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

|共27篇|

港新雙城記|1988 年,頂級經濟學家如何比較香港和新加坡經濟發展?

香港和新加坡一直是經濟學家比較的對象。可是,當大家都集中於港口城市、英國制度、自由市場等相似之處時,兩地的發展模式其實不盡相同。克勞斯(Lawrence Krause)是 20 世紀中後期研究亞太貿易的權威,他曾於 1988 年發表研究文章,比較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表現和前景。

孟加拉罷工潮 —— 國際品牌與工廠雙重剝削

孟加拉成衣廠近日爆發罷工潮,工人要求加薪,衝突中造成至少 2 人死亡。孟加拉是僅次於中國的成衣生產大國,為 Levi’s、Zara 和 H&M 等國際品牌長期供貨。儘管這些品牌公開表態支持提高工資,但實際上,當成本上漲,品牌卻威脅將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工廠反過來壓榨工人,反映了重重剝削,到底誰該為工人權益負責?

如何應對水力發電氣候風險?

近月中國多地熱浪來襲,以水力發電出口而著稱的四川省正遭受該省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乾旱。重慶約 15% 電力來自四川,由於降雨量減半,重慶幾乎失去四川所有電力供應,亦成為缺電受災區,需要限制工業企業用電。乾旱使人擔憂水電的可靠性,氣候對經濟生產的影響愈來愈明顯。

【印度黃麻】振興行業,將麻布變名牌

植物纖維黃麻,亦即麻布質地產品在全球各地愈來愈受歡迎,更晉升成為製作名牌袋、皇室婚禮禮品包裝的用料。專家預測,到 2024 年,黃麻袋行業產生的價值將超過 30 億美元。印度就迫切希望乘此機會,重振本已式微的麻布行業,將麻布袋變成名牌手袋。

無休止的全球化:擁有寬廣的未來?

在香港,我們很容易見到美國快餐店、英國銀行、日韓家電,甚至足不出戶就欣賞到世界各地的影視娛樂,全球化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關鍵詞。在學校裡,我們會概括理解到,全球化就是科技進步,人類活動不再受地域限制的現象。美國經濟史學家 Marc Levinson 就撰文解說,全球化演進其實來得複雜,而第四波全球化亦已展開。

失敗的氣泡:越南工廠篇

越南工業區近月爆疫,為全球運動鞋及智能電話供應帶來風險。當地政府已下禁令,要工廠選擇讓工人留在廠區不得外出,或是直接關閉工廠。傢具公司 Truong Thanh Furniture 就選擇前者,幾個星期以來,倉庫內 200 多名員工都留在工廠工作及生活,極少與外界接觸。但防疫措施難以達至滴水不漏,病毒仍經由送貨司機傳播,「工廠 Bubble」就此失效。

打破組織慣性、帶領豐田度過危機的兩大人物

每個公司在成立幾十年後,幾乎都會發生組織慣性,習慣用固定的模式做事。對於已傳承到第二、三代甚至歷史更悠久的公司,組織慣性更普遍,主要是後代不喜歡改變成功創始人的戰術與戰略。但不管是豐田英二或是石田退三,他們都在任內打破了組織慣性,開創新的戰術與策略。

塞爾維亞成歐洲最污染國家,錯在中資企業?

近年先後有環保評級反映,塞爾維亞是歐洲最受污染國家,問題還引發示威浪潮,不少人把矛頭指向中資企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生 Vuk Vuksanovic 在雜誌「外交政策」撰文批評,中國資金通過「一帶一路」湧入塞爾維亞,投資項目卻以高污染產業為主,普遍未達歐盟標準,危害公眾健康,而當地政府只管以鐵腕手段隱瞞環境禍害。

日韓貿易戰開打,安倍恐適得其反?

大阪 G20 峰會結束之後,日本突然對南韓發動貿易戰,就半導體化學物料實施出口管制。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安倍晉三突然杜林普上身?雜誌「外交政策」的評論文章分析,衝突恐怕與戰時賠償問題有關,但日本或會在這貿易戰得不償失,甚至影響美國的亞太區戰略部署。

Sergio Marchionne 辭世:他救了意大利車壇,卻拋棄了意大利

被譽為意大利車壇救星的 Sergio Marchionne,上週末突然以健康問題為由,辭任 Fiat Chrysler(快意佳士拿)行政總裁一職,於急忙交接的幾天之後,因肩部手術出現併發症,猝然離世,享年 66 歲。作為曾一手帶領這些意大利車企面對經濟滑坡和全球化挑戰的傳奇人物,儘管外界對 Marchionne 的做法褒貶皆有,但他的成就,幾乎就跟意大利汽車工業的發展劃上等號。

玻璃大樓的先驅:海德公園「水晶宮」

英國人於 1851 年舉辦首次萬國工業博覽會,廣邀各國人來參觀,故此,會內的建築和設備,一定要新,而且生產技術亦要夠高超。當時不少人為博覽會的建築與佈局獻計,而執事者選取了建築師約瑟夫.帕克斯頓的提議,以鋼鐵與玻璃於海德公園建造玻璃大殿,後人稱之為「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

下町工廠黃昏:東京的後工業化

對比明治大正工業高速發展的年代,現今關東地區尤其東京的製造業已經嚴重衰落。曾經令昭和日本引以自傲的下町工廠,雖然未至於絕種,但數量無疑逐年遞減。這與工廠本身的技術能力無直接關係,而是與日本高經濟成長期往後的產業結構、乃至外圍的經濟環境相關。

瑞士鐘錶勢成夕陽工業?

曾幾何時,一隻體面的名錶,是打工仔初出茅廬、結婚等人生重要時刻,首選以誌紀念的厚禮;不過今天這種慶祝方式,就不會出現在年輕人的選擇之列。68 歲的 LVMH 集團瑞士鐘錶部門總裁 Jean-Claude Biver,見證新一代與鐘錶業漸行漸遠:「現今時間無處不在,憑甚麼要這些孩子花錢買錶看時間?」

中國要搞「綠色經濟」,還能急速增長嗎?

從前中國經濟爆炸式增長,是以環境破壞為代價,空氣、土地、水資源一一遭殃。要收拾殘局,中國政府無可避免要更嚴格控制和監管工業污染。自 2018 年起,中國拒收多類「洋垃圾」,包括低質的廢木、廢紙、廢膠等。多年來,中國政府發誓要走綠色道路,但進展甚微,一來是監管不力,上行下不效;二來是政府亦懼怕「力度太大」,從而拖累經濟,造成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