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壓力大時你想吃甚麼?大部分人都吃得很簡單,那些精細的法菜 fine-dining、懷石料理、手工粵菜、北歐採集料理,通通不管用。對壓力大人士來說,這些餐飲體驗並不適宜在高壓狀況下出現,反而叉燒煎蛋飯、茶餐廳炸雞髀、芝士薯條、菠蘿油、忌廉蛋糕、零食薯片、麻辣火鍋才是大家當下最想吃的東西。
壓力
|共95篇|
「同情疲勞」:對不幸事麻木,如何掌握自己情緒?
當有悲劇發生,無論事件距離我們多遠,人類都會本能地去關注、同情這些悲劇的受難者,想知道如何參與其中,自身又可以提供甚麼幫助。可是,過去幾年我們目睹一場接一場的慘劇,首先是 COVID 奪去無數人的性命,然後俄羅斯在 2022 年入侵烏克蘭,以及今年 10 月起的新一輪加沙衝突。在這個紛亂的世界,相信很多人都對悲劇感到疲累了。
為何我們總會夢回校園時?
投身社會良久的大人們,總不會再每日想起校園日子。不過,這些青蔥歲月未必真正遠離一部分人,他們在夢中趕上學、預備考試,甚至全裸抵校…… 為甚麼早過去的學習生涯,會一再出現在夢裡?研究夢境的哈佛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助理教授 Deirdre Barrett 指出,夢回校園「不僅對於仍在上學的人來說很常見,對於已經成年、永遠離開學校的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夢境主題」。
女演員之死|寶塚歌劇團拒認欺凌問題
擁有過百年歷史的全女班寶塚歌劇團深受日本觀眾喜愛,很多日本少女夢想成為寶塚女子。劇團團訓是「清純、正直、美麗」,但如其他封閉式的組織一樣,劇團同樣充滿來自層級欺壓等問題。即使今年 9 月尾,寶塚一名入團 7 年的 25 歲女演員有愛紀伊疑因工時過長及遭受職場欺凌而自殺身亡,劇團事後對事件展開調查,結果仍是全盤否認組織內存在問題。
Moyashi:崩壞的寶塚神話
今年 9 月 30 日,寶塚歌劇團宙組一名 25 歲的團員突然死亡,當時的報道只說死於自家公寓範圍內,警方認為有機會是自殺。11 月 10 日,過身團員的家屬委託代表律師召開記者會,認為女兒自殺的原因是超長時間勞動,加上團內成員間的高壓關係和欺凌,要求寶塚學校謝罪。
睡前思考如何,睡眠質素也必如何
有時躺在床上想要入睡,思緒卻無法停止,像是思考明天的工作、吃甚麼午餐、懊悔說出不該說的話,或是突然想起旅行證件是否要續期等。墨爾本大學睡眠心理學家 Hailey Meaklim 及蒙納殊大學心理科學學院大腦與精神健康研究所副教授 Melinda Jackson,在學術媒體 The Coversation 上撰文,指出睡前想法確會影響睡眠,睡得好的人及睡不好的人,確會思考不同的事。
筆是港媽:跟考試壓力告別的校園生活
既然考試是不能改變的,那可以改變的是教學方式和老師與學生對考試的態度。設計種類不同的活動的確要花很多心機和時間,但如果可以用操卷以外的方式達至差不多的效果,而學生也能投入其中,忘卻了操卷的壓力,一定值得。
時代如何塑造集體歇斯底里?
印尼西爪哇省馬賈倫卡一間製衣廠傳出過百名工人集體失常。據報剛開始時有一名工人異常,隨後其他工人同樣有自言自語、大笑大哭、尖叫等表現;警方懷疑事件與工人未食早餐有關。失常的行為像傳染病般傳播,聽來匪夷所思,但歷史上確有集體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的先例,例如 1374 年、1518 年的舞蹈瘟疫,以及 1491 年修女集體失常。然而,集體歇斯底里的原因十分複雜,背後或牽涉各種社會信念和文化背景。
南韓鼓勵生育之道:減考試難度
南韓家長為確保子女贏在起跑線,自幼便提供各類私人補習,盼望他日在大學修學能力試驗(CSAT)考取優異成績。近年社會各界都意識到背後的連串問題,如教育不平等、年輕人不堪壓力患精神疾病,以及嚴苛考試制度減低國民生育意欲等。有見及此,南韓政府宣告降低入學試難度,有期望新措施能間接鼓勵生育。
科學狗:【唔駛用劍嘅】殺蒼蠅不見血之法:用蒼蠅屍體!
