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共16篇|

紀浩基:疫情的正面意義 —— 找到「黃道十二宮殺手」?

近兩年的封控,讓不少人呆在家中無所事事,當中就有一批對懸案和解謎有興趣的人,在網上組成了一個近 40 人的團隊「The Case Breakers」,成員中有前警務人員、電腦專家和密碼專家等,一起研究「黃道十二宮殺手」(Zodiac Killer)此懸案。

梨泰院事件一週年:沒有問責,難平傷痛

萬聖節將至,全球「嘩鬼」準備盡情狂歡,除了南韓以外。去年 10 月 29 日晚上,首爾梨泰院發生人踩人慘劇,造成 159 人死亡、逾 150 人受傷,當中多是到來預祝玩樂的年青人。如今一年已過,真相依然未明,倖存者和遺屬得不到獨立調查、官員問責和正式道歉,只剩下無盡的恐懼、悲痛和怨憤。

16 年過去,馬德琳失蹤案再次搜查

2007 年 5 月 3 日晚上,尚有 9 天便 4 歲生日的英國女童馬德琳(Madeleine McCann),在葡萄牙南部與家人度假期間失蹤。馬德琳失蹤事件至今懸而未決,女童父母一度受懷疑涉案;直至 2020 年,德國警方認該國國民、性侵兒童罪犯 Christian Brueckner 是主要嫌疑人。目前,警方正搜尋阿爾加維的一座偏遠水庫,希望進一步查明案件。

鴻若遠:MH370 消失的馬航客機 —— 你和深層政府之間的距離

當最近所有人都忙著討論 Netflix 剛上線的韓國邪教紀錄片時,我更關心的是另一個紀錄片「MH370:消失的馬航客機」(MH370:The Plane That Disappeared)。 雖然兩者都有獵奇成分(先申報利益,本人兩個都看了),但相對地「MH370」 更讓我著迷。

【烏克蘭戰爭】布查大屠殺,屍體調查告訴我們的是……

布查(Bucha)這個位於基輔附近、原本名不經傳的烏克蘭城鎮,因 3 月的大屠殺而在國際新聞頭條中出現。事件曝光後,鑑證專家團隊已進入當地蒐證調查。截至本週一,經過數月仔細調查後,當地屍體的辨認核算工作已大致完成。布查副市長 Mykhailyna Skoryk-Shkarivska 表示,檢察官正在調查每宗死亡案件的細節,以查明肇事者,最終要以戰爭罪行審判他們。

誰編纂了「末日審判書」?

1066 年征服者威廉從法國越過海峽登陸並征服英格蘭,成為國王威廉一世。1085 年,威廉下令派員到全英格蘭調查各地人口、土地、土地所有權、牲畜物產財富等資料。龐大的統計工作最終估計在 1086 年完成,後來結集成近 800 頁的「末日審判書」(Domesday Book)。英國「獨立報」報道,歷史研究者最近已找出是誰抄寫這份中世紀重要文件。

文在寅會否步前任後塵,被起訴下獄?

有一種說法:世上最危險的職業是當韓國總統 —— 部分前總統的下場,包括了流亡、暗殺、被捕、判刑和自殺。本月 10 日,文在寅總統任期結束,成為韓國第 12 位前總統;他之前的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均在卸任後遭到調查。釜山國立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Robert Kelly 表示,人們普遍在猜測,來自保守勢力國民力量黨的現總統尹錫悅,會否對這位進步陣營的共同民主黨前總統展開刑事調查。

Fanpage.it:FB 專頁起家的調查報道網站

一個新聞網站,不靠娛樂八卦,怎能帶起流量?網媒 Fanpage.it 卻反其道而行。約 20 年前成立之初,意大利人當這個 Facebook 專頁是「小道消息關注組」。殊不知它志向更高,招來卧底記者調查黑手黨、暴徒及政客,將惡事公諸於世。網站的調查報道,現時每天吸引 300 萬人瀏覽。而這個全國最成功之一的新聞平台,還有更多獨特之處。

李衍蒨:簡說法醫學歷史(下)

法醫學最初來自東方文化,一直到 19 世紀才在歐洲被視為科學學科,但仍然不屬於獨立專業。雖然法醫學及法證學的發展一直以西方國家為主,但宋慈的「洗冤集錄」依然證明,即使古代醫學缺乏解剖生理學,當時的學者仍能通過對刑犯的愛心及觀察,加上「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突破科學發展的限制。

疫苗達 70% 有效率?先看看「誤差範圍」為實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數碼分析技術愈來愈發達,主流媒體也大搞數據新聞,量化研究成為很多學科的主流。我們閱讀政治和疫情新聞時,不時會看到各種似是而非的數字。然而,不少讀者甚至是記者,都不曾接受基本的統計學訓練,未必能理解數字背後的真正含意,其中一個重要概念就是「誤差範圍」(Margin of Error)。

日本社會全面停擺,偵探社仍生意興隆

雖然日本未因武漢肺炎頒佈封國令,但當政府一聲令下呼籲民眾「自肅」,在強大的自我約束底下,大部分人避免外出,各行各業幾乎悉數停頓。但沒想到,必須「跑外勤」的私家偵探依舊生意興隆。為何全民 Stay Home 期間,需求反而有增無減?再者,當街頭人影稀疏,人人戴著口罩遮臉,偵探們要如何鎖定目標人物,進行跟蹤及偷拍?

【短片】宅在家 也能查出俄國大陰謀?

傳統上,國家、政府和某些國際組織把持著調查案件的權力和資源,面對涉及政權的衝突、懸疑未解的國際爭議,升斗市民是否就無計可施,只能被動地等結論?在網絡發達、資訊唾手可得的今天,Bellingcat 告訴世人:只要適當運用科技、智慧、觀察力和耐性,人人都可以為捍衛真相出一分力。

做人太假 捐錢愈多?

做太監或高級打工仔,主要職責就是當皇帝大笑時,在身邊陪笑。但有外國調查顯示,雙面人不客易做,每陪笑一次,道德危機就加深一分,令人自慚形穢,繼而尋求心理補償,例如捐錢和洗手。是次研究以實證指出真誠與道德的正向關係,屬全球首例──老生常談原來從未驗證。調查更指公司是虛情假意重災區,打工仔要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