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S 錄影帶早被淘汰,7 年前起亦再無播放器出產,令藏於磁帶的回憶和紀錄,淪為丟失鑰匙的上鎖寶物。近日香港有團體與大學合作,收集民間錄影帶作數碼化處理,藉以保留本地昔日文化。同類服務在日本的需求更見急增,有店舖每月更可轉錄 8,000 盒之多,形成一門可觀生意。
記憶
|共90篇|
兒童金魚腦?可能是早期健忘症
在求學階段中,有些同學能過目不忘,有些同學卻過目即忘,總是記不住學過的東西,這些人或不是「無心裝載」,而是可能患上發展性健忘症(Developmental amnesia)。這種病會導致兒童過目即忘,無法記起以往的談話內容或事件,即使事件再難忘,也會瞬間忘記,情況更會持續影響他們的成年生活。
Moyashi:葬送的芙莉蓮 —— 生命原來沒有意義
相信生命有意義,等於相信意義會續存,會在生命完結之後延續,自己只是終點前其中一個環節。人類會繁衍,將知識傳遞到下一代,相信價值會疊加上去,而自己是未來世代的基石。生命的意義事實上是存在於外部,存在於生命本身以外的地方,存在於能夠繼承或者能記憶你的人身上。
林喜兒:永遠青春 —— Wham!
不知道 Wham!,或者也認識 George Michael;不是成長於 Wham! 年代,總會聽過 Last Christmas。毫無疑問,Netflix 的紀錄片 Wham!,就是一條時光隧道。
原爆 78 周年,接棒發聲的「被爆三世」
隨著時日過去,原爆受害者老的老、死的死,作為孫兒的「被爆三世」開始接棒,並以全新方式傳承這段重要歷史。
叫錯名,是因為愛?
將主席錯叫成主人,箇中滋味只有本人才明白。叫錯「主人」或者不常見,不過如果有人叫錯你的名字,就可能值得留意,因為研究表明,這個人可能喜歡你。
【新詞】扁平的思維:靈魂深度只是錯覺?
很多人認為人類擁有與物質世界截然不同的內心世界,我們會有信念、渴望、恐懼、個性、靈魂,甚至科學上的「潛意識」。不過,英國華威大學行為科學教授 Nick Chater 就在著作 The Mind is Flat 駁斥指,人類的心靈其實是「淺薄的」(shallow),沒有所謂的深度,我們認為自己可以直接感知世界,其實只是猜測和意義重構過程拼湊出來的錯覺。
【拒絕遺忘之二】記憶外判數據庫,人類瀕臨「數碼失憶」?
在沒有手機與電腦不行的年代,我們都習慣把部分記憶工作外判給數碼設備。坊間有說法認為,人腦會因此遺忘重要資訊,甚至可能造成大腦記憶力退化,形成「數碼失憶」(Digital Amnesia)現象。究竟這是危言聳聽,還是人類退化與失憶的集體危機?
【拒絕遺忘之一】從失憶症病例,神經科學家解拆甚麼是記憶
記憶是人類學習與經驗世界的重要能力,但要遺忘與改寫記憶,從來不如想像般困難。上世紀的神經科學研究,以大腦機制拆解記憶之脆弱,年屆 104 歲的神經心理學家米娜(Brenda Milner)正是貢獻卓著的學界翹楚,她在數年前曾憶述其經典的失憶症病例研究,解釋記憶的本質。
人工智能的下一代進化:類器官智能
由人腦細胞驅動電腦,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橋段,但近來,美國研究團隊就宣稱一個「類器官智能」(organoid intelligence,OI)的領域已經誕生。
復常以後:3 年疫情,成過眼雲煙?
封關、搶口罩、搶購廁紙、在家工作、Staycation、六點後無堂食、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 3 年疫情步入尾聲,這些經歷似乎沒想像般刻骨。有别於醫護人員、長新冠病患或親友染疫身亡的人,我們或已開始忘記大流行歲月。專家相信,這種善忘乃人腦的機制使然。
「黑鏡」成真,平面圖像可轉為 3D 場景
孩子第一次微笑、18 歲生日的情景…… 隨著年紀增長,記憶裡的畫面早已模糊不清,有工程師正在開發一款手機應用程式,以 3D 方式重現生活片段,並上傳到 VR 頭戴裝置,讓使用者再體驗一次。
Moyashi:然而我不知他是誰
每當有關於名人的新聞,不管是結婚生子、得獎抑或過身,在網絡論壇上總會有人說一句:「Who?」,也許再配上一張「銀河守護隊」的迷因,意思就是「我不認識他,他有這麼重要嗎?」
快思慢想模式:標誌設計造成的公關災難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為慶祝 60 周年校慶推出新校徽,放棄此前的分割用色設計,希望令校徽中的鳳「形態更清晰靈動」,其中簡化版校徽甚至刪去校訓「博文約禮」。結果惹來社會各界的批評,由親中的校董成員到學生代表皆批評事前缺乏諮詢。如何改造知名機構的標誌,一直是設計界的大難題,有專家就從神經科學角度分析。
3D 打印出來的氣味回憶
最近有研究發現,食物的味道能夠增強老年人對過去事件的記憶。透過細味 3D 打印的食物球,50 年前婚禮上吃的烤鯖魚、分娩後在醫院吃士多啤梨的情景立即活現眼前。
【展覽】「新活」展:記憶的城市
無論是因為出國讀書、工作或移民,不少人也在經歷與親友別離的時刻。我們的生活模式、社會、城市在疫情等因素影響下亦不斷在變。面對各種變遷,我們對城市有何感受、有何思緒呢?展覽「城市新活(展)第三站:記憶的城市」,邀請了不同界別的創作單位及人士,以他們的作品、設計或收藏,分享他們對城市的看法與體驗。前兩站分別為家和自然,現在到了第三站,人或城市每刻都在變的時候,有甚麼留在各自的記憶中?
陶傑:記憶是一種武器
但相反,極權統治的國家的人民,對於許多事情的記憶力卻很短。記憶成為一種政治武器:極權統治者需要不相稱地擁有此一武器,或對記憶壟斷。
嬰兒經驗失憶症:為何你我都忘了人生最早期片段?
你人生最久遠的記憶是甚麼?上幼兒班第 1 天?小時候受傷經歷?相信你未必能想起,自己在 2 歲前發生過甚麼事。科學家們稱這個現象為「嬰兒經驗失憶症」(infantile amnesia),世上絕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羅格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 Vanessa LoBue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解釋嬰兒的記憶能力。
大腦可自動「忘記」傷痛?
人總有不想再想起的事,但大腦又能否控制這些記憶不要再度浮現?近日有研究發現,大腦中有一個信號,或能抑制不堪回首的記憶。若更深入了解其機制,未來有望找到強迫症、焦慮及抑鬱的新療法。
Moyashi:防疫盛世
「盛世」故事有趣的地方是,雖然「國家救援」是政治宣傳的劇本,但遺忘卻是人民主動配合的結果,而且效果出奇地驚人。對於大眾來說,與其真確地牢記過去,如何修改記憶的意義,讓自己可以更舒適地理解現在其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