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共333篇|

護瞳行動:糖尿病地區服務攻略

大時大節,多數會大吃大喝。吃作為人類慶祝節日的方法,源遠流長,也因而在我們身體留下種種挑戰,包括糖尿病。說一句「大吉利是」,香港完善的醫療制度使糖尿病人得到合適的服務。但在護瞳行動服務的偏遠地區,醫生往往因經驗所限,在斷症時「走漏眼」,「放生」因糖尿病而引起的眼疾,令病人無辜失明。

【剛果特輯】被上天厚待的待救國度

剛果民主共和國,以至整個非洲問題的複雜,包含無數原因,並且相互牽動,所以,救援協助雖已花上二、三十年,對於問題還只是彈指一瞬,國際社會難免氣餒。但依賴熱情,的確難以長久,唯對人類未來的遠見及承諾足以支持,能在無數希望與失望之間,慢慢看見曙光。

異種移植:人豬換心將成真?

,對於科學家和一眾苦苦等候心臟移植續命的末期病者來說,以豬心替換人類心臟,既不獵奇亦不可怕,甚至冀望它盡快實現成真正的醫療技術,解決人類的致命疾病。專家預料,異種移植將會是一個非常值得引入醫院的項目:「無數病人都在等候器官移植,但遺憾的是,他們等到最後都無法得到。」對於異種移植手術,他同樣顯得信心十足:「可能有朝一日,有些病人會受惠於這種器官移植技術。」

萬能疫苗:為何不能「一招了」?

疫苗堪稱醫學界最大進步之一,它消滅了天花,令小兒麻痺症幾近絕跡,預防結核病、乙型肝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肺炎球菌感染、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等病症的兒童疫苗,也大幅減低嬰孩夭折率。但為何時至今日,我們仍未有萬能疫苗,讓人注射一種就能抗百病?「紐約時報」發現,錢是一大原因,但非唯一問題。

花生過敏者的喜訊 —— 脫敏藥同樣也來自花生

在不同類型的食物過敏中,花生過敏屬於危險程度特別高的一種,即使只是進食甚至沾染到微小分量,都足以產生皮膚紅腫、出疹甚至過敏性休克等嚴重反應。而且,日常不少食物都會滲混到花生成分,過敏者難以完全防備,加上校園屢見不鮮的食物過敏霸凌事件,對患者來說,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猶如一個伴隨終生的致命炸彈。但不久之後,專門應對花生過敏的特效藥可望面世,並解除他們的生命威脅。

中國國民買不起藥,只能自製

早前話題之作「我不是藥神」,在中國社會掀起廣泛議論。事實上,無力負擔藥價的中國民眾,為了治病活命,除了購買仿製藥外,還有另一條「生路」—— 自行調製藥物。「紐約時報」記者持續採訪飽受頑疾困擾的中國家庭,揭露醫療保健系統的缺陷,如何使人民走上藥神之路。

從彈震到創傷後壓力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倖存士兵終於可以放下步槍,離開戰壕。不過,一些退役軍人的身體雖未受摧殘,行為卻顯得異常。他們的症狀類似以前認為與女性相關的歇斯底里(Hysteria),常出現失憶症狀,又或身體麻痺癱瘓、無法與人溝通。事實上,這些士兵都患上了「創傷後壓力症(PTSD)」,但當時醫學界將病名定為「炮彈震撼症(Shell-Shock)」。由於對症的理解不全面,獲得「彈震症」的士兵多得不到合適治理。

全球剖腹分娩比例激增,與醫院政策有關

醫療體制和技術日益成熟的當下,孕婦分娩理應得到更為妥善的照料,不過,有一項婦產科數據卻逐年變得反常。在過去一個世代之間,全球剖腹生產率幾乎翻了一倍,從 2000 年的 12% 跳升到 2015 年的 21%。醫學報告認為,如果不是真正必須而進行剖腹生產的話,對母親的健康並無好處,只會增加潛在的死亡風險。問題歸結於一件原因:醫生建議產婦剖腹分娩的背後,是因為等候孕婦自然分娩,會令醫院的成本大幅增加。

