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礦

|共18篇|

礦物變成養活世界的關鍵?

跨國礦業集團英美資源(Anglo American),正在英國北約克郡 Woodsmith 礦區開採一種俗稱為「金粉」的雜鹵石(polyhalite)。其礦床是由二疊紀時代的沉積岸層所形成;1930 年代在約克郡以至德國及波蘭均有發現,惟一直被忽視。該集團遂提出變革,開採雜鹵石用作礦物肥料,既可重振英國的採礦業,更有助提高全球糧食產量。

深海採礦,中國虎視眈眈

深海 3,500 至 6,000 米之內,蘊藏豐富的多金屬結核(polymetallic nodules)礦物資源,動輒以數十億乾噸計算。隨著全球向綠色能源經濟轉型,許多國家及企業都希望從海底獲得更多鈷、鎳、銅、錳等關鍵礦物以生產電池。不過長期以來,國際規例一直禁止開發各國專屬經濟區以外的公海資源。如今國際正談判制定公海採礦守則,中國自然也希望加入深海採礦行列。

汪洋淘金熱:私人公司搶購海床採礦

地球蘊含豐富資源,包括在水面之下。多間私人公司現正爭奪開採海床的權利,希望最快能在 2024 年前,開始挖掘數十億噸珍貴礦物。縱然科學家警告,肆意進行海洋採礦或對環境造成災難性影響,但本為保護海床而設的國際機構,卻似為礦業企業鋪路而非監管它們,掌舵人甚至與其規管對象過從甚密。

生物採礦可避免破壞環境?

生產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等產品所需要的礦物,通常比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同類產品更多,推高礦物需求,令減少採礦環境破壞和擴大使用低碳能源之間出現矛盾。不過,採礦方式不單只有粗暴使用化學物料提取,近年業界便積極研究另類開採技術,例如利用生物科技作生物採礦。

阿富汗礦藏豐富,中國恐得不償失?

美軍狼狽撤出阿富汗後,不少輿論警告中國恐成最大贏家,阿富汗礦床將是中國囊中物。「外交政策」雜誌文章卻指出,雖然業界推斷阿富汗礦物蘊藏量豐富,但大部分礦床所在的農村地區局勢長期不穩,缺乏基建展開勘探開採,當地輕稀土金屬又與中國稀土礦相似,以致阿富汗礦藏未必如輿論所說有利可圖。

軍政府的財富 —— 緬甸玉

緬甸是全球最大玉器出產國,克欽邦帕敢鎮區便擁有全國最大、佔地 14,000公頃的玉礦。玉石意味著財富,據估計緬甸玉器貿易額每年達數十億美元,然而,當地玉器及紅寶石貿易一直由軍方企業控制,當前國家瀕臨內戰邊緣,玉器收入成為支持軍政府的重要經濟資源。卡塔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道,軍政府正加緊開採玉礦,換取資金充實武裝。

氣候暖化,挪威薩米族人面臨前所未有難題

上月中旬,冰島有居民為 Okjokull 冰川舉辦「追悼會」,悼念它在 2014 年被宣告「死亡」、接近徹底融化。事件令氣候變化再受關注,而對於冰川國家的居民來說,更是迫在眉睫的事。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全球氣溫上升正為挪威芬馬克郡的馴鹿和薩米族人,帶來直接威脅。

鄭立:超級機械人大戰 —— 童年便幻想長大後,踏入駕駛艙玩桌遊

今天我們已活在應該很科幻的 21 世紀,甚麼宇宙艦隊、太空基地全都沒有,乘坐機械人就別想了,流行起來的玩意反而是桌遊,一點也不科幻。雖然不知道為甚麼人類文明會這麼折墮,不過「超級機械人大戰(Twin Tin Bots) 」這遊戲,可能令我們桌遊中得到一點安慰,實現駕駛機械人的樂趣。

不斷淘比特幣,等於淘空能源?

儘管虛擬貨幣市場風高浪急,但不少礦工,仍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挖礦」,只求從網絡世界中,採得一枚比特幣。這種「挖礦」不需安全帽、鑽井、爆破品,只需要電腦加上電力,儼然 21 世紀淘金潮。然而,由於開採比特幣的難度愈來愈高,意味需要運算能力更強大的超級電腦,而用耗電量亦有所增加,現時甚至已達耗費大量能源的境地。據統計,過去一年,全球花在挖比特幣的用電量,已超越整個愛爾蘭的電力消耗。

Moyashi:航行在歷史風波中的軍艦島

2015 年,當時日本費了差不多十年時間,終於以「明治日本工業革命遺產:製鐵、製鋼、造船、煤炭業」的名目,成功令軍艦島登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基於其特殊的歷史背景,韓國早在正式登錄前已強烈反對,認為文遺化是不尊重當時在日朝鮮人的勞役史。當時有為數不少的朝鮮人在島上被迫勞動,有的是被宣傳騙來,亦有的是被抓捕來,最後無數人在礦坑意外,或因為惡劣的生活環境死去。日本為軍艦島申世遺的行動,觸動了韓國這段歷史的神經,認為冠上「文遺」之名,是美化了這段歷史。

甚麼是鈷?沒有它,手機都沒法造?

鈷(Cobalt )這種金屬,也許你從未聽過,但你不只接觸過,更可謂貼身隨行。因為你終日盯著的手機,製作原料之一就是鈷。對科技界而言,好幾種金屬都如鈷那樣,是製作產品不可或缺的一環,但隨著需求日增,供應日漸緊張,鈷的價格為之飆升。假如情況持續,會否終有一天,全球科技業將要被逼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