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堡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聯合主任 Matt Padley 和 Abigail Davis 近 15 年來一直研究英國的貧窮問題,並提出以最低收入標準(MIS)作指標。
最低工資
|共11篇|
借錢都要比貼士?失控的美國小費文化
小費源自英國,不過現今談得上「小費國家」的卻是美國。當地人日常生活離不開「畀貼士」,早前就有一名女侍應在 Twitter 批評一群歐洲遊客,消費 700 美元卻只給 70 美元小費。美國標準小費並非如歐洲般「加一」,事件純屬文化差異之過。不過近年就連美國人,也開始不滿本國的小費文化。
馬來西亞最低工資大升三成的原因
在 2021 年,香港政府再次凍結最低工資到 2023 年方作調整,變相凍薪 4 年。近日政府為最低工資水平檢討展開公眾諮詢,前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就為此在獄中寫信陳情。同屬亞洲的馬來西亞則是另一番景象,在 5 月 1 日正式將最低工資上調 36%。東南亞研究所經濟學家 Kevin Zhang 和 Tham Siew Yean 就在「東亞論壇」撰文分析政策。
英國扶貧新方向:大幅調高最低工資?
香港作為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勞工權益問題卻一直為人所詬病。2010 年香港才立法通過最低工資,現時金額為每小時 37.5 元;而在港人熟悉的英國,最低工資現為 8.91 鎊,接近香港的 3 倍。當地報道指,英國很快會將金額進一步上調到 9.42 鎊;不過民間很多人仍然未滿足,現時就有聲音要爭取以 15 鎊為最低工資。
老闆也兼職:疫下南韓的「Two Jobs 族」
好不容易求職成功,過著薪水少工時長的苦日子,卻逢疫下收入減少,不得不再另找副業。韓國統計廳的資料顯示,這類「Two Jobs 族」估計多達 57 萬人。更出人意表的是,愈來愈多「老闆」也加入日做兩份工的行列。此類小商戶本來就要「一腳踢」,如今生意難做,還得抽空打工以維持生計。
Mo 爸:菲傭姐姐不如去英國打工吧
如果說要求外傭強制檢測或接種疫苗是歧視,倒不如說香港的外籍家庭傭工制度,本身已經是一個最大的歧視。
澳洲最低工資冠全球,失業率不升反跌?
澳洲是全球第二個實施最低工資的國家,去年最低工資水平更冠絕全球,領風氣之先。「經濟學人」指出,雖然澳洲的最低工資逐年上調,但失業不升反跌,或推翻最低工資不利就業的論斷。
陶傑:動盪的勞資未來
最低工資會逐步調高,21 世紀,馬克思預言的資本家和勞工階級的衝突,不會減少,反而因為人權、AI 和工會勢力的增長而激化。德國人要求 28 小時每週工時,就像德國帶頭推廣電動汽車、淘汰燃油汽車一樣,預示了 21 世紀的產業和資本結構重整的新面貌和大方向。
樂施會:勞力.士 真正的香港之光
香港人來去匆匆,往往忽略了這班在我們身邊辛勤付出的基層勞工。為了使更多市民明白他們的辛勞,樂施會聯同策展人謝至德一起舉辦「勞力是……#窮得只剩份工視覺藝術展」。我們期望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呈現基層工友的辛酸以及背後的不公平現象,藉此加深公眾了解在職貧窮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與我們一起推動政策改變。
桑德斯的勝利
美國大選民主黨初選落幕一個月後,桑德斯終於表明將為希拉莉站台,令不少支持者「心碎」。若說桑德斯未曾設想勝利,未免過分單純;但說落選等於完敗,這種想法也很天真。桑德斯挾民意逼希拉莉調整方針,將民主黨拉向進步左派,種種改變,一年前幾乎無法想像,今日已成民主黨內共識。而桑德斯現象並不會隨大選結束,關鍵是未來如何把握機會,將趨勢化為實績。
亢泰:英國資本家日子不好過
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從來都不掩飾其經濟制度。而 19 世紀,在英國產生的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有巨大影響。資本家僱用工人,一個出錢,一個賣力,看來公平合理,但是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一說,就是資本家剝削工人,欺負人。有些國家就此發生革命,目的在於改變這種不合理的情形。但能否達到目的,眾目睽睽,不再這裡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