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指出,全世界 7,400 種語言中,預計有 30% 以上到本世紀末將會消失。一種語言消失,不僅是聲音、符號,甚至是相關文化沒落。有研究更指出,若失去原住民語言,連帶流傳下來的藥用植物知識及療法或會因此失傳。
醫學
|共81篇|
李衍蒨:胎內手術
醫生向 Helena 提出一個驚人建議:在子宮內為胎兒施手術,而術後必須縫合子宮以繼續懷孕。治療脊柱裂的手術通常在胎兒出生不久後進行,卻未必能夠即時逆轉情況,若然此創新的提議取得成功,絕對能夠為相關的疾病及情況開創無限可能。
「大體老師」不足,醫科生練刀無門
疫症大流行對醫學界的打擊,不只目前,甚至是未來。「經濟學人」報道,新冠病毒肆虐以後,死後捐贈作解剖及教學用途的遺體,在英國出現短缺,令醫科生在手術檯前難以得到充足訓練,最終危及病人福祉。為了解決問題,當局想盡辦法,其中竟包括進口「大體老師」。
李衍蒨:為屍體而殺人
原來學校保安們一直為醫學院提供屍體以作學習用途,據說每提供一具屍體,他們就能瓜分 200 美元。透過他們的「供應」,院方能夠有穩定的學習資源;保安們亦自覺此舉有助減低城市內無家者的比率。
市民健康的守護神:醫學期刊的變遷
2 月 9 日,林鄭月娥表示不能「僵化處理」疫苗接種事宜,並指科興疫苗不一定要在醫學期刊刊登數據,才獲認可在香港緊急使用。有前線醫生批評政府的決定,認為醫學期刊扮演重要的把關角色。在疫情之中,我們常常會見到記者分享最新的醫學研究結果,也因而時不時聽到「醫學期刊」四個字,現時正好來回顧醫學期刊的變遷。
腦白質切除術
從 1975 年的「飛越瘋人院」,到 2010 年的「不赦島」,健康的人與精神病患之間的判斷及謎團,總是引人入勝的題材。而兩齣電影均提到的腦白質切除術(lobotomy),在今天看來,則似是逼害病人的酷刑多於外科手術。不過,曾改良過該手術的英國著名退休神經外科醫生 Henry Marsh 認為,不能就此以好壞判斷施術醫生。
mRNA 能治武肺,也能治癌?
於 1961 年首次被發現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其主要工作與郵差一樣,攜帶從 DNA 中複製的遺傳資訊,以產生建構及控制人體器官和組織的蛋白質。Uğur Şahin 夫婦認為,如果利用得當,mRNA 能充當免疫系統的交通督導員,可控制、調節和重新定向身體的資源,以對抗特定的癌症和病原體。
牛痘以來最快的疫苗開發 —— BioNTech 是如何跑出?
儘管 BioNTech 不是唯一使用革命性技術治療 COVID-19 的公司,但他們研發的疫苗最先獲得全球兩大最具公信力的監管機關批准,是科學與商業的成功典範。
李衍蒨:5,000 年前接受開顱術的人
俄羅斯考古學團隊於克里米亞附近,出土了一顆約 5,000 年前,來自青銅時代(Bronze Age)的頭骨。他們發現,當中竟然有動過開顱手術的痕跡!
李衍蒨:陣亡士兵製成的假牙
在現代醫學的很多物件中,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其中一個必定是尋常不過的假牙了。現今有很多人因為自身需要,或年紀增長導致牙齒脫落,而需要假牙的輔助。但在牙科還處於幼兒發展階段的 19 世紀初,假牙的製作卻一點也不假,甚至真得有點恐怖!
從天花到武漢肺炎:長達 500 多年的疫苗史
近日,就著武漢肺炎的疫苗研發,各地專家都達到突破性的進展:俄羅斯註冊世界上首款武漢肺炎疫苗;牛津大學的疫苗預料於 9 月面世;在本地,香港大學兩種新型疫苗亦已踏入批量生產階段。疫苗技術可算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醫學發明,幫助我們戰勝無數疾病,而這項技術的歷史,或比想像中更加悠久。
李衍蒨:巨人骸骨的意願
Charles 的骸骨自然有著重要的醫學價值,但是否應該因此違背逝者意願呢?難道真的沒有另一個選擇嗎?這進退兩難的醫學道德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不過肯定的是,生者如何對待死者,展示了其對人性的衡量。
認識病毒分類:正在變種的武漢病毒
截至 4 月 1 日,全球已經有超過 85 萬人感染武漢肺炎,超過 4 萬人死亡。大眾都知道武漢肺炎的元凶,是所謂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學名是「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 2 型」(SARS-CoV-2)。嚴格來說,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單一一種病毒,事關它其實一直變種,並已至少衍生出 8 種不同亞型病株(strain)。
印度抗疫偏方:牛尿、精神健康、順勢療法
武漢肺炎持續蔓延,醫學界尚未研發出有效藥物,全球各地已冒現不少偏方:中國官方大宣特宣雙黃連,非洲路邊藥檔販售抗疫假藥,印度亦不甘後人,有政客呼籲國民用牛尿消毒,又表示只要保持精神健康,即可百毒不侵。
功德無量的發明:酒精搓手液的歷史
要預防肺炎,醫生除了呼籲全民戴口罩,也呼籲大家勤洗手。因為雙手經常四處觸碰東西,沾滿細菌,若果觸摸面部,便很容易染病。在街上沒有水,也沒有皂液,要清潔雙手,很多時就靠酒精搓手液。
造福人群的發明:醫學口罩的歷史
武漢肺炎爆發,全城人心惶惶,人人戴口罩防疫,不單市面缺貨,更有黑心商人炒賣口罩。自從 2003 年沙士爆發之後,醫學口罩已經是香港市民個人護理的重要一環,有病戴口罩,基本上是香港人的醫學常識。不過,在 19 紀世紀中前期,醫學界其實並沒有消毒的概念。直到 1860 年代,法國細菌學家路易.巴士德的一系列著作,確立了「菌原論」,改寫了後世醫學發展。
【Soul Monday】只為一人「度身訂做」的藥物
「生命誠可貴」,這句話對罕見病病人和家屬來說,必定更為深刻。隨著個人化醫療的時代來臨,現今無藥可治的劣症,或許會出現重大轉機。美國近日便有醫學團隊宣佈,他們成功為一名患有罕見遺傳病的女孩研發專門藥物,令其病情得到好轉。
方景文:癌細胞原來怕熱?
大家可能都聽過癌細胞「愛甜」,因此很多癌症患者或康復人士都會盡量減少吸收糖分。那麼,癌細胞又有甚麼「害怕」?醫學界發現,原來它們怕「熱」。
李衍蒨:石嬰
此罕見現象名為 Lithopedion,從古希臘文翻譯出來是指「石嬰」,是胎兒或胚胎在母親體內因為宮外孕死去後,胎屍體積太大使母體不能吸收,而母體為保護自己不受感染,便視胎屍為外物並將他「鈣化」。
李衍蒨:骨頭男孩
位於美國費城的馬特博物館(Mütter Museum),是一家醫學博物館,亦是筆者最喜歡的博物館之一。裡面展出多種不同類型的解剖及病理學標本,其中一個最令人慨嘆的必定是 Harry Eastlack 的骸骨。因為他的骸骨標本上面,參觀者都必定能看到「兩副」骸骨:一副是他出生時擁有的,另一副則是因 FOP(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e)而衍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