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譯作「秦國」即使是誤打誤撞,也十分巧妙,對於身在 19 世紀大清的赫德,用秦國來借代中國,也是再合適不過。秦國地處西陲,和「山東諸國」隔閡,很少參加諸侯之間的國際聚會,不通「國際社會」的語言,一向遭到文化上的鄙視,但是突然出了一個「發憤雪恥」的秦孝公,加上商鞅,大規模強推嚴刑峻法,用一種反人性的,機械化的方式去改造國家,效果非常成功,國家的確崛起,但是付出了甚麼代價?中國歷史書一般不願多說,當然看到商鞅的下場,覺得他活該的也不在少數。
Robert Hart
|共2篇|
唐明:學中文令洋人也變下流了?
赫德還專門挑選來自歐美,出身良好,有大學學歷的年輕人到北京海關總司任職,親自教導,要求他們一概學好中文,其中不乏牛津、劍橋和哈佛的畢業生,譬如來自波士頓的作家 Edward B. Drew。而被他淘汰的鬼佬,首先是最早來華的一批西洋冒險家(以英美為主),通常不通中文,教育程度低,在本國的社會地位就低於其他洋人,而赫德覺得海關總部充斥這樣的人,有欠尊重,會令人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