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近日又絞盡腦汁要市民安裝「安心出行」,但普羅市民就是不敢安心;相比之下,新加坡人普遍都輕易就範,就算警方被揭可查閱數據,最終仍沒有引起太大爭議。獨立記者韓俐穎(Kirsten Han)文章便分析,事件一再反映新加坡私隱意識薄弱,在疫情爆發前,高科技監控就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
私隱
|共73篇|
Moyashi:如何安全地自爆
沒有任何一個網絡平台是絕對安全的,大家要去學懂甚麼是匿名,學懂有甚麼可以公開出來,學懂不把過量的個人資訊主動送到社交媒體公司手上。簡單來說,大家是要學懂在網上保護自己,而非尋找那個絕對安全的網絡伊甸園。
法國 24 條:「安全法」是保護人命,還是箝制自由?
本週二,法國國民議會通過執政黨提出的「全球安全法案」,以加強打擊罪案及恐怖主義,但當中第 24 條訂明,禁止以任何方式及在任何媒介,發佈能夠識別「警員或憲兵」並「意圖對其造成身體或精神傷害」的圖像,違者可被判監禁 1 年及罰款 45,000 歐元。大批人士質疑,此法實際上擴大警權,阻止傳媒監察日益嚴重的警暴問題,妨礙新聞自由。
唐明:切掉多少雞屁股,也關自由事?
中國的魔幻日常,表現在這種不分官民,都樂於挖空心思,以求令其他人,或者其他生命(譬如麻雀等動物)受到最大限制的傾向,簡單而言,就是要和自由作對,要限制其他人的意志自由、行動自由,或者生命自由,包括吃得下多少飯菜,以及雞屁股可以切掉多少的自由。然而,愈是不自由,不但吃多少飯會受管制,也愈有吃不飽飯的危機。
抗疫戰下的監控經濟
武漢肺炎導致百業蕭條,但卻令少數人發大財,例如化驗商、生物科技商和監控工具商。近日有香港傳媒就報道,港府在沒有招標的情況下,向 3 間化驗所採購共 2 億元的檢測服務;政府還計劃推行全民檢測,引來不少民眾質疑 DNA 樣本會如何處理。有學者就指出,私隱和健康並非二元對立,人們亦應關注監控經濟(surveillance economies)的反民主特質。
以抗疫為由,為生物監控開綠燈
在全球瘟疫蔓延下,多國政府都利用監控技術防疫,但早有西方知識份子警惕,政府正利用緊急狀態的時機,大規模採集人民的生物特徵,包括是 DNA 序列資料,把監控範圍從人民的「皮外」滲透至「皮內」,恐怕使疫情淪為人類監控史的一道分水嶺。
DNA 資料庫:專家在擔心甚麼?
有醫學專家認為增加檢測量,可減低出現超級傳播者的機會,對抗疫工作有極大幫助。可是也有人擔心,政府會借機建立秘密 DNA 資料庫,配合生物監控系統,打壓公民社會。其實多年來,學界已有很多有關生物監控的討論,究竟 DNA 資料庫為甚麼值得人擔心?
【因抗疫之名】數據監控將永續?
目前,為了抗疫,世人似乎並不反對政府搜集個人數據。但是,如果個人私隱和公共醫療之間的界線,變得愈來愈模糊的時候,還有多少人同意付出這樣的代價呢?看來有益的科技,在瘟疫過後會不會隨之退出?還是會變身為永久性的監視工具呢?
夕立:討厭中國還是要學學中國 —— 「智能都市」的誘惑
正如香港拉倒的「智慧燈柱」,智能城市必須允許個人資料互通,以便更有效率地管理城市,並提高工作效率,若推進到極致就會像內地城市的監控系統。在私隱備受重視的日本,此法案當然會受到質疑。
為了抗疫,放棄私隱可以嗎?
