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大清,蟻民只有承擔供養的義務,卻沒有對等的權利,何必去為官府當砲灰呢?同時,洋軍來戰,目標也不是清國的蟻民 —— 一個個都那麼窮,有甚麼好打的?就好像今日的美軍,難道他們會打阿富汗平民的主意嗎?這是用腳趾也能想明白的事。
民族主義
|共53篇|
選擇做中國人,最後卻落難香港的印尼華人
最近很多人選擇做中國人,但正如網民所言,中國可不是你想來就來的收容所。上世紀,數十萬華人為逃離印尼排華浪潮,投入新中國建設,但無論如何貢獻都被視作「歸僑」,未完全被接納為中國人,「不純正」的出身更是文革批鬥的把柄,推使他們逃難香港。Born in Beijing 的黎明,父親便是 50 年代就讀北京大學的印尼華人之一。現任英國西敏寺大學教授王蒼柏,曾經在著作「活在別處:香港印尼華人口述歷史」整理他們的經歷。
【印度獨立日】香港如何成為印度獨立起義基地?
今年的 8 月 15 日,適逢印度獨立 74 週年。提到印度的獨立運動,很多人都會想起聖雄甘地領導的和平不合作運動。其實有一批海內外印度人民曾經走向武裝起義的道路,包括所謂的「加達爾運動」(Ghadar Movement)。當時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帝國的一部分,有大量印度人聚居,自然成為他們重要的海外革命基地。
軍國主義洗腦教育:俄佔克里米亞的兒童日常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7 年,為杜絕當地烏克蘭民族身份,政府對新一代大規模灌輸軍國主義思想,從幼稚園到中小學課程,皆增設軍事訓練和愛國洗腦教育。人權組織甚至發現,有醫院向初生男嬰簽發出世紙時,更會附帶徵兵卡作宣傳,誓要把克里米亞人鍛練成俄羅斯戰鬥民族。
Moyashi:菠蘿民族主義
到底台灣稱呼的「鳳梨」是否等於香港的「菠蘿」?兩者外觀相似,味道又說不出有差很多,感覺可以是同一個東西。然而細節地方又有明顯的分別,而且產地水土又不同,難道不可以算是兩個不同的品種嗎?話說回來,我們正在討論的是「鳳梨」還是「中國人」來著?
西方文明積極滲透,催生亞洲民族主義?
近年,對於殖民歷史到底孰好孰壞,社會各界吵得臉紅耳赤,尤其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人士,每每想起「國恥」、「洋奴」、「殖民地半殖民地」,即恨得牙癢癢。不過,澎湃的民族主義,似乎要拜昔日的殖民主所賜。雜誌「外交家」特約編輯、地緣政治學學者 Francis P. Sempa,就撰文介紹有「圍堵政策教父」之稱的美國地緣政治學家 Nicholas Spykman 於 1926 年發表的文章,解釋殖民主義如何在亞洲各地催生本土思潮和民族主義。
一宗誹謗案,審查波蘭大屠殺歷史研究的先聲?
因觸犯一條捍衛民族尊嚴的法例,兩名波蘭歷史學家正面臨誹謗審判。他們在學術著作中,提及二戰期間波蘭被納粹德國佔領時,當地人如何對待猶太人。批評者認為,在右翼政府管治下,審判結果將決定學者日後還能否獨立研究大屠殺歷史。
「中國成最大贏家」,自信到底從哪裡來?
