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共333篇|

對病人有求必應,就是好醫生?

醫學知識愈來愈垂手可得,病人不如以往般對醫生的專業診斷言聽計從,向醫生提出各種要求,反而醫生要有求必應。此風在美國尤為盛行,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對加利福尼亞州北部一間醫療中心 1,300 多個門診看症個案進行分析,發現當醫生拒絕病人提出的要求時,病人會傾向於給他們的醫生欠佳的評分,情況令美國的醫生愈來愈傾向以取悅病人的方式,以換取病人以後有需要時會「回頭」再來求醫。

護瞳行動:義務醫生遠征服務,唔好咩?

一般扶貧服務的工作模式,是透過直接把服務送到社會,解決服務不足的燃眉之急,有著實際的需要。以醫療服務來說,也有不少香港義務醫生,遠征海外服務,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另一方面,在社會環境相對穩定的國家,如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地區醫療服務,方便居民使用,對社區的效益則能更大。居民一出家門,就可以方便地看醫生,不就是每個香港人的生活寫照嗎?可是在世界許多地區,這卻不是必然。

李衍蒨:報夢尋兇 —— 虐待與骨骸 (上)

早前泰國有一則新聞指,一名母親接獲女兒報夢說她早已遇害並化成白骨,被葬於生前工作的事主家附近的棕櫚樹底下。警方半信半疑,但依然依照婦人訴求前往考察。結果,在棕櫚樹底下挖了約 1 呎深的土地後,真的找到一個用黑色塑膠袋裝著的骨骸。在女兒失蹤後,這位母親四處打聽女兒的消息,並得知女兒曾受虐待。那被虐待又到底能否於骨頭上看得出來?

死亡自決權:安樂死賦予的是權利,還是義務

在最理想情況中,安樂死合法化讓我們掌握死亡自決權。然而當法律賦予我們安樂死的權利,又如何不讓它成為一種對社會和家庭的義務?作為病人母親與照顧者,兒玉真美將對世界各地有關安樂死議題的所見所聞所想寫成書作「死亡自決權」,說出「安樂死」二元論之不必然。其實,好死與賴活兩個看似非黑即白的選項之間,還隱藏了很多問題。

Healthy aging:擺脫名為長壽的惡夢

今人平均比半個世紀前的前人多活 20 年,但活得長不代表活得健康,正如香港人長壽全球稱冠,老人也不見得特別健康幸福。在剛過去的文化節「蘇黎世與香港的約會」中,蘇黎世大學與香港大學一眾學者齊集公眾論壇,討論「健康老齡化」研究進展與成果,如何讓高壽人類健康地老去。

病從口入,醫療保健的傳統「漏洞」

再昂貴的醫療保健都不包含牙科保健,是世界性的慣例。醫療保健和牙科保健的分家,關乎到根深蒂固的全球性醫學觀念。因為在傳統醫學世家眼中,牙醫和醫生不但是兩個範疇的專業,階級門第在過去也曾雲泥之別。儘管因為牙齒或牙肉出現病痛而導致死亡的例子並不常見,但牙齒極有可能是人類的「阿喀琉斯腱」。正所謂病從口入,牙髓病學者 Gary Glassman 不忘提醒大眾:「口腔的健康問題可以觸發很多疾病,例如腎病、心臟病、糖尿病、HPV 或是癌症等,因此,牙科保健可謂每個人的第一道防線。」

歷史上 3 種匪夷所思的另類療法

美國內科醫生 Lydia Kang 最近與歷史學家 Nate Pedersen 合著新書,揭露醫學發展的黑歷史。現代醫學成熟以前,沒有科學根據或研究不足的治療方法大行其道。即使到了現在,坊間仍有不少另類療法,Dr. Kang 認為,現時的另類療法看似簡單,或因此受人歡迎,但治病並非輕而易舉的事。下次若考慮選擇另類療法,不妨先看看醫學史,再三考慮。

無毒不入藥,保健產品可致命

近年香港大街小巷都是大小藥房,不需要醫生處方,如今普通市民隨隨便便就可以買到各種中西成藥、秘方藥和保健產品。不過,是藥三分毒,無毒不入藥,是老祖宗的智慧。過度相信和依賴藥物或有機會反受其害。有香港醫生警告,無論服食的藥物是否原裝正版,在缺乏法例監管之下,成藥沒有安全保證,都一樣有中毒風險。在香港,若保健產品含有未申報成分即屬違法藥物,但現在不合規格的保健產品在藥房或網購平台都可輕易買到,其泛濫程度已難作估算。而在美國,雖然草藥保健產品同樣賣得成行成市,但近期就發生了因服食含有禁藥的保健產品而致死的案例,惹來食物藥品監管局和緝毒局的注視。

吃「大腸桿菌」藥,可以治病?

