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在 2030 年放緩至 3.5%,到 2050 年更將放緩至接近 1%。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放緩影響的範圍自然不限於自身,與其貿易關係密切的國家,都能感受到中國各材料、商品進口下滑帶來的打擊。世上最大乳製品出口國紐西蘭的農夫,現在就苦惱本應出口到中國的乳製品何去何從。
牛奶
|共10篇|
【Tech Wed】人造母乳,給早產嬰兒一個新希望
每 10 個新生兒就有 1 個是早產,早產程度愈高,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風險就愈大。事實上,胎兒大腦發育的最關鍵時期在妊娠晚期,早產嬰兒的患病率比第 1 型糖尿病還要高,有機會發育遲緩,也因此早產嬰兒能否獲得充分的營養很重要。澳洲有一家企業正研發人造母乳,強調營養價值比天然母乳更高,讓早產嬰兒可以受益。
純素者佳音:無關蜜蜂的蜜糖
近年,肉類及奶製品的植物替代品愈來愈普遍,但對於不少人而言,替代品在口味、質地或烹調方面,仍是比不上原有食物。但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有食品初創公司開始利用發酵技術,生產與原有食物生物結構相同的純素產品,令蜂蜜不一定來自蜜蜂,牛奶也不一定來自乳牛。這些產品對環境更友善之餘,亦為純素者提供更多選擇。
禁運之後怎麼辦?俄羅斯牛奶靠德國投資
俄羅斯自 2014 年合併克里米亞之後便遭到歐盟制裁,因此採取報復措施,禁止歐洲食物入口,結果影響到俄羅斯市場的奶產品供應。總統普京的當務之急,是切斷俄羅斯對於外國食物產品的依賴,並且針對俄羅斯奶農過於依賴人手的問題,加快奶類產業的現代化。但弔詭之處在於,為達到目標,他還是要尋求歐洲商人的協助。
補充人體水分最佳飲品,竟然不是水?
一場運動過後大汗淋漓、一覺睡醒口乾難忍,我們都習慣喝水來補充身體水分。然而,蘇格蘭有大學測試不同飲品的補水反應,結果發現,如要有效補水,清水並非是最佳選擇。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喝甚麼?
咖啡新浪潮:恪守無糖無奶規則
對好些人來說,咖啡要加奶加糖,才是咖啡。黑咖啡於他們而言,感覺就像苦茶,但近年咖啡店出現了新浪潮,堅持咖啡不加糖、不加奶,只為了令顧客品嚐到咖啡真味。
支持環保,飲植物奶?
純素飲食正在全球各國持續增長,而其中一個備受關注的新潮流,莫過於以燕麥奶、豆奶、杏仁奶或椰子奶這些植物奶來代替牛奶。原因之一,是部分環保人士相信,植物奶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過傳統牛奶,能有效改善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潛在問題。
甲醛牛奶、有鉛芝士:19 世紀合法的黑心食物
頭髮豉油、孔雀石綠、毒奶粉,到今年傳出毒大閘蟹,食物安全問題無日無之。猶幸生於現代,政府機關尚可用科學技術檢測食品。但西方工業革命後的 19 世紀末,化工業崛起且在無法規限的情況下,應用於食品生產上,曾鬧出不少食物安全問題。美國記者 Deborah Blum 本年推出新書 The Poison Squad,講述美國化學家 Harvey Washington Wiley 為食物安全作所的貢獻,日前 Blum 就接受澳洲廣播公司訪問,帶大家回顧比今天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黑心世界」。
基因決定餐單
食飯之前,最好先驗 DNA。對特別體質者而言,是一件生死大事,譬如近年流行的「無麩飲食」(gluten-free),就起源於「乳糜瀉」患者腸道對麩質先天性敏感,誤服可致腸膜發炎;對一般人來說,原來檢驗基因也有好處。基因不單決定人體消化食物及新陳代謝的效率,還會左右飲食喜好,現時歐美已有公司提供基因檢測服務,按結果為顧客制訂營養餐單。因人而異,咖啡、牛奶也可以是危險飲料。
打破迷思:飲奶更能補足水份?
坊間建議,成人每日要飲 8 杯水,但真正留在體內的水份,只有 4 杯而已。英國羅浮堡大學的專家進行研究,更發現最能補充水份的飲品,原來並非清水,而是牛奶才真,因為牛奶留在體內的時間,相對清水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