一個多世紀前,未必有人預計美國會成為超級大國。不過,在一些中國人民心中,則早已預想中國會在本世紀末內成為世界霸主。「紐約時報」報道指,無論在於抗疫抑或政治體制,中國始終偉大光明正確的論述,吸引了包括年輕人在內的部分中國民眾。要理解為何他們堅信「中國崛起,美國衰落」,最好做法就是問問他們「哪裡來的自信」。
中華民族何時誕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論述,包括滿族在內都是中華民族一分子。但在當年同盟會推翻滿清「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中,滿人卻又成為「韃虜」。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亞太項目副研究員 Bill Hayton,在即將推出的新作 The Invention of China 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應政治需要而發明的國族身份。
1911 年,被遺忘的滿族人屠殺
1911 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結束超過兩千年的帝制時代,令中國走向現代共和。辛亥革命的歷史貢獻,受到中共和台灣傳統建制的肯定。可是,回到當年,在外國記者和傳教士眼中,這場浩瀚的革命,是無分老幼的種族滅絕,只是在漢族中心史觀下,當年革命黨對滿族人大屠殺被遺忘了。
假「民族復興」之名,走帝國殖民舊路
近 10 年間,中國、土耳其、印度等第三世界強權,相繼借「民族復興」之名,挑戰歐洲啟蒙運動承傳的民主自由普世價值,在國內外進行政治壓迫,但不少西方基進知識分子竟冷眼旁觀。中國現代史與後殖民研究學者德里克(Arif Dirlik),在臨終遺作「殖民之後?: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便批評,西方沈溺於多元文化主義的政治正確,加上對歐美殖民歷史充滿愧疚,以致一再忽視第三世界國家的內部殖民暴行。
馬來華人為何擁有中國心?(下)
1930 年,海峽殖民地政府通過法令,宣佈國民黨在當地為非法組織。抗議該法令的民國政府,則保證國民黨沒有興趣干涉馬來亞與英國事務。美國拉洛奇大學社會學教授 Azlan Tajuddin 認為,散居馬來亞的華人,對國民黨專注本土、忽略他們的做法愈益不滿。因為身在外地的他們,希望推動的政治議程,乃著重於馬來亞華人本身,而非中國本土。
馬來華人為何擁有中國心?(上)
一個中國公民脫離中國國籍,成為其他國家的公民,那他還算中國人嗎?擁抱華人文化,可以與「中國人」此一身份認同區別嗎?這些問題,由不同海外華人回答,答案可能截然不同。對部分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來說,中國可能仍是他們的「祖國」。美國拉洛奇大學社會學教授 Azlan Tajuddin,2018 年在「國際與全球研究雜誌」發表文章,從 1826 年英國開始在新加坡、馬來亞及檳城建立殖民地,到 1957 年馬來西亞獨立,講述不同馬來華人在流散海外的不安感驅使下,如何構成對中國的政治身份認同。
陶傑:極左極右,同氣連枝
納粹和社會主義,起跑線是一樣的。
政治合法性或表現 —— 民主、專制的依傍
假如「我討厭政治」是政治冷感者的格言,「我討厭示威」必然是獨裁者心底話,甚至公開詆譭示威者亦有之。按獨裁者的理解,西方民主國家的公民不時上街示威,豈非令國不成國?「外交政策 」專欄作家、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 Sheri Berman 撰文解釋,示威之所以有利民主政體、威脅獨裁統治,是因為民主制具更大合法性,而獨裁者只能以政治表現維持統治。
疫苗民族主義興起
武漢肺炎橫掃全球,多國為搶先免疫,正各自投資研發疫苗,形成一場國際疫苗競賽。有西方輿論把這種趨勢稱為「疫苗民族主義」,批評各國自掃門前雪,無助促進人類福祉,反映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倒退的結果。
在華非洲學生的哀歌:中非民間衝突史
近日,廣州政府以抗疫為名,驅趕市內的黑人,致使他們無家可歸,惹來非洲各國的外交抗議,也令中國的醫療外交蒙上陰影。外交部部長王毅為事件降溫,聲言「中非友誼堅如磐石,不會受一時一事影響」。然而,從 60 年代,毛澤東推動「不結盟運動」,大量非洲生來華開始,中非的民間衝突就時有發生。
「東亞病夫」是中國人自我創造的污名?
一場武漢肺炎叫全球聞中國人色變,早前有美國評論更以「亞洲病夫」描述中國,觸發中美外交風波。中國人如此敏感,皆因在民族集體記憶中,「東亞病夫」是西方羞辱同胞體弱多病的用詞、是「百年國恥」的象徵。但台灣歷史學家楊瑞松研究卻發現,甚少文獻佐證西方曾經以此侮辱中國人,「東亞病夫」當中的羞辱含意竟然還是中國人所賦予,卻要把話塞到西方嘴裡,背後與中國民族認同中的集體受辱情結息息相關。
漢人,漢族,漢奸
對於漢奸標籤,中國人往往反射性排斥,究竟這種恐懼從何而來?任教於神戶大學的歷史學者王柯「漢奸考」一文梳理了「漢奸」一詞的源流,指出現代用法所隱含的民族主義其實不符傳統中國文化,並提醒讀者第一個將漢奸論發揚光大的組織,原來是滿清政府。
10 個 2020 年「過氣預測」
幾十年來,大批學者、未來主義者和各國政府都曾預測,2020 年來臨前會發生甚麼。潛水艇會否達到歷史深度?哪裡會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甚至乎,地球是否仍然存在?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就來到 2019 年末。結果我們發現,有些人過份樂觀,其他人倒是挺有眼光。USA TODAY 總結出 10 個「過氣預測」,當中有的確實靈驗,有的似尚未說中,有的則純屬個人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