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虛擬貨幣公司合夥人被警方拘捕的新聞,令人再想到這類金融騙案時有發生。基本上,每有新的投資產品或貨幣出現,就會有新的騙局和受害人。坊間也有很多圖書談論金融騙局,包括其歷史、操作方式和受害人等。這次我們就談談「騙局」。
騙案
|共17篇|
【小心!】名人「加持」的投資詐騙
近日香港警方就加密貨幣交易所 JPEX 詐騙案展開拘捕行動,網紅林作、陳怡涉案被捕,其後藝人莊鍶敏、張智霖都要到警署協助調查,日前再有 TVB 藝人鄭雋熹被捕。加密貨幣誕生,令很多似是而非的投資工具應運而生,世界各地都有不法之徒以藝人為招徠,以增強公信力,令市民容易墮入金融陷阱。
【生成詐騙】AI 愈進步,愈易扮成…… 你本人
AI 爆炸式增長雖然改善人類生活,卻也引發新一輪詐騙浪潮。騙徒利用新技術,只需收集個人音檔,即可生成聲音冒認他人行騙。他們亦會利用社交媒體照片生成面孔,以騙過臉部辨識系統。新型詐騙技術已引起多國監管機構、警察及金融行業高層警惕。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 Lina Khan 警告:AI 正成為欺詐的主要助力。
林喜兒:新創大騙局 —— 一滴血的騙局
此時的 Elizabeth 還沒有蛻變成後來在媒體出現的形象,也不見得口才特別好,不懂包裝不懂交際,甚至完全沒有領導才華,不過已踏出了錯的一步。後來怎樣獲得政商界的支持,怎樣把自己塑造成女版Steve Jobs,希望好戲在後頭。
迷戀安娜:詐騙(劇)高手的危險魅力
Netflix 原創影集「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上架首週,全球錄得 1.96 億小時的觀看時數,佔據該串流平台十大英語影集首位。作為此劇藍本、揭露妙齡俄女 Anna Sorokin 騙盡紐約銀行、酒店及上流社會的報道,亦是刊載雜誌「紐約」當年最多人閱讀的文章第三位。這位冒充富家女來享受榮華的詐騙犯,為何未有激起民憤,反而俘虜萬千人心?英國廣播公司(BBC)曾經就此分析詐騙高手的危險魅力。
紀浩基:創造安娜 —— 社交媒體的騙徒育成記
這種媒體騙徒是現代版的祈福黨,永遠給予受害人一個美好的應許之地,只要付出少許,就能帶你實現夢想,但夢想最後只有一個人能實現:通常都是他/她自己。
林喜兒:Tinder 詐騙王 —— 女人的弱點?
來到 21 世紀,行騙是與時並進,還是萬變不離其宗?雖則這個年代「起底」沒有難度,「Google」在這齣紀錄片中不斷出現,同時騙子也懂得利用社交媒體「自我創造」。
【圖解】網絡危機
上網、使用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已成為大多數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萬維網(World Wide Web)之父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早於 2014 年表示,應該制定一部「大憲章」(Magna Carta)來保護網民權益。近年互聯網生態出現了甚麼問題?
武肺藥能網購?資訊瘟疫中的不法商機
武漢肺炎症狀與感冒相若,令不少人在咳嗽流鼻水時心裡患得患失 —— 不知應否前往或有風險的診所,又擔心若真患病會傳染親友。美國媒體 Vox 日前報道指,雖然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清單上並無任何註冊武漢肺炎藥物及家用試劑,不少不法商人還是抓住大眾的恐慌情緒,在網上販售未經科學實證的醫療產品牟利。
網絡黃昏戀騙局
從未見過的那個他或她,也許更添一層神秘感。不過,這個在電話裡道盡甜言蜜語的人,假如有日突然跟你說急需周轉,或許就是網戀的終結、詐騙的開端。在美國,向年長者甚至老人家下手,隨時能騙取更大金額。
陶傑:巴黎聖母院和中國騙子
巴黎聖母院大火期間,中國網絡除了歡呼天譴、贊同上帝隔世降天火懲罰火燒圓明園之罪惡,還有一條籌款短訊流行。不幸此一短訊在中國網絡喧嘩之中,又迅速被識穿為詐騙。
李衍蒨:「詐死」的藝術
2002 年,曾經任職於英國懲教署的 John Darwin 乘著獨木舟出海,打算在上班前度過一段悠閒的時光。誰料,當天他沒有如常上班。在家的妻子十分擔心,前往警察局報案,警方立刻派出搜救隊伍於這名男子泛舟的一帶水域進行搜索,但是唯一的收穫只有男子曾使用的船槳。翌日,搜救隊伍再度前往搜索時,找到了男子獨木舟的船骸,他的妻子接到消息後傷心欲絕,面對媒體採訪,無不是陳述只想盡快找回丈夫的憂愁。然而誰知道,發生這些事情的時候,這名男子本尊正在自家經營的旅館將一切看在眼裡。
靈性旅遊指南:如何提防神棍撞騙或走火入魔?
西方近年愈來愈流行形形色色靈性體驗,如參加冥想課程、尋求薩滿巫師指導、嚐服南美洲巫師的神秘草藥,期望藉以彌補心靈匱乏。但這股日益龐大的市場需求,亦吸引無數神棍以假道學招搖撞騙,甚至導人走火入魔、無法自拔,究竟在靈性探求路上,如何避免誤墜騙徒陷阱?
電話商機:為何還有人相信直銷電話?
Cold Call 騷擾無日無之,來電中十有八九,都是照本宣科的電話銷售員,擅自宣傳貸款、美容和纖體等「莫須有」服務。掛線的次數多了,自然就會質疑,這種煩人煩己且百發百失的職業,為何仍然存在?原因其實簡單不過 —— 至少在美國,此行還是大有「錢」途。
為何騙案總有人中招?
詐騙的手法雖有千萬,唯獨利用貪念誘騙他人上當是歷久不衰。我們每天都會笑人家為何會聽信近乎笑話的謊言,但仍然有人以為自己跟「哈里王子」相戀,反問「為何新娘不是我」的同時,更匯款給王子,盼能使其不跟 Meghan 訂婚。為何這些笑話可以成為詐騙技倆,讓受害人乖乖就範?
你會受騙,只因你先騙了自己
要如何提高警覺,以免上了別人的當?那就要談到心理學家 Stephen Greenspan 在 2008 年出版的「受騙史」,不過,重點並不在於書上的內容,而是在這本書出版兩日之後,作者發現自己上了財務顧問 Bernie Madoff 的當,亦即是涉及 500 億美元的「馬多夫騙案」。一個寫書教人如何不上當的專家,結果墮入了層壓式推銷騙局,諷刺得來,也說明了一個不幸而又不可避免的真相:我們最容易被自己騙倒。「會跌入別人的陷阱,意味著你先跌入一個自設的『我擁有精明判斷力』的陷阱之中。」
強國騙徒語言藝術賞析
似乎香港人人也收過順豐的電話,莫明奇妙地說有貨給你,不過就說要錢才有貨。但最初定必不少人會中伏,因為基於一貫國情認知,只要金額不大,大家也會入信。騙徒深明自己社會文化的國際形象,並懂得逆向操作,層次之高,更勝不少香港的強國專家啊!
大有騙大騙,小有小騙。大騙者已經竊政得手;小騙者,各位就要更加小心,免得再加損失,故持別集齊內地詐騙訊息,並加以賞析,一邊欣賞騙徒的語言藝術,如何側寫社會現狀,也可升級自己被騙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