研究發現,當黑腹果蠅見到死去同類的屍體時,壽命會以顯著且可測量的方式縮短。同時,牠們會開始表現得內向,身體脂肪減少,衰老速度加快並快死過其他沒見到同伴屍體的果蠅。
Moyashi:精神病社會
我相信今天生活在香港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精神病,有的只是程度的分別。或者說在一個荒謬的社會中,維持正常思考這個企圖,本身就是一件會痛苦得變成精神病的事。
【人生好累】想重返幼兒時期的大人
面對令人疲累的工作及生活,大人有時也會懷念只要嚎啕大哭,就會有人安慰的幼兒時期。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一些上班族的娛樂是與歌手虛擬化身一起唱兒歌、在酒吧中聽繪本故事。這些人或都嚐過成年後的辛酸,想要重拾兒時生活的快樂。
Moyashi:壓力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在沒有人管理的島嶼中活下來,形成獨自的生態,主角們於是感歎:「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這成為該電影系列的名句。生命無論如何都會繼續,特殊的環境只意味著特殊的出路,不會改變生命繼續流動的事實。
正常的迷思:社會如何令人生病
過去兩年多的疫情,令到很多人意識到疾病不單是醫學問題,亦是政治和社會學的問題。加拿大名醫 Gabor Maté 去年就出版著作 The Myth of Normal,揭示社會一些所謂「正常」的狀態,如何令人一步步走向疾病。
研究:好好聊一聊 做人更幸福
與好友共聚聊天,開開玩笑、關心對方近況,可以令人感到快樂。而這不單是個人感受,一項新研究發現,與朋友進行具質素的對談,的確有助增加幸福感,並有效降低壓力水平。
【新詞】借錢的社會學:借與不借的兩難
相信不少讀者也遇過親友來借錢,如果自己有餘力,手上資源又真能幫對方渡過難關,固然無傷大雅。不過,有時大家會陷入兩難局面,借的話擔心長貧難顧,又怕令對方不能自拔,不借的話又擔心傷及友誼,令人覺得自己冷漠無情,惹人非議。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 Frederick Wherry 為首的團隊就在學術期刊 Social Force 發表論文,大談借錢的社會學。
感覺憂鬱,不如做些好事
做好事真的可以利人又利己?近日有研究顯示,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人,可以透過為他人做些好事來幫助自己。善意行為會為患者的病情帶來改善,甚至比其他兩種用於治療抑鬱症或焦慮症的治療技術效果更好。
日本人,為甚麼繼續戴口罩?
雖說日本過去就有不少人外出選擇戴口罩,但也非像疫情至今,街上幾乎人人戴著。當地政府早在 5 月已更新指引,多數情況下在戶外不必戴口罩,也無法改變大多數國民的做法。願意除下口罩的人寥寥可數,或者關乎日本人之間的同儕壓力。
去看海,身心更健康
人類自進化以來,至 2007 年多數人口才聚居於城市。人與自然的互動減少,對身心健康俱有影響。研究指出,僅是觀賞自然環境已有助改善唾液皮質醇水平、血壓和血流量;而多接觸環境中的微生物,可以提升免疫力。近年,專家更發現湖泊和河流等藍色空間,或比綠色空間更有益,於是結合海洋活動與治療,向全人類提倡「藍色健康」。
憤怒經濟學:收入上升但生活壓力卻倍增
在過去數十年,人類的科技和生產力不斷進步,很多國家的人均收入都持續上升。按道理,人類社會會走向繁榮安定,可是各國人民卻變得愈來愈躁動,其中在 2019 和 2020 年,世界就出現一波波的示威浪潮。在 2020 年,資深的對沖基金經理洛內甘(Eric Lonergan)和布朗大學國際經濟教授布萊斯(Mark Blyth)就出版了野心之作「憤怒經濟學」(Angrynomics),希望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