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維他命(multivitamin)多年來大行其道,不少廠商都聲稱配方能補充每日所需微量而重要的營養。然而,很多醫學界、營養學界人士都不認同此方法,哈佛醫學院醫學副教授 Pieter Cohen 甚至在「哈佛校報」指出,大多數人每天早上喝一整杯水,比吃維他命丸更好。因為「除了省錢之外,你更會因不須屈服於誤導性營銷計劃而感到滿足」。
藥物
|共87篇|
SaNOtize:COVID 鼻噴藥物更有效?
目前針對 Covid-19 的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均會隨時間減少,研究更有效的治療藥物相當重要。現時治療 COVID-19 的主要抗病毒藥物包括 Paxlovid、Remdesivir 及 Molnupiravir,我們或需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才能完全擺脫 COVID-19 對公共健康的威脅,較早前就有一款鼻噴霧劑完成了第三期臨床實驗,已在多國市場發售。
成年版過度活躍症:常被忽視卻又影響深遠
提起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很多人都會聯想起一個上課不專心、經常坐不住的小朋友。不過,ADHD 症狀未必在童年時代就能發現,可以到成年後才被診斷出來,但到此時,患者的生活已深受影響。心理學家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細述如何辨識成人 ADHD 的徵狀以及治療方法。
泰國大麻合法化,等於可以來個「毒品假期」?
泰國大麻合法化,香港有立法會議員就憂慮市民會來個「毒品假期」,到泰國「享受一下大麻然後再回港」。事實上,目前全球只有烏拉圭及加拿大能合法消閒使用大麻,泰國公共衛生部長阿努廷亦表示,該國不會成為外國遊客的「大麻天堂」。
舊藥物是抗衰老藥關鍵?
從古至今,不少有權有勢的人都希望追求長生不老藥(抗衰老藥)。早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世上其中一個富有的國家沙地阿拉伯,就加入這個行列,而且投資金額比科網大亨加起來一樣多。
辦離婚手續前,先試試愛情藥
科學能否或如何解釋愛情?從情感層面上來看,愛是大腦一種持續變化的化學反應。雖然有研究證明,愛情可以持續至婚後數十年;但在現實中,找對的人太難,有時人還是那個人,一切卻變得平淡無奇,甚麼都感覺不到。如果有方法挽回一切…… 英國演化人類學家、Why We Love 作者 Anna Machin 便宣告,愛情藥即將面世。
猴痘也有疫苗,還有藥物可治療
「疫苗通行證」第 3 階段正式實施,很多人都趕在限期前打第 3 針。另一邊廂,源自非洲的猴痘病毒繼續擴散,有 23 個國家錄得 257 宗非風土病感染,國際正密切關注情況。英國雷丁大學社會與認知藥學教授 Parastou Donyai 則解釋,大部分猴痘患者症狀微輕,大多可自然康復,人類亦有現成疫苗與藥物可以應對。
新年抗疫新希望:口服藥
疫情嚴峻,然而若不幸中招,現在已有藥可食 —— 當然香港目前還未有。美國、歐盟、加拿大、澳洲、以色列等部分國家及地區,已先後批准使用新研發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特定患者。雖說代表治療的口服藥物不能替代預防的疫苗,但西方媒體認為,口服藥面世將改變疫情大流行的境況,科學期刊「自然」就有報道解釋,為何科學家將研發新藥視為抗疫希望之一。
「螢光顯微鏡」可助研發藥物?
一般光學顯微鏡,只能針對整體細胞觀察,難以縮小至個別分子;至於電子顯微鏡,樣本必須在真空中觀察,無法觀察活體樣本;而「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就運用單一光分子特性克服光學顯微鏡的物理限制,擺脫電子顯微鏡無法觀察活體樣本的缺點。初創公司 Eikon Therapeutics 取得此項專利技術,用於藥物研發,由於可以直接看到活細胞中的單一蛋白分子變化,令其可更快、更精準地研發藥物。
尋「超級大便」:讓你身心靈健康之法?
