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共45篇|

mRNA 研究獲諾貝爾醫學獎,重申基礎科學研究價值

今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由美籍匈牙利裔科學家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醫學家韋斯曼(Drew Weissman)同時奪得,以表彰他們在 mRNA 的創新研究。有科學家提醒,兩位得獎者都是從事基礎科學研究(Basic Research),mRNA 研究成果起初沒有實用價值,最終卻為 Pfizer-BioNTech 和 Moderna 的 COVID-19 疫苗開發奠定基礎。今次得獎重申基礎科學研究,對人類科技創新突破相當關鍵。

按人類習性衡量動物,妨礙科學研究?

使用工具,曾經被視為人類獨有技能,後來接二連三有研究證明,有個別物種同樣懂得運用工具。這些研究看似挑戰人類中心主義,但演化生物學家 Marlene Zuk 在科學雜誌 New Scientist 指出,如此以人類習性衡量動物,只會曲解生物演化原理,長遠不利科學研究。

遺體捐贈,是怎樣一回事?

並非所有人選擇死後被埋葬或火化,而是將遺體「損獻給科學」。美國現時有 7 間被認可的非移植組織保存庫,負責監督遺體捐贈。多間大學和醫療機構亦接受遺體捐獻,用作解剖教學、研究柏金遜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疾病、改良或研發如面部移植手術等技術,以及訓練手術機械人等;田納西州的「屍體農場」則有助法醫人員研究屍體腐化。

英國能取代美國,成為超級科學強國嗎?

英國是科學革命的起源地,由牛頓、達爾文,到近代的圖靈和霍金,多年來誕生無數改寫人類歷史的偉大科學家。到今天,英國未必能寫進世界超級強國之列,但仍然擁有一眾全球頂尖學府,亦是歐洲的經濟中心。英國的科學、研究及創新部長 George Freeman 就向「金融時報」表示,政府將會積極投入資源,令國家由學術大國蛻變成超級科學強國。

微塑膠人體影響之謎

走到山川海洋極地,或者鹽、水和尋常食物,微塑膠都已無處不在。一週過去,人體可能已攝入約 5 克的微塑膠;上月一份研究更顯示,人體血液中也檢測到微塑膠。避無可避的微塑膠,會對人體造成甚麼傷害? 「國家地理雜誌」報道指,科學家雖然有所憂慮,但目前尚未確定微塑膠的健康威脅。

受爭議的「鄧巴數」:人只可以維繫到150段人際關係?

鄧巴數(Dunbar’s number),又稱為「150 定律」,有專家認為人所能維繫的親密關係有其上限,大約是 150 段。過去 30 年,鄧巴數不單是人們時有分享的趣味冷知識;也經常為商業管理人員和軟件開發家引用,制訂相應的產品策略。兩位斯德哥爾摩大學生物學家 Johan Lind 和 Patrik Lindenfors 就撰文拆解鄧巴數謬誤。

咀嚼機械人:香口膠口服藥的白老鼠

吞藥丸的感覺並不好受,但若能在咀嚼香口膠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服藥,會否較易令人接受?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製作一款機械人,內置類人型(humanoid)的顎,可精密複製咀嚼動作,並釋放人造唾液,用作測試香口膠的藥物釋放量,估計會有多少從香口膠轉移至潛在使用者。

欲擒欲縱心理學:應與心儀對象保持多遠距離?

面對心儀對象,顯得過於殷切或會自貶身價,距離太遠又怕對方不敢接近,應該怎麼做才好?以色列荷茲利亞跨學科研究中心的社會心理學家 Gurit Birnbaum,與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 Harry Reis 先後合作研究,發現「欲擒欲縱」這一招,確有可能提升一個人的吸引力。

疫症大流行的漣漪效應:1 人病逝,9 人悲傷

武漢肺炎肆虐至今,全球錄得約 60 萬人死亡病例,美國更有至少 13.7 萬人病逝。這些死別會帶來漣漪效應,對遺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而且波及範圍廣泛。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每宗感染武肺致死的個案,大約會影響 9 位尚在人世、關係密切的家庭成員。

另類解決蚊患方法:變性

被蚊叮既痕癢不止,又有染病的可能,但牠們在自然界有其存在意義,科學家因而熱衷尋找,讓人蚊和平共處的方法。最近,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一項研究取得突破,證明單一基因可把會叮人的雌性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變成能夠繁殖後代、卻不會傳播病原體予人的雄蚊。

失業率與歌詞的關係

過往研究顯示,人們傾向聆聽與自己情緒、想法相符的樂曲。那麼一個國家的音樂品味,又能否反映社會狀況?新加坡一個研究顯示,全國失業率可預測當地流行音樂歌詞的負面情緒,反映音樂有助估算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有趣的是,歌詞中的失業滋味往往是憤怒,而非焦慮或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