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共212篇|

體操天后對蘇聯侵略的無聲抗議

國際奧委會向來嚴禁在運動場上示威,但歷來都有選手不惜犧牲前途,在舉世矚目的頒獎台表達政治訊息。1968 年墨西哥奧運前夕,蘇聯大軍輾壓「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捷克體操天后恰斯拉夫斯卡(Věra Čáslavská)便在奧運頒獎台上無聲抗議 —— 蘇聯國旗升起、國歌起奏,恰斯拉夫斯卡別過臉以作蔑視,成功引起國際關注,但她的體育事業也戛然而止,直至共產政權垮台才再度活躍。

港產世界紀錄保持者:因冷戰與奧運無緣的戚烈雲

香港游泳運動員何詩蓓勇奪奧運 200 米自由式銀牌,兼且打破亞洲紀錄,向大家證明香港泳手有能力走上世界之巔。過去這個城市誕生了很多留名歷史的運動員,1957 年就有一位香港出生的泳手打破 100 米蛙泳世界紀錄。可是,由於他北上投靠共產中國,在冷戰時期,就因政治原因無緣奧運賽場。

【何詩蓓奪銀】從拒諸門外到帶動風潮:香港游泳運動緣起

何詩蓓在女子 200 米自由泳項目摘下銀牌,為香港游泳史上首面奧運獎牌。香港與大海關係密不可分,但游泳運動興起絕非必然,直到百多年前英國殖民者把游泳文化傳入,這門運動才得以流行,更曾經領先全中國,在 30 年代孕育出家喻戶曉的傳奇泳手「美人魚」楊秀瓊。

中國團體「三大球」運動,為何男不及女

中國流行「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的說法,女子排球自然深受重視。今屆奧運女排分組賽,中國連負土耳其和美國隊;中國男子「三大球」運動員,更是全軍盡墨 —— 37 年來首度全部無緣奧運。彭博社專欄作家 Adam Minter 指,「為何中國男運動員不能在相同領域,取得跟女運動員一樣的成功」,已成為一場全國討論。

曾詩敏:滑板為何如此「好睇」?

連看了男、女子項目,選手們展示的花式令人讚嘆,時而人板合一如同翩翩起舞,時而跌倒擦傷拍拍衣服又再站起來嘗試,藝高人膽大。他們的服裝亦是各自各精彩,有品牌特設的參賽款式,也有選手的個人風格配搭。連同不同的滑板設計,看奧運的滑板項目,如同看一個運動兼時尚的大匯演。

【張家朗奪金】劍擊之科學

「劍神」張家朗為香港奪得今年首面奧運金牌,令劍擊運動前所未有地廣受注目。有說劍擊的劍,速度在奧運場上僅次於子彈,可知劍手必具備強大身體和心理質素,講求反應和爆發力,原來近年有不少運動科學研究,對背後的生物力學原理進行剖析,甚至有研究認為,在面罩塗國旗是有效的心理戰術。

史太林 —— 蘇聯運動與政治的交纏

「運動無關政治」只是似是而非的說法。運動長期與政治始終聯繫在一起,冷戰期間尤其密切。早於 1930 年代,蘇聯國內的體育宣傳已達高峰,其時史太林、黨內高層及外國貴賓,還會觀看紅場規模龐大的體育巡遊:充滿力量與技巧的表演,配上蘇聯國旗及大型史太林肖像,令運動與政治的界線愈發模糊。史太林治下的蘇聯推廣運動不遺餘力,有其政治考慮。

浴血奧運:匈牙利國家隊如何報復蘇聯入侵?

體育不牽涉政治,從來只是童話故事。1956 年墨爾本奧運前夕,蘇聯舉兵入侵匈牙利,殘暴鎮壓當地的反蘇革命,接到噩耗的匈牙利水球隊決意在比賽中復仇,並成功以 4 比 0 完勝蘇聯。但體育精神終究敵不過民族仇恨,雙方在水中大打出手,更有球員被打至血流披面,引發匈牙利球迷騷動。

曾詩敏:英格蘭球迷久違的瘋狂

別說是英格蘭球迷了,就連我們這些體育迷,相信也久違這種瘋狂的畫面,彷彿隔著屏幕也聽到他們隨旗幟飄揚的歡呼聲,又回想起以往在現場會嗅到的啤酒味。他們的喜悅,是可以理解的,但確實不禁會令人暫忘自己仍在疫症之世。社交距離?咩嚟㗎?

曾詩敏:創意、城市及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其實不是甚麼新議題,只是在香港的文化中,這仍不是主流關注和習慣的概念。不過,近年企業、品牌和消費者都逐漸有意識去履行「可持續發展」,接下來如何將這概念融入日常,將之成為大眾的習慣,以及能否持之以恆,值得留意及期待。

籃球結合數學,得分更容易?

一理通百理明的數學,對莘莘學子來說絕非簡單,有時即使耗盡心力,也未必能計出正確答案,學習意欲難免因此減低。最近,哥本哈根大學(UCPH)營養、運動及體育系研究人員,便嘗試讓丹麥小學生上籃球數學課,以了解另類教學方式能否幫助學童掌握數學計算,增加學習動機。

乒乓外交 50 周年:與日本有莫大淵源?

中美相爭愈趨白熱化之際,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於 4 月 16 日舉行會議,兩國最後發表聲明,表示關注台灣、香港和新疆問題。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評論認為,中美日關係已步向三岔口,印太格局或會有重大改變。今天的國際格局,可以追溯到 70 年代初美國聯中抗蘇;適逢今年 4 月是乒乓外交 50 周年,很多人回顧歷史時發現,其實事件與日本有莫大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