英國日前宣佈,放棄由國民保健署(NHS)屬下數碼部門 NHSX 去建立中央「新冠病毒追蹤系統」,並將與科技公司合作,改用分散式應用程式追蹤接觸者,意味著流行病學專家在查找數據時,只能得到相對較少的數據。儘管有專家擔心,英國現時才改變計劃,假如冬季出現第二波疫情,未必能及時提供有效的追蹤應用程式;但中央追蹤應用程式可能犧牲私隱,亦值得人們深思。
全民監暴:美國的警察濫權資源庫
一些對警暴視而不見的人,會說美國警察更暴力,然後說民主社會都這樣。可是,世界其實很大,民主國家也有很多種警政模式,有些國家警員甚至不會佩槍;美國有警察會因為濫用暴力而接受紀律處分、上庭、定罪;而且,在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得到保障的情況下,民間能夠組織起來,全民監暴,其中一個新的做法就是「警察濫權資源庫」。
中國「例外狀態」:抗疫監控恆常化
意大利政治哲學家阿岡本上月撰文,警惕意大利政府可能藉武漢肺炎疫情的「例外狀態」,推出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並成為恆常管理模式。意大利的狀況會否如阿岡本所言,或需日後另行審視。回頭察看中國,英國「衛報」北京分社社長 Lily Kuo 認為,因疫情關係,已活在「例外狀態」一段時間的中國人,正適應政府更深入的監控。
抗疫人權:強制隔離如何做到合乎人權價值
要阻止武漢肺炎繼續肆虐,首要任務是堵截社區傳播鏈,其中一個法寶就是把高危群組作強制隔離檢疫。無疑,強制隔離會令一些受影響的人不滿,同時,別有用心的政府會以抗疫為名,進一步壓迫少數民族和異見分子,加強社會監控。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法學院 Morgan Shimwell,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闡明強制隔離政策應如何遵守人權界線。
【武漢肺炎】公佈患者行蹤,更要公開樣貌和外遇嗎?
南韓總統文在寅本週宣佈國家進入「抗疫戰爭」。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在韓國持續蔓延,政府正向公眾推出疫情警報系統,好讓人們得知附近有沒有受感染者。然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政府警報所載的信息,有暴露病人私隱的可能,導致尷尬情況發生。
吸收過去教訓,南韓網上公佈武肺病人行蹤
武漢肺炎上月開始由中國傳播到全球各地,有些患者病徵並不明顯,或在發病後仍「周圍去」,致令社會出現恐慌。人人都怕會在不知情下,接觸過患者及病毒。但南韓人則不用再猜疑,因為他們可以上網查閱患者過去的行蹤。
陶傑:最後只有一招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種種姿態,加上網絡混亂,武肺危機絕對不是病毒本身,而是 21 世紀網絡世代第一次大型的綜合危機。以中國而論:多年來聲稱以大數據、區塊鏈、人臉辨識等,監控人民行蹤,令中國提早進入 1984 的小說世界。但此次防疫,中國完全沒有提到所謂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天眼等高科技工程有何貢獻。
新私隱條例實施,能讓資訊回歸用戶嗎?
地產、美容、借貸、推銷電話困擾連連,掛線之際總思疑是否有公司將自己的資料轉售他人…… 市面上雖有各類程式攔截垃圾來電,但電話滋擾仍普遍存在。為解決私隱外洩問題,美國加州政府選擇從根源入手、訂立全新的私隱條例 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CCPA),讓市民可要求企業「不得售賣我的個人資料」。
廖康宇:美最憂人工智能被華超前?
透過裝設大量監控設備,以及來自不同手機程式所收集得來的大數據,為智能機器學習提供了海量的訓練用數據。加上缺乏私隱考慮,這些條件都為中國的 AI 發展創造了歐美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
倫敦:智能城市變監控城市之路
如果你覺得世界上只有像中國這樣的專制集權政府,才會用臉部辨識技術監控人民,那恐怕是這世紀最大的誤解。根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一份報告顯示,英國首都倫敦設有 42 萬部攝影機,僅次於北京 47 萬部,全球第二多。
區塊鏈,能讓生活變得更好?
科技公司和金融系統監控交易,並使用數據來預測人們的購物意向,或將用戶資料出售圖利,對私隱帶來極大影響。匿名的區塊鏈和虛擬貨幣,一直試圖打破大型科技公司和銀行在網絡和經濟上的壟斷,但經濟學家質疑其成效。近日都柏林聖三一學院電腦科學和統計學助理教授 Hitesh Tewari 就提出,區塊鏈能透過 4 種方式,讓網絡世界變得更安全和公平,也讓生活變得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