基因改造食品幾乎無處不在。縱然質疑基因改造科技的安全及道德,但這項技術的確解決過好一些糧食問題。現在,除了糧食層面,研究人員更嘗試在藥物上應用改造技術。本年夏季,美國麻省生物科技公司 Synlogic,已就研究基因改造大腸桿菌膠囊的安全性,展開臨床試驗。基因改造,即將進駐醫藥範疇。

因腦死而摘取器官移植,是救人還是殺人?

延續生命,創造奇蹟,是很多人對器官捐贈的看法。但要如何判斷一個人已經死亡,繼而進行器官摘取和移植呢?腦死有別於心肺死亡,還存在道德上的爭議。因為在醫學角度,被判定腦死的病人,若心肺機能正常,其實仍有生命徵兆。當醫生摘取腦死病人的器官,某程度上就是親手終結其生命。醫生是否會為了想救面前這個人而暗盼另一個陌生人「盡快」死去呢?為腦死患者進行器官移植,是救人者還是殺人者?

花卉的療效

古今中外均有以花入藥的傳統。古埃及人以番紅花壯陽及治療胃痛,印度以蜂蜜和乾花外敷腳傷,歐洲人使用洋甘菊療神養胃,更不用提中國人向有服食草藥的醫方。美國傳粉生態學家 Stephen Buchmann 在「花,如何改變世界」一書詳述花與醫療的關係,提到植物療效之餘,亦主張人類「療癒」花卉,在自然環境日益惡化的當代,拯救花草於滅絕邊緣。

護瞳行動:日行一善的花地瑪

在巴基斯坦,每天都新增數百名失明人士,但國家的醫療服務只覆蓋主要城巿,人口佔全國三分之二的農村地區,卻欠缺具質素的醫療設施。人們要求醫,就得山長水遠到大城巿。可是他們不是缺乏路費,就是無法離家 —— 而婦女首當其衝。傳統文化不允許女性獨自離家。花地瑪身為女醫護人員,特別著重向女性提倡計劃生育,和替小孩注射所需疫苗。另一方面,花地瑪指出,「有許多家庭都深受眼疾困擾,不過對此毫無認知」。實際上,雖然巴基斯坦的失明人口並不少,但五分之四都是可以治療和避免的。

擺脫捐血?幹細胞量產血小板

血液可分 4 種成分: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及血漿,功效各異,其中血小板負責堵塞傷口附近的血管, 止血作用廣泛應用於癌症及器官移植前後的癥狀治療。目前血庫的血小板全數仰賴捐血,而冷藏血小板儲存時間短於其他血液成分,加上需求甚殷,穩定供給來源至關緊要。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 16 間製藥及化學企業研發出以「萬能細胞」(iPS)製造血小板的技術,一旦通過臨床試驗,預期 2020 年投產,屆時血小板的供應將能擺脫捐血一途。

成為罪犯的日本紋身師們

在日本,擁有紋身不違法,頂多被歧視為黑社會,禁入溫泉或澡堂;幫人紋身也不違法,但 29 歲的紋身師增田大輝卻因此要對簿公堂,全因他沒有法例規定的醫師執照。除他以外,日本 3,000 多名紋身師面臨同樣的兩難式——轉行抑或坐等官司——除非你願意為了紋身苦讀考取醫師執照。

亢泰:醫德人命關天

英國最近各個媒體都透露,有一位名叫 Ian Paterson 的外科醫生給病人胡亂開刀,為很多病人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甚至造成終身殘疾。當中,至少 1,079 位婦女接受開刀做實驗,使癌症復發的可能性增加。有許多病人根本沒有理由需要動手術,而他就故意嚇唬這些人,使他們同意上手術台,給他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