飲食欠佳,再加上大量使用抗生素,破壞了當代人類消化系統的微生物群,科學界現正努力使其恢復健康,因腸道細菌的多樣性,與抑鬱症乃至癌症治療的反應等息息相關。近年,糞便微生物移植已被證明能有效治療腸道疾病。不過,擁有健康腸道微生物的糞便捐贈者,卻如「獨角獸」般可遇不可求。所以澳洲阿德萊德研究人員正研發一種「超級大便」糞便藥丸,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不必再使用人類的大便製作藥丸,而是複製「獨角獸」腸道內的微生物。
亞馬遜進攻醫療保健,輕而易舉?
亞馬遜正推出一系列醫療保健服務,像是線上藥局、遙距保健等。同時,它也利用雲端運算服務(AWS)來穩定發展相關功能、創建新的保健操作系統,包含管理醫療紀錄、利用人工智能預測個人何時可能生病等。它的目標客群範圍大得驚人:消費者、擔心成本的僱主,以及相關醫院和健康網站。
醫療成本失控,遙距配 AI 會是良方?
在美國,醫療保健成本已經失控。但同時,新趨勢正在出現。AI 在大數據運算協助下,為新治療和保健計劃的發明,開闢了大道。追蹤健康的設備變得更「智能」,應用也愈廣泛,可能會成為更多人的偏好。
如何令疫苗生產更靈活?
當 COVID-19 首現時,各國政府對基本醫療物資不足的問題束手無策。而今年,印度、美國、歐盟等國有了疫苗生產設備後,祭出出口管制,要優先為國民接種。
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製藥界考慮改用 IKEA 模式
經歷了超過二十個月的 COVID-19 震撼,各國政府已認知到,單獨行動無法對抗大流行病,應預先備戰、與盟友合作,以確保全面的疫苗和藥物供應來源。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運動員興奮劑檢測
東京奧運進行得如火如荼,各項賽事陸續見成績。國際檢測機構(ITA)曾表示,2020 東奧實施的,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反興奮劑計劃,期間將檢驗約 5,000 份運動員尿液及血液樣本。世界田徑聯會主席 Sebastian Coe 亦警告,使用興奮劑的人,現在比以往更難逃脫。然而,「經濟學人」在奧運開幕前的報道認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藥、狡詐的用藥計劃及制度問題,都讓禁藥有機可乘。
疫情資訊:加快康復的新藥物出爐
一項日前發表在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的研究發現,代謝活化劑可使輕度至中度 Covid-19 患者康復時間縮短 3.5 天。研究人員還發現,據炎症標誌物顯示,用代謝活化劑治療可改善肝臟健康,及降低炎症水平。
語言消失,醫藥知識同告消失
聯合國指出,全世界 7,400 種語言中,預計有 30% 以上到本世紀末將會消失。一種語言消失,不僅是聲音、符號,甚至是相關文化沒落。有研究更指出,若失去原住民語言,連帶流傳下來的藥用植物知識及療法或會因此失傳。
一顆止痛藥,掀開麥肯錫的誠信危機
長久以來,「麥肯錫的奧秘」讓它能夠挑選優秀的商學院畢業生,並對其提供的服務收取高額費用。它還將位居世界企業龍頭和政府領導層的前員工網絡,變成了一個利潤豐厚的業務來源。Google 的 Sundar Pichai 和 Facebook 的 Sheryl Sandberg 都曾在麥肯錫工作,美國總統拜登的運輸部長 Pete Buttigieg 也是。但這家傳奇管理顧問公司,正在面臨一個極可能動搖根本的挑戰。
挪威式治療:用藥以外,精神病患尚有其他選擇?
大部分精神病患者發現,借助強效藥物能夠阻止妄想及幻覺,從而如常生活。可是,約有兩成病人會有不良反應,可能出現嚴重副作用,包括極度疲乏、體重減輕、膽固醇增加及糖尿病。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在長年為強迫治療困擾的挪威,如今透過其國營醫療系統,向病患提供無藥療法的選擇,但成效又是否理想,甚至值得外國借鏡?
人最終能夠不老?
人生最苦莫過於老病、死亡,而這種苦楚無人能夠倖免。但未來似乎會出現曙光,生物學家 Andrew Steele 在「衛報」的訪問中明言衰老是可治療的疾病,醫學突破可助人類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