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

|共192篇|

記憶轉移:網絡成為腦延伸

現代生活無法脫離網絡。無論讀書找資料,工作查數據,還是閒時想增進學識,網絡都有無窮無盡的資源,等待你發掘。然而,正因為網絡資源如此便利,隨手可得,網絡漸漸反過來影響我們的思想各方面:回憶、解難及學習,均開始變化。最新研究發現,現代人出現所謂「認知卸載」(cognitive offloading)現象,傾向依靠網絡科技輔助記憶,而且此趨勢不斷發展。

無痕上網,仍能偷窺你的網絡行蹤

要安全上網,不留痕跡,以為使用瀏覽器的「無痕式視窗」,或完事後清除 cookies 就一了百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發表的研究就揭示,這些小把戲不足以讓你遁跡於網絡,因透過監察裝置的電池狀態、瀏覽器的字型組合等特徵,仍然可追蹤網絡行蹤,例如最終仍可投其所好,向目標提供特定廣告。

朱克伯格來了,Startups 應當恐懼

「我們是微軟,反抗是徒勞的。」(We are Microsoft, resistance is futile.)此笑話旨在諷刺在 Bill Gates 治下的微軟猶如巨獸,對競爭對手施殘酷手段——不是收購新興對方,就是開發同一款產品,以龐大的用戶群勝出競爭。最近有指,現時 Facebook 的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的手段,與往日的 Bill Gates 如出一轍,是個 Startups 應當戒慎恐懼的企業家。

Uber 啟示:中國是打不敗的

彭博報道,叫車公司「滴滴出行」將收購對手 Uber 中國分部,合組估值 350 億美元的新公司;暫時,Uber 中國仍會維持獨立,繼續營運。這場收購,為兩間公司在中國市場這兩年來的激烈鬥爭劃上句號,同時也正式宣布:Uber 敗在中國手上。Uber 在中國擴展業務的壯志幻滅,其因由值得其他矽谷科技公司參考借鑑。

會犯法的奧運 Hashtag

奧運期間,藥不可亂吃,hashtag 也不可亂用?假若你是公司宣傳人員,專門管理社交媒體帳號,接下來的兩個月真要小心為上。因為美國奧委會已經申請,將 #Rio2016 這個 hashtag 列入其註冊商標,以防非官方贊助商使用此 tag,在社交平台參與奧運的討論。主辦單位聲稱以客為專,確保投放巨額贊助費的企業,在曝光上獨佔鰲頭,但不少人批評此舉霸道,在網絡也想隻手遮天,對非贊助商趕盡殺絕,等同商場霸凌。

希拉莉總統夢?要問普京

江湖盛傳,近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電郵外洩,爆出桑德斯在初選被打壓,以偏幫希拉莉贏得提名,幕後黑手是普京大帝。克里姆林宮例牌否認,形容指控「荒謬」,但網絡保安專家指鐵證如山,毋庸抵賴。多名前美國官員及俄國事務專家則相信,若普京真是爆料的始作俑者,就並非只為支持杜林普,而是因他仇視希拉莉,恨不得將她打垮,粉碎其白宮夢。

Pokémon Go——晚期資本主義的「結晶」?

自 90 年代起,寵物小精靈(Pokémon,現中譯精靈寶可夢)系列就風靡全球。日前任天堂推出的手機遊戲 Pokémon Go 一炮而紅,重新喚起了人們的集體回憶,讓玩家一嘗當「小精靈訓練員」的滋味,很快連香港人也可以參與其中,叫人興奮。這款手機遊戲在短短一星期內為任天堂帶來龐大收益,堪稱傳奇,從此現象中,實可以看出晚期資本主義的特質。

沒有 Wi-Fi 的「天堂」

在法國南部德龍省,遠離民居的一個營地。這裡水電供應齊全,更鼓勵住客耕作自給,入住請自帶旅行車。這裡並不是合家歡的度假營地,而是電磁波過敏症(EHS)患者的避難區,他們正在逃離隨處都是 Wi-Fi 的現代化社會。

為甚麼人總是做錯決定?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表示,人類有兩大威脅:污染和愚昧。以後者尤其普遍。愚昧使人類屢次做錯決定,導致世界不斷陷入危機,萬劫不復。先有兩次世界大戰,現在則是罔顧環境,無視日益嚴重的全球暖化;選擇相信浮而不實的政客,以及投下脫歐一票,危害英國經濟(至少他們覺得自己愚蠢)。又或者,選了隻狼做特首人們每每是在做錯決定後才驚覺自己的愚昧,然而又不汲取教訓,一早聽從專家建議——為甚麼人總是會做錯決定呢?

.africa 網域之爭:讓非洲回到 1884

1884 年,西方列強在德國柏林舉行會議,定立「柏林會議總議定書」,在非洲地圖上罔顧民族分布,強用直線劃分勢力範圍,正式瓜分非洲,種下近百年非洲種種悲劇的禍根。時至今日,非洲依舊紛亂,縱使各國陸續解殖民、自決自立,但社會發展仍相對落後,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亦不足以左右大局——從近月 .africa 網絡域名爭奪戰可見,非洲的力量仿似停留在 1884 年一樣,沒有變化。

恐襲幫兇:Youtube、Facebook 和……你?

恐怖份子的屠殺武器,除了炸彈和機關槍,還有社交媒體?去年巴黎連環恐襲中,唯一美籍死者 Nohemi Gonzalez 的家人本周入稟法院,控告 Google、Twitter 及 Facebook,指這些科技巨擘放任「伊斯蘭國」散播恐怖主義訊息、籌集資金及招兵買馬,終致悲劇發生,令其愛女慘死,要求三大企業為血案負上法律責任。假如指控成立,而你曾在 YouTube 為斬頭片「貢獻」點擊率,又是否恐襲幫兇?

FB 預測:五年內文字末日

在 Facebook 上廣傳的影片不時也會成為朋友間的閒聊話題,也許你都看過 100 毛的惡搞短片、黎明因演唱會延期而拍的道歉片段、「阿明」的白咖啡廣告…… 不知不覺間,在這社交平台上,除了文字、照片,還湧現了很多影片、直播。影片不像長文拒人千里,它吸引眼球,挑起我們的好奇心。原來 Facebook 一早洞悉先機,其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的副總裁 Nicola Mendelsohn 更稱:「五年內,Facebook 上可能會全是影片。」

Chester Ho:從來都沒有的網絡私隱

美國有大學教授懷疑 Facebook 會監聽用戶生活,並分析資料推送廣告。類似的懷疑時有聽聞,Facebook 亦明確承認其手機應用能夠紀錄聲音,並重申早於 2014 年為美國用戶增設的功能,在張貼個人狀態的時候,可以開啟「聆聽」功能去辨認周圍環境的音樂、電視節目資訊。不過,Facebook 聲稱所得的資料並不會用於廣告推送,因為從統計數據已足以做到準確的廣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