啟動人類冬眠狀態

倪匡的科幻小說「天皇巨星」中,原振俠在宇宙航行,尋找戀人瑪仙下落。飛船卻在回歸地球途中發生意外,偏離航道並迷失在宇宙中。原振俠最終處於冬眠狀態,不知何時,甚至有沒有機會甦醒過來。人類可以冬眠,本來只是科幻小說的設想。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動物冬眠的遺傳機制,認為牠們或能夠為人類解開同樣的能力。假如可以控制冬眠能力,太空人便可在持久的宇宙探索過程中睡上一覺,等待到達目的地。

遊布達佩斯,與醫生來一次約會

以往港人愛到日、韓、台進行美容療程,近年則愛到銳意成為「亞洲醫療中心」的泰國做水療,甚至進行疾病治療及人工授孕。醫療旅遊興起,一則因為鄰近國家價格較合理,二則考慮到質素。現時匈牙利亦成為歐洲的醫療旅遊熱門地,受鄰國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國民所歡迎,與泰國有異曲同工之妙。

建立微生物方舟,關鍵在原住民?

挪威北極地區的斯瓦巴冷岸群島(Svalbard),建有一座全球農作物種子的保存庫,以防農作物因突然出現的全球性危機消失。近日亦有科學家提出,要為腸道微生物建立「諾亞方舟」,儲存來自偏遠地區,人類糞便及體內的微生物,並用於未來醫療發展。

古人命不長,現代科技真的推延了人類大限?

科技使人進步,甚至讓人類高估了自身的物種界限。現代人普遍相信,隨著醫學和藥物進步,社會生活水平提高,更優厚的居住環境下,人類的平均壽命必然比過去大幅提高,有科學家更揚言,人類的壽命界限可以無止境地增加。然而,歷史的真相是,先進科技或許從沒提高過人類的壽命上限,一切只是基於錯誤假設的美麗想像。

大麻概念股,升值速度快過種大麻

今年 10 月,大麻將成為加拿大的合法商品,有關法案尚未正式生效,但當地的大麻生產商已大量湧現,並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商業夥伴。要數加拿大目前最值錢的大麻工場,必然是專門開發藥用大麻的 Tilray,自今年 7 月掛牌上市至今已累積升近 8 倍,股價升幅比起種植大麻的速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衍蒨:食人文化

當年電視劇「天與地」的開首便爆出「人食人」的情節,及伴隨而來的道德爭議。除了這些哲學討論外,每次講到食人就會聯想到「沉默的羔羊」及 Hannibal Lecter。不過,食人文化其實有著不同的定義。而在探討這個特別的文化時,每個人都會問到底人肉是甚麼味?質感如何?當然,一般我們都不會覺得有人可以告訴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直到最近……

無國界醫生:被遺忘在馬來西亞的 7 萬名羅興亞難民

有 7 萬多名到馬來西亞尋求庇護和安全的羅興亞人,卻得不到多大注目。馬來西亞新政府上台後,已推行新政策解決羅興亞難民求醫時遇到的部分障礙,可是他們的難民身分一日未獲承認,無論在求醫、求職和求學三方面都只能維持「三不能」的狀態。在馬來西亞的羅興亞難民,同樣要應付眼前的重重挑戰和面對徬徨未卜的未來。

「外科醫生」只在日劇才受歡迎

從「醫龍」的朝田龍太郎,到「Doctor X」的大門未知子,外科醫生總是日劇最耀眼的主角。再困難的手術,他們都能沉著應對,在手起刀落之間,拯救無數生命。但在現實世界,外科漸不吃香,年青醫生對此敬而遠之,傾向選擇到其他分科工作。無奈人口持續老化,外科手術需求務必增加,當局憂慮外科醫生面臨人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