝突,警方以機械人殺死兇徒的手法亦激起社會爭論。有論者警告:讓機械人替警方行殺人任務,可帶來嚴重的潛在危機。為何此事會引來各界激辯?機械人警察又是否維持社會秩序的未來?
余以謙:三億多槍械氾濫美國民間
襲擊奧蘭多夜總會的兇手使用的 AR15 半自動式手槍是新式殺人利器。2012 年康涅狄格州小學槍殺案,用的也是同一種半自動手槍。美國國會調查局估計,除了軍隊、警察所須配備手槍武器外,全美民間擁有的槍支達 3 億 1,000 萬,平均每一個美國人就有一把,槍械氾濫形勢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