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

|共55篇|

一畫一世界:藝術家林穴回顧展

林穴(1968 – 2020)善於繪畫水墨作品,喜歡純粹之物,好以尖削的竹枝代替毛筆作畫,遠看如傳統山水畫,近觀卻是以極纖細的線條,繪出各種鳥獸草木及山石景緻。他一生醉心於大自然,在畫中呈現出其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次於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舉辦的「林穴:回顧展」,展出了他尚未發表的創作、過往的代表作及文獻。

植樹的黃金法則

叢林為全球 4 分 3 動植物的棲息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為人類提供食物、燃料及藥物。然而,全球原始熱帶森林正逐年減少,每年消失的面積與丹麥的大小相約。科學家作出警告,並呼籲所有國家必須把植樹列為未來 10 年的當務之急。但種不得其法,恐會適得其反,多名專家便糾正大眾對大型植樹的誤解,並提出有效推行的黃金法則。

後人類的美好景觀

去年 3 月,武漢肺炎席捲意大利時,傳出假新聞指天鵝、海豚回到杳無人煙的威尼斯。指望人類活動在短時間內減少,動植物就能回復生機,似乎過於理想。來自蘇格蘭的非小說類文學作家兼記者 Cal Flyn,就到訪 12 個曾經有人生活,但出於經濟原因,或自然、人為災難而撤出的地方,觀察當地的野生動植物如何在這些後人類景觀中生活,並結集成新作 Islands of Abandonment: Life in the Post-Human Landscape。

足不出戶,也可打開五官感受藝術?

政府因應疫情急速惡化之勢,週三起已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結果展覽場所、劇場再一次關閉,這得來不易的小陽春瞬間即逝。線上展覽或演出成為疫情下的藝術新生態,足不出戶可以怎樣感受藝術?香港藝術館推出「五官感應藝術館」網上節目,冀以跨感官、跨媒介形式,以另一角度欣賞藝術館的藏品和建築空間,甚或可撫平在逆境時煩躁的心。

克什米爾雙重抗爭:自由和環保,如何兩者兼得?

克什米爾被印度取消自治地位,並遭血腥鎮壓及切斷網絡。而在人民失去自由之際,當地的森林亦因非法建築及走私木材,遭到嚴重破壞。面對暴力衝突及氣候變化的重創,克什米爾人卻未舉手投降。他們現時加緊行動,從政治及環保兩方面入手,致力保護家園。

綠色和平:保衛郊野公園 「行山抗疫不留痕」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郊野公園再次成為市民呼吸新鮮空氣的「抗疫後花園」。惟多條山徑在連續多個週末被「蹧蹋」,出現大量口罩,塑膠等垃圾。外國有環保人士提倡山野不留痕(Leave No Trace)守則,鼓勵郊遊人士尊重自然;市民在這段全城抗疫時期享用郊野公園,亦應該要做到最基本的行山禮儀 ——「行山抗疫不留痕」。

為甚麼植物不會死於癌症?

最近 HBO 推出迷你劇集「切爾諾貝爾」,全球好評如潮,亦令世人再度關注這場核災。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當年核爆引發過千種的癌症病變。事後人們全面撤離,市區形同鬼城。但該區的植物不單沒有枯萎,反而繁茂生長。為何人類和動物會因遭遇輻射患癌死亡,植物卻能在 3 年間康復?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就此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