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很奇怪,可說是問題的關鍵:即免除軍人身份,是統治者實施獎賞的手段。換言之,從軍的身份等同賤民,而且是一種特殊的、遺傳的戶籍制度,即所謂的軍戶、兵戶,實質上等同懲罰,立下軍功之後,得到的獎賞,竟然是使他們恢復平民身份。
明朝
|共15篇|
【語文陶話廊】岳飛之死真相
一直都說岳飛是被秦檜陷害,最終使宋高宗下令將其毒死於風波亭,但事實僅止於此嗎?今集「語文陶話廊」,陶傑就剖析明代詞人文徵明的「滿江紅 · 拂拭殘碑」,與大家再次認識這段歷史。
陶傑:中國歷史上第一道自由主義宣言
中國人為何對「反對派」有基因上的敏感?
【短片】語文陶話廊:詠海南五指山也可以犯法?
明詩雖然衰落,亦有滄海遺珠。今集「語文陶話廊」,專欄作家盧安迪跟陶傑分享相傳為丘濬少時寫下的「五指山」。不過,在一個以言入罪的時代,以為行行山打打卡,就能當奉公守法的好市民?美好風光、少年壯志的背後,原來可以暗藏殺機。
陶傑:無質的進步
中國不抄西方民主,只有托古復辟,在 21 世紀,為 13 億人口找回一個好皇帝。眼前一場大瘟疫,就是考驗所謂威權主義的時機,也是這位新皇帝向世界大展身手、示範其如何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好機會。
中國貿易史的教訓
美中宣佈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為去年 7 月起展開的貿易戰畫上逗號。貿易戰結果如何,人們尚未得知。若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明、清時代亦曾處於貿易困境。意大利漢學家 Francesco Sisci 於「星期新聞(Settimana News)」撰文,歸納明、清及中國當下,在面對全球貿易環境時,均有一個共通點 —— 沒有嘗試圖將自己融入全球貿易體系。
鄭和下西洋 —— 和平或侵略者?
澳洲廣播公司報道指,中國領導人無論到哪裡外訪,均大談其「一帶一路」倡議,並屢屢提及鄭和,將之奉為為中外友誼的象徵。當涉及與東南亞國家往來及中國和平崛起的話題時,鄭和更老是常出現。然而,這位「中國哥倫布」是否如官方一直所指,沒有恃著龐大的海軍艦隊,用於侵略擴張?
唐明:還是前朝好呀
也可能是「大明成化年製」、「大明弘治年製」的印記,相當於 Breguet 這種名錶,或 Hermes 這種手袋,或香港的白加道、馬己仙峽道這種街名,令人感覺良好⋯⋯ 仿造的好物,依然比原創的爛物,好上一萬倍。
陶傑:鄭成功知多少?
鄭成功是性格傑出的立體人物,在歷史教科書卻只是一個要記下來的名字而已?
陶傑:一切看來面善眼熟
明朝的中國,雖然絲綢瓷器出口歐洲,經貿增長龐大,但人文思想,卻備受打壓,令明代的中國在同期的世界無法確立文化的話語權。鑑古知今,一切看來都覺面善眼熟。
崇煥與崇禎:上司下屬最忌性相近
細數明朝末年那些事兒,忠臣的價值可堪咀嚼。其時於關外稱霸,對明朝步步進逼的後金大汗皇太極,曾非常忌憚兩個人: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以及鎮守遼東的名將袁崇煥。傳聞皇太極派「無間道」入京,崇禎誤中反間計,遂將返京救駕的袁崇煥革職下獄,最終定其通虜謀反之罪,凌遲處死。忠臣伏誅,雖百般唏噓,也未必無因。處死袁崇煥,或是崇禎一生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但袁崇煥之所以被殺,也可能是由於他一生犯下的失誤太多。崇禎愛才,袁崇煥愛國,但在戰亂末世,性情相似並且太有自信的兩個人,結果互相傷害了對方。
白銀:國際貨幣的起源
史上第一種國際貨幣不是美元,而是白銀;不在 20 世紀發明,而是早於 16 世紀通行。史家對全球貨幣起源有多種看法,其中一種為西方視角,以 1565 年西班牙商船隊首度往返亞洲與美洲為起點,又有一種是中國觀點,以 1540 年代明朝帝國大量需求白銀為契機,促成洲際貿易,並誕生第一批世界貨幣。
渾水:曇花一現的大明寶鈔
幾乎每睇一本關於明朝的論著,都必定引用清代黃宗羲講「有明無善政」的講法,明朝的政治是公認黑暗,連帶明朝的財政經濟情況也極度混亂。明朝的經濟崩壞,跟其貨幣制度朝令夕改,有一定關係。
陶傑:有自己的命數
中國的元朝,由蒙古人滅亡宋代之後統治,劣幣驅逐良幣,公認是歷史上黑暗時期。元朝之後的朱姓明代,也一樣殘暴。但元明兩代,不論如何停滯倒退,畢竟還產生了可以流傳後世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