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

|共56篇|

書店們:那年盛夏

稍前本地一齣頗受歡迎的電視劇「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當中很多細節都能對應今日香港社會的景況,而劇中人物被強迫參與「遊戲」時作出的反應、抉擇,也令不少觀眾反思自己對當下社會景況的看法和抉擇。以下節錄 3 本書,談一談對思想的控制和鎮壓、對真相的反思。

紀浩基:老坑的認證 ——「情人」修復版 Blu-ray

當我們說要買實體藍光修復版影碟、還想看那些附加的製作特輯時,就馬上顯出老態了。更甚是買了老嘢中的至愛 —— 法國導演尚積葵阿諾(Jean-Jacques Annaud)、梁家輝和珍瑪琪(Jane March)主演的文藝愛情情慾片「情人」(The Lover)。

鴻若遠:預告片中透露東莞仔的命運 ——「黑社會」1 和 2 後,還有 3 嗎?

自從上次買了英國修復版「天若有情」後,筆者一發不可收拾,繼續禮失求諸野,尋找港產片海外修復版,最新入手的是紐西蘭 Chameleon Films 的「黑社會 2:以和為貴」。這個修復版算是一個功德,它包含了外國影評人的語音旁述、對黑社會過去的介紹,以及杜 Sir 在影展的訪問。

【那年盛夏】Y2K 美學:千禧之交的期盼與哀愁

電視劇「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引起不少討論,除了懸疑劇情矚目,劇中從科技產品、服飾打扮到家居佈置,都復刻 20 多年前的 Y2K 風格,又同時注入先進的科幻元素,形成 Y2K 復古未來主義(Retro-futurism)。近年 Y2K 風格成懷舊潮流,常見於視覺設計到服裝穿搭,但其實風格所承載的,還有千禧之交對未來的期盼和焦慮,其中集體情緒與當下大有相通之處。

呂嘉俊:香港經典西餐廳 —— Amigo 不可能複製

近 10 年經常聽到餐飲業人士慨嘆香港難請人,要找一位服務貼心的侍應,更是難上加難。每聽到類似的話,我便想起跑馬地的 Amigo 餐廳,一家開了 50 多年的老牌餐廳,內裡的侍應員工全部都是活字典,不少都年過 70 歲,在餐廳內一做就是 40 至 50 年。

呂嘉俊:車仔麵是街頭小吃最後的防線

每想到此,我便慶幸香港還有車仔麵店。車仔麵的出現,本來也因貧窮而起,用各式下欄食物做出好味道來,只是它的命運比街頭小吃好,近年有人投資,由街頭車仔檔變成店舖。車仔麵賣的食物其實一樣是街頭小吃,炆煮過的豬皮蘿蔔、韭菜豬紅、咖喱魚蛋、煎釀三寶……

【Soul Monday】修復公眾電話,重新貢獻社區

時代不斷進步,舊物漸被淘汰,為此感慨的不限於老一輩。美國 90 後青年 Mike Dank 便鍾情於公眾電話,十多歲起就收藏這種過時之物。去年這位技術工程師更進一步,把個人愛好發展成社區善舉。他與朋友合辦互助組織,利用重新接線的電路板,把民眾捐出的舊電話連接上網,免費供人使用。

唐明:為何有人要修復一個大半個世紀前的鬧鐘?

千萬個普通家庭的點點滴滴,像拼圖一樣,組合起這一百來年的英國歷史:殖民地、世界戰爭、移民潮、經濟蕭條或者起飛,並不需要宏大敘事,台上主政的大人物,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似乎沒有那樣突出,或者說,他們也希望能減到最低。不需要驚天動地,救萬民於水火,不需要人人開口閉口,都提著他們的名字,即使是邱吉爾。

繼黑膠後,卡式錄音帶也開始復興

黑膠復興,銷售增長驚人,為實體音樂市場帶來希望。鍾情黑膠的人,可能是享受播放唱片過程的儀式感,又或追求其模擬音質。黑膠在美國的銷售數字自 2006 年起回升時,另一種模擬音樂載體卡式錄音帶的市場仍然低迷。然而,近年這種音質不如黑膠的音樂載體,同樣有復興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