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

|共53篇|

中國電影市場:愛國主義題材熱度不再?

今年國慶檔期,多部電影在中國上映,但陣容最強、製作成本高達 6 億人民幣的愛國主義電影「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不如預期。分析認為,中國影迷對這類電影開始感到疲勞,題材缺乏新鮮感,且疫情過後,他們傾向反映日常生活的作品,而不再是「長津湖」或「戰狼 2」般的中國式英雄大片。

戰虎外交:印度極端民族主義,正觸發國際間衝突?

在強硬民族主義當道的世界,外交愈來愈少談判讓步的餘地。當中國以「戰狼外交」聞名國際,印度新聞工作者 Kunal Purohit 就在雜誌「外交政策」撰文,批評印度總理莫迪的極端印度教民族主義,並將其衍生的強硬外交稱為「戰虎外交」(Tiger Warrior),指這種作風正引發區域與國際關係緊張。

在北韓,朝鮮血統是件大事

美國陸軍逃兵特拉維斯金 7 月 18 日越過三八線,北韓官媒指他是出於「不人道的虐待和種族歧視」以及「不平等的美國社會」而投奔北韓。不過,若要逃避種族主義,這名非裔美國人恐怕去錯了地方,因為當地一直宣揚朝鮮種族純潔及優越,為保持民族血統純潔,甚至會強迫懷上混血胎兒的孕婦墮胎。

【烏克蘭戰爭】最新前線城市 —— 莫斯科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很多俄羅斯人一直置身事外,如今炮火聲卻愈來愈近。邊境地區別爾哥羅德持續受襲;週日有無人機墜落於大莫斯科地區以北的卡盧加州;上週五沃羅涅日一座住宅大樓遭受攻擊;日前莫斯科更有 3 間房屋被無人機施襲,連首都也要淪為前線。

奧威爾三部曲之一:跨越時代警世的「民族主義筆記」

英國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可說是 20 世紀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其筆下的反烏托邦巨著如「動物農莊」和「一九八四」皆為傳世之作,以諷刺手法道盡極權時代的黑暗。除了小說,奧威爾其實也寫下多篇經典的社會評論,其於 1945 年寫下的「民族主義筆記」(Notes on Nationalism)就被多次翻印,對今天的時局仍有警世作用。

以巴局勢再次升溫,背後發生甚麼事?

以巴局勢近日再引起國際關注,耶路撒冷及約旦河西岸地區陷入新一輪「暴力循環」。日前有巴人槍手報復以軍軍事行動,槍殺數名以色列殖民區居民後,以色列右翼新政府亦誓言報復,推土機即全速清拆西岸巴人社區,令血腥衝突不斷。究竟以巴局勢為何此時突然升溫?

2023 年,這個強人世代會延續嗎?

在剛剛過去的 2022 年,全球政局風起雲湧,俄烏戰爭開打,改寫歐亞地緣政治格局,世界大戰彷彿近在咫尺。英國資深政治記者、歐洲傳媒大獎得主 Gideon Rachman 就在去年發表著作 The Age of The Strongman,形容世界進入了「強人時代」,領袖崇拜正威脅全球秩序。到 2023 年,這個強人世代會延續嗎?

鴻若遠:「機器人:英雄不會死」—— 不打國際線,自己土地自己守

故事在民族討論中也帶出了一個問題,就是你看似很重要的問題,其實在外國沒多少人關心,所以你自己的價值觀,就得由你自己來堅守,你可以希望別人聲援,卻別奢望別人會來拯救。如果你是這 2 年才睡醒,開始留意政治和國際新聞,這個電影很值得找來看看。

【烏克蘭戰爭】俄國極右宣揚戰事失利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德國流傳著陰謀論「刀刺在背」(Stab-in-the-back),認為國家在戰爭付出的努力,早被國內的共產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和猶太人破壞。時至今日,類似「刀刺在背」的陰謀論重新浮面,不過地方換成在俄烏戰爭中接連失利的俄羅斯。拉脫維亞俄語媒體 Meduza 調查編輯 Alexey Kovalev 指,俄國內不同背景的極右分子、軍人、記者等,正推動戰爭升級,包括要求使用核武。

