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

|共15篇|

棺材船:19 世紀的保險詐騙手段

在某些特別情況下,沉沒了的船,比正常航行的船更加值錢 —— 那就是詐騙保險的時候。在 19 世紀的英國,殖民主義走向顛峰,海洋活動繁盛,現代資本市場興起,也催生了一種名為「棺材船」(coffin ships)的保險詐騙手段,有無良商人會想辦法令破船加大保額,然後將之弄沉於大海中,以獲取巨額賠償。

東南亞工人安奎基:世上首位環繞地球一周的人?

16 世紀是大航海時代的高峰期,歐洲的超級帝國打通了世界各地的航通,在亞非拉建立殖民地,榨取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為往後歐洲急速發展打好基礎。近年,西方社會積極反思帝國主義陰暗的一面,承認被殖民者的貢獻。很多讀者都知道,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探險是由麥哲倫(Magellan)帶領,但他其實未返回歐洲已經命喪菲律賓,東南亞工人安奎基(Enrique)才是首位環繞地球一周的人。

中國航海家「環北之旅」,如何體現北極地緣政治問題?

今年 6 月 30 日,中國航海家翟墨乘帆船「翟墨 1 號」從上海出發。翟墨 1 號船帆印有「環北之旅」字眼,聲稱是「人類史上首次不停靠環航北冰洋」,聽來並無不妥。但據中國環球電視網報道,翟墨途中嘗試由北大西洋進入蘭開斯特灣,遭加拿大海岸警衛隊「非法攔截」。美國獨立智庫北極研究所研究助理 Trym Eiterjord 認為,翟墨 1 號「環北之旅」遇阻背後,是北極地緣政治的縮影。

早在哥倫布遠航之前,南歐人已知新大陸的存在?

小時候常識課都會提到,一代探險家哥倫布在 1492 年率領西班牙船隊向西方遠洋航行,最終「發現」了新大陸,亦即今天我們熟知的美洲大陸。近數十年來,其實有大量考古證據挑戰上述觀點:早在 10 世紀末,北歐維京人已經由格陵蘭,抵達今天加拿大的紐芬蘭一帶並建立聚居地。於是歷史學家進而想考究,究竟南歐人會否一早已知美洲大陸的存在?相關討論今年終於有新突破。

港日關係史(一):黑船培理訪港記

日本自 19 世紀中葉開關,走上現代化之路,短短數十年就躋身列強之林,卻不幸在 20 世紀初踏上軍國主義之路,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慘烈的教訓。不過,日本在戰後奇蹟般復甦,到今天依然是第三大經濟體。香港在 1841 年開埠,走在東亞現代化道路的前沿,在歷史發展中,也時有與日本交匯的時刻。今天要講的,是美國黑船第二次訪日前,在香港的趣聞。

鄭立:縱橫七海 —— 台灣版的「大航海時代」有 F-16 戰鬥機

「縱橫七海」最大的特徵就是寫實,跟「大航海時代」那些把所有東西都美化浪漫化的遊戲不同,它完全表達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現實。那些原居民全部都難以溝通,要求也千奇百怪,例如要你和肥婆結婚、叫你去被食人族吃、用彈叉射月亮、以斧頭切丁丁之類,相當難相處。

【故宮書摘】祝勇:故宮裡的中國史

從古里出發,到達太倉,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船隊顯然無法在炎熱潮濕的南洋地區,在如此漫長的航行中裝載鄭和的屍體,這註定了鄭和無法回到他的祖國,入土為安。他歸身於大海,對他絕對不是一種懲罰,相反,是犒賞,是一種充滿詩意的寂滅,一種最恰當的自我完成。

日本以島為牆,防範中國衝破第一島鏈

日本作為第一島鏈(first island chain)重要一環,一直走在警惕中國軍隊舉動的最前線。「華盛頓郵報」報道指,中國對日本空中及海上的軍事挑釁活動,旨在爭奪雙方有主權爭議的島嶼控制權,並已於東海上的宮古島,演變成一場看誰先退縮的「膽小鬼博弈」。

「美洲」這個名字 來自一場誤會?

法國東北部小鎮 St-Dié-des-Vosges 從來不是矚目的旅遊勝地,二戰時被夷為平地,更令原有的中世紀古風盡失,重建後變得平凡乏味。但在 500 多年前,一班歐洲頂尖學者曾經聚首在這裡,合力繪製出一幅改寫歷史的新地圖,它首次確認哥倫布發現了未知的新大陸,還因誤會而意外把新大陸命名為 —— America。

與美洲探險家無關,番薯靠自己「殖民」世界?

自從哥倫布於 1492 年登陸美洲,其探險隊開始把番薯帶入歐洲,往後番薯亦從歐洲向外廣泛流傳。然而 18 世紀時,英國探險家庫克,於距離美洲超過 4,000 英里、太平洋上的玻里尼西亞群島上發現番薯。番薯的廣泛散佈使科學家大惑不解。雖說番薯早從哥倫布手上流傳,但在歐洲人到達這些偏遠的島嶼前,是誰把它帶到當地?剛發表於科學期刊「當代生物學」的研究,透過分析番薯的基因,得出一項引起爭議的結論 —— 一切與人無尤。早在人類以前,番薯已靠著自己「走遍」全球。

維京人如何用晶石導航?

維京人千多年前在歐洲獨領風騷,縱橫四海,其戰船最遠可達格陵蘭和北美沿岸,但他們的航海技術早已失傳於世,考古學家、史學家和科學家一直無法解答維京人是如何在沒有羅盤指引下橫渡大西洋,直到近年的科學研究發現,維京人很有可能是依靠晶石導航,即使烏雲密佈或大霧籠罩,仍可以由挪威航行 3 星期直達格陵蘭。

百年孤寂:來自 132 年前的「瓶中信」

一個半空心的琴酒酒瓶,何以吸引到外國媒體爭相報道?因為瓶中藏著一封信 —— 而「寄出」的日期是 1886 年。經過 132 年的漂浮,這個酒瓶終於被一名澳洲婦人 Tonya Illman 在西澳洲韋奇島附近的一個海灘上拾獲,並相信能夠打入健力士紀錄,成為漂浮年期最長的瓶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