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

|共13篇|

書店們:北方的水浸

早前颱風杜蘇芮吹襲香港、台灣,在擾攘了數日後,一路席捲華東、華北,直到京津地區,連一向有排水系統的紫禁城也不能幸免。為免京津兩市受災,據說地方政府決定排洪至北京西南方的涿州市,致使當地多人無家可歸。我們不能忽視水的作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就是水能養育我們,同樣能摧毀我們。以下節錄 3 本有關「北方的水浸」的書籍。

博物館秘話:不可或缺的「搶救清單」

3 年前巴西國家博物館失火,2,000 萬件文物付之一炬,令人為之痛心。但天災人禍防不勝防,即使有機會把藏品救走,但每一件都價值連城,要如何在千鈞一髮間作出取捨?「經濟學人」早前揭露,原來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皆有張「搶救清單」(grab list)。它們都精簡而隱秘,並最好永遠備用。

告別無知:水災後的澳洲,反思氣候適應

澳洲多地暴雨連場,引發嚴重水浸,沖毀房屋及道路,部分地區電力供應中斷,造成至少兩人死亡,逾 4 萬人被迫撤離。路透社引述多名專家分析,面對氣候影響帶來日益嚴峻的威脅,當局卻多因「蓄意的無知」,未能妥善應對,甚至未有正視問題,令人民承受苦果。這類天災人禍,要怎樣才可避免重現?

曾經,中國潰壩的災難

中國西南部地區近日遭受水災,據報官方正淡化重慶以至華南地區的洪災程度,「環球時報」亦駁斥「西方媒體大肆宣傳的謠言」,稱三峽大壩沒有潰壩風險。三峽大壩抗洪能力事關 4 億人口的生命安全,大壩若能抵禦洪水,自然造福蒼生。然而,回顧 1975 年,另一號稱「鐵壩」的河南板橋水庫大壩,便因颱風蓮娜引發的暴風雨導致潰壩,造成 23 萬人喪生。

Moyashi:日本沉沒 —— 文化裡的災難與現實

最近的關西颱風、北海道地震,為平成末年這個特別的年份增加了戲劇性的元素。日本天災多早已非新鮮事,但不管平時如何未雨綢繆,意外總會發生。或者換句話說,意外之所以是意外,正因為其意料之外。當災難一而再發生,除了化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永恆的創作的主題,始終某程度上幻想是現實的折射。

被中印衝突淹沒的城邦

年屆 60 的 Bimati Hajarika 居於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至今已因同一條河的氾濫遷居 5 次。「我過去所住的 4 條村落,都已被浸在這水裡。」這名數度讓她流離失所的「元凶」,正是亞洲最大河流之一的布拉馬普特拉河。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走訪當地,發現很多村民都有類似經歷。惟雪上加霜的是,自從中國與印度的邊境衝突升級,位處此河上游的中國便停止分享河道的數據。由於這些水流、分佈和水質的資料能用作評估水量,對下游國家發放水浸預報尤為重要。「想想我們不會再由中國接收到任何資訊,那會發生甚麼事?」村民 Sanjiv Doley 直言:「沒有一條村莊會是安全的。」

水浸嚴重,矛頭應指向天,還是人?

今個雨季各地接連迎來風災豪雨,造成水浸連連,受災的除了近日數登新聞頭條的港澳兩地、美國德州外,南亞如孟加拉、印度、尼泊爾等地均成澤國,災害真正的傷害還得待水退後才完全顯現,龐大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必然不在話下。除卻氣候變化為不能推卻的主因,城市規劃錯誤、基建和政府援助等問題,都加劇了洪災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