「打死不離喇星夢」:被印度小粉紅杯葛的電影

香港近日上映的印度電影「打死不離喇星夢」(Laal Singh Chaddha),由「印度劉華」之稱的阿米爾汗(Aamir Khan)監製兼主演。故事改編自荷里活名作「阿甘正傳」,主角亂入多個敏感的歷史場景,政治取態卻與執政黨不合,遭到極端民族主義者群起杯葛,18 億盧比製作費恐難以歸本。

一個程式改變外判電話口音

不少大型企業將電話客戶服務外判到東南亞地區,但東南亞員工講英文時難免帶有口音,客戶可能聽不清楚,員工也不時因此被刁難。最近矽谷初創公司 Sanas 就嘗試在通話中加入「口音濾鏡」功能,令外判電話中心員工的口音更像白人及美國人,但有批評者認為,做法無助於改善工人所遭遇的問題。

【烏克蘭戰爭】RAP 出戰時憤怒與傷痛

烏克蘭雖在 1991 年獨立成國,卻始終被鄰國俄羅斯「虎視眈眈」。直至今年 2 月普京開展全面侵略,烏國青年對俄的厭惡和仇恨,被敵軍的暴行激發至最高點,一股強烈的民族主義亦由此形成。他們對戰爭的憤怒及對家國的熱愛,藉著一名親赴前線的年輕 Rapper,以及他的饒舌音樂,終於找到宣洩的出口。

陶傑:俄國人的民主艱辛探索失敗了

1991 年的蘇共失敗政變,民主領袖葉利欽站在坦克頂,呼籲俄國人民群起抵制,此一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也令人一度以為俄羅斯人民熱愛民主自由,將會與東歐和西歐走上健康正常的議會民主之路。然而對於俄羅斯民族文化傳統,缺乏民主基因,自由世界當初的估計是否太樂觀?

印度最賣座電影,為何不能負評?

Bollywood 電影「克什米爾檔案」(The Kashmir Files)在印度總理莫迪加持下,持續刷新印度最高票房紀錄,其極端民族意識卻大受爭議。電影以 1989 年後克什米爾叛亂、殺害印度教徒為背景,不少評論慨嘆,劇情粗暴簡化歷史,煽動印度教徒復仇,大批觀眾甚至在戲院叫喊極端口號。在克什米爾被剝奪自治下,此電影恐怕正加速暴力循環。

另類韓流:侵佔 YouTube 的「國吹」文化

韓國文化風靡全球,已是無庸置疑的事。不過,如今 YouTube 正受到另一股「韓流」侵襲。這些附以誇張標題及縮圖的影片,內容不盡不實,只求抬高本國、詆譭他國,旨在煽動極端的民族主義。即使很多南韓人亦看過不眼,但仍難阻止這種「國吹」(국뽕)文化在網上蓬勃發展。

為何印度連雞蛋也要禁?

雞蛋已成為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街頭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亦成為印度教徒的攻擊對象。在傾向印度教民族主義的總理莫迪領導下,政府近年積極採取措施推廣所屬宗教,並排擠伊斯蘭教徒及其他團體,連帶雞蛋也因觸及堅持素食的印度教教徒神經而被地方政府所禁。然而,不少印度教教徒亦難以認同禁蛋,因會影響其生計及健康。

陶傑:西方列強品牌在中國的「退貨戰爭」

為何「加拿大鵝絨」與 LV 在世界各地「先進國家」都設有寬鬆的顧客退貨機制,獨是中國特別嚴謹?絕對不是加拿大鵝絨或 LV 的老闆的祖先,曾經參加過八國聯軍侵略清國,而遺傳的「種族歧視基因」到今日發作,而是「中國國情」之下的中國消費行為,形成統計學數字,換言之,金錢決定商業行為,與「西方列強不想中國強大」無關。

天堂在北韓:力主崇拜朝鮮的尼泊爾人

1965 年,主體思想(Juche)正式成為北韓官方意識形態。主體思想誕生於北韓,似乎為當地獨有,不過主力北韓新聞的 NK News 報道,遠在南亞尼泊爾中部的城鎮巴克塔普爾,近 30 年來一直由尼泊爾工農黨(NWPP)管治,其領導人便在當地大力提倡北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