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喜歡跟新加坡比較,新加坡明年又將領先香港一步,為全球頭幾個完全不用護照過境的機場。從 2024 年初開始,新加坡樟宜機場將啟用自動邊境檢查站,旅客僅靠生物識別數據即可過關。究竟這項智能機場的自動流程,是否預告實體護照將會消失?這種收集生物識別數據的世界冠軍,又是否存在甚麼安全隱患?
入境
|共8篇|
陶傑:中國海嘯式爆疫與世界
或一水深圳河之隔的香港,長期聲稱擁有所謂背靠祖國的優勢。「優勢」體現在哪裡?就是在這種關頭的獨家資訊享有權利。新加坡沒有的,香港特區擁有。當全世界看見:新加坡沒有的,香港同樣也沒有;但新加坡擁有的普通法和司法獨立,香港漸漸沒有了。這就難怪香港的資金紛紛移去新加坡。
陶傑:歷史的諷刺
沒有想到 4 分 1 世紀之後,歷史的諷刺,是當年英國捍衛的少數族裔,今日通過歐洲大陸,湧到英國的大門口。
在清零與共存之間:亞太國家的第三條抗疫路線
8 月 12 日,香港縮減入境隔離限制至 3 日酒店加 4 天居家隔離,不過仍然保留「健康碼」、「安心出行」、「口罩令」、「社交距離」等抗疫措施。過去兩年多,世界可以劃分為「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大路線。學術平台「外交家」雜誌的評論指出,日韓澳紐新等亞太國家正走上第三條路線,以常理抗疫。
日本何時會向遊客開關?
許多人最後一次「返鄉下」去日本旅行,已是 2020 年前。因應疫情大流行,日本至今仍向外國遊客關閉邊境,「日本時報」引述關西大學教授估計,單是 2020 一年,當地因缺乏外國遊客造成的損失就高達 10.96 萬億日元;按此推算,兩年沒有外國旅客的損失可能達到 22 萬億日元。日本政府確實收到許多放寬邊境限制的呼聲,但目前開關與否,仍有不少考慮。
報道大饑荒真相,遭禁止入境蘇聯的記者
驅逐記者、禁止再入境從事新聞工作,似乎不是中國的獨家招數,更早以前的蘇聯時代,便有不少記者曾遭驅逐或禁止入境。其中,揭露 1932 至 33 年烏克蘭大饑荒(Holodomor)真相的英國威爾斯記者 Gareth Jones,便因而無法再踏足蘇聯。
動用過時法律來回應時代:以泰國為例
泰國官僚系統立場保守,一旦遇到新問題,通常會尋找歷史先例,不難理解他們竟然在 2019 年,還會尋求一條 40 年前的法律來解決問題。
陶傑:一個知危而性急,另一方居安而驕懶
杜林普向中東七國下達禁入境令,為期九十日,部分兌現其「在搞清楚恐怖主義來路之前,禁止所有穆斯林入境」的承諾。歐美當然有大量抗議人潮,而此禁令也過於粗糙:第一,沙地阿拉伯是阿蓋達和伊斯蘭國的重大金主,通過杜拜有大量資金往流,沙地卻因為石油戰略利益與美國有關,不受入境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