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

|共24篇|

2022 年大事回顧:卡塔爾能藉世界盃改善形象嗎?

卡塔爾世界盃在一片爭議聲中順利告終。足球貴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每 4 年才舉辦一次的世界盃自然全球矚目。卡塔爾銳意透過大型賽事建立文化成就感,強化國民認同,把自己塑造成國際舞台重要一員,卻惹來勞工剝削、打壓性小眾權益、甚至涉嫌在申辦過程中買票做假的指控。「紐約時報」專題文章就分析,卡塔爾世界盃真的做到體育洗白嗎?

去卡塔爾除了睇波,還可以來一場尋酒大冒險

今屆世界盃禁止在體育場館內銷售酒類及飲酒,一改當初允許場館提供酒類飲品的承諾。卡塔爾球迷或者會因此而鬆一口氣,外國球迷遊客卻大多不這樣想。為了在這個嚴格限制酒精消費的伊斯蘭國度飲酒,球迷要長途跋涉、甚至去跟陌生人打好關係。

德國雙重標準?為何奧斯爾「再臨」今屆世界盃

德國在卡塔爾世界盃分組預賽淘汰出局,連續兩屆無緣 16 強。早前德國對西班牙的賽事中,觀眾席出現了奇怪的一幕,部分卡塔爾球迷高舉德國前國腳奧斯爾(Mesut Ozil)的照片,藉此反擊德國隊掩口合照的行為。事件也讓這位德國土耳其裔球星控訴遭種族歧視的往事,再次搬上檯面。

世界盃真正贏家:杜拜

卡塔爾豪擲 3,000 億美元舉辦世界盃,卻在揭幕戰便以 0:2 敗給厄瓜多爾,再加上人權問題、禁酒規定、限制採訪等爭議,要「足球洗白」似乎不易。反觀鄰國阿聯酋未能晉身決賽週,其最大城市杜拜卻享盡地利,成為球迷省錢留宿和暢飲買醉之處。當地酒店和酒吧十分熱鬧,彷彿這個中東金都才是東道主。

方俊傑:沙特阿拉伯三重興奮

今屆決賽週,第一場驚天冷門:阿根廷不敵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是卡塔爾的鄰國,面積是卡塔爾的接近 200 倍,今次是第 6 度打入決賽週,成績最出色的一次,是 1994 年美國世界盃,第一次入圍,竟然贏完摩洛哥,再贏比利時,晉身 16 強。16 強不敵瑞典出局,瑞典是擁有達連、布連等一代名將的勁旅,雖敗猶榮。

【*CUPodcast】ESG 簡單講:卡塔爾「血汗世界盃」,外勞權益被忽視

今屆世界盃在卡塔爾舉行,是史上首次由中東國家主辦。不過,主辦國卡塔爾的人權狀況備受關注,包括外勞安全和權益。今集「ESG 簡單講」,就講述卡塔爾在籌備世界盃的期間,被揭大量外勞死亡、工作環境惡劣,勞工問題成國際焦點。

卡塔爾體育盛事路的開端:由香港開始

由申辦時候的買票醜聞,到籌辦期間接連不斷的工傷意外,以及各大球會對冬季賽程的投訴,2022 年卡塔爾世界盃在一遍爭議聲中揭幕。當地近年大力投資於體育盛事,被外界形容是「體育洗白」工程,擴張軟實力的同時,也要掩蓋人權指控。卡塔爾體育盛事路的開端其實與香港有關,該國擊敗香港取得 2006 年亞運主辦權,是其第一次申辦大型賽事。

到卡塔爾看世界盃,可以喝酒嗎?

足球文化離不開酒,愛隊贏了就喝幾杯慶祝,飲恨落敗就灌幾杯消愁,即使不幸悶足 90 分鐘,微醺下看好像也較易度過。但快要揭幕的卡塔爾世界盃,乃首次由禁止公民飲酒及街上買醉的回教國家舉辦;即使比賽期間會作有限度放寬,不少將遠赴當地捧場的球迷仍直呼掃興,有些甚至憂慮限制會適得其反,變相助長醉酒。

卡塔爾世界盃:加沙居民的可望而不可及

2022 世界盃決賽週將於 11 月 20 日揭幕,由於中東地區首次主辦這項體壇盛事,眾多阿拉伯人份外期待,不少還準備到卡塔爾捧場。唯獨在加沙地帶,興奮以外更多的是失落。以色列對當地實施嚴格封鎖,限制當地逾 200 萬居民進出,令場館可望而不可及,看球和踢球的都無法親身參與。作為世界足壇最高管理機構,國際足協(FIFA)被指對此無動於衷。

2022 年大事前瞻:一場令批評者收聲的世界盃?

對於不少足球迷來說,2022 年的頭號大事,當數卡塔爾世界盃。這項四年一度的矚目盛事,首次由西亞國家主辦,本應值得慶賀。可是,是次世界盃由申辦到籌備,過程一波三折,例如傳出卡塔爾在競投時疑似賄選,另外當地夏季天氣酷熱,也根本不適合比賽。提賽德大學管理學高級講師 Leon Davis 和雪菲爾哈倫大學體育學高級講師 Dan Plumley 則共同撰文,呼籲國際社會關心世界盃背後的人權問題。

中東外來勞工的悲歌:失業、挨餓、武漢肺炎

中東的波斯灣國家,長期依賴由亞洲和非洲輸入的廉價外來勞工來發展經濟,但一場武漢肺炎,令潛藏的問題無所遁形:一方面,2022 世界盃主辦國卡塔爾繼續冒險趕工、建設球場;另一方面,經濟不景導致大量人失業,對缺乏政府幫助的外來勞工來說,病毒的恐懼只是其次,解決飢餓才是燃眉之急。

敍利亞戰爭從何而來?何以至斯?

英美法三國日前聯合對敍利亞發動攻擊,向敍利亞發射過百枚導彈,空襲敍利亞的軍事設施以及科研中心。屈指一算,今年敍利亞戰爭已進入第 8 個年頭。戰鬥中超過 465,000 敍利亞人遇害,逾百萬人受傷。國家戰前的 2,000 萬人口,現有近半人流離失所。經常在新聞聽到的敍利亞,是國民每天活在戰火恐懼中的國家,到底敍利亞戰爭從何而來?何以至斯?

杜林普沒打擊恐怖份子,先擊毀中東三大航空公司

美國總統杜林普上任以來頒發的移民禁令與反恐政策尚未收到具體效果,但有三個中東巨頭已遭受嚴重打擊,他們分別是阿聯酋、阿提哈德與卡塔爾航空。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統計,所有中東航空公司今年獲利將腰斬不只一半。阿聯酋宣布 5 年來第一次虧損,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高達 82%;第二名的阿提哈德,除了面臨同樣的衝擊之外,還深陷投資失利的窘境。卡塔爾原是航空新星,但在今年 6 月卡塔爾元首傳出支持恐怖主義的風聲,短短幾天內就連續招致 9 國斷交,肯定需承受鉅額損失。情況繼續惡化下去,三雄可能會落入不得不互相吞併的窘境。

處於中東外交風暴中心的半島電視台

沙地聯盟與卡塔爾之間的中東外交風暴再有新發展,卡塔爾堅拒沙地的 13 點要求,沙地隨之發出 48 小時的「最後通牒」。卡塔爾會屈服順從以息事寧人,抑或百折不撓,抵受更多制裁?還是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其決定關乎新聞自由能否繼續存在於中東這塊土地——被捲入這場風暴的半島電視台(al-Jazeera)究竟何去何從?退一步問,為何它會被牽連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