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人類群星閃耀時」,歌名來自已故奧地利猶太裔作家史提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同名小說。小說結集 14 個不同人物生命中的重要時刻,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然而,失敗者的時刻,怎算得上「閃耀」?從不同的「星光時刻」,人們能收獲甚麼?
人類
|共79篇|
綠色和平:對立面是怎麼形成?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當人和野豬或其他生物出現衝突時,我們有沒有反思過現在的生活方式,對其他生態及物種公平與否?我們又有否尊重過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為了喚醒公眾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探討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綠色和平與香港法國電影節合作策映「氣候變化實錄」,4 齣電影門票即日起公開發售,場次及售價詳情請向綠色和平查詢。
野生動物與城市,勢成水火?
漁護署上週五宣佈,將會定期捕捉並人道毀滅在市區出沒的野豬。城市固然為人類生活而設,那出現在城市的野生動物,是否真的不能佔一席之地?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早年便指,野生動物其實會學習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適應城市生活。
鄭立:鐵甲威龍 —— 立法者就是程式員,憲章就是一種電腦程式
「機器執法」正是貫穿「鐵甲威龍」系列的其中一個主題。不偏不倚、不帶感情私欲地執行規條的機器,才是最理想的執法者,才是法治的完美化身。但系列中黑暗而血腥的故事,卻不斷警示我們「法治」的機器本質。
如何讓孩子跟機械人相處?
各種家居雜務機械人大舉進駐不同家庭,為家居生活平添便利。小林強調,她關心的是那些正在生活上與人為伴的社交機械人(social robot)。為人提供同伴,正是社交機械人面世原因,但「同伴」意味人類容易將其擬人化。她引用大阪大學教授,機械人學學者石黑浩提出,假如人視機械人有靈魂, 機械人就有靈魂。問題在於,人們應否如此看待機械人。
Moyashi:進化與侵略可以是同一回事
你以為「三一萬能俠」是對抗外星侵略的故事,但其實是一個地球人侵略外星的序章。那些遠渡來到地球的侵略者,原來是拯救宇宙無數生命的尖兵,反而地球上的猴子拿著自己都弄不懂的武器亂揮。人類自以為是八國聯軍來針對自己,豈料實情是自己把對外侵略當成進化,擅自把宣戰說成自衛。
以後我們還會握手嗎?
疫情大流行前,握手是極為普遍的打招呼方式,實在難以想像這種禮儀會從此在人類社交中消失。英國古人類學家及進化生物學家 Ella Al-Shamahi 就認為,握手始終會再次回歸人類之間,畢竟這個行為有著出乎意料的起源,更跨越不同文化與歷史時期。
氣溫如何影響人類身形?
長久以來,人類在進化中最明顯的,是身體及大腦尺寸隨時間變大。最近一項新研究嘗試利用由人類化石得出的數據,再結合其身處時代的氣候模式作分析,發現氣候確會對身體及大腦大小造成影響,而這種進化模式其實與其他物種相近。
鄭立:Scavengers —— 回流人士與本地人為何非要互相排斥?誰分化了他們?
本是同根生,大家都是劫後餘生的人類,為何不能團結?問題是,當大家都在爭取同一片生存資源,爭不到很可能會走投無路時,又要怎樣團結呢?有些人以為人類不能團結,是因為有壞人在分化,卻不知道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東西比資源不足更能分化人類。
疫下四野無人,大自然不見得更好
去年各國初次封城抗疫後,網上瘋傳「海豚重返威尼斯運河」、「美洲獅遊走智利街頭」等所謂生態巨變,往後雖被證實子虛烏有,但那套「無人之境令大自然得以復原」的觀念,始終根深柢固。只是,現實不見得非黑即白。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類突然從眾多環境中「消失」的真正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要成為整全人類,需要找回人類的動物性?
很多香港中學生都會讀過孟子的學說,他觸及的其中一個命題就是「人禽之辨」,所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認為人與禽獸最大的分別在於其道德自覺。「人禽之辨」的討論,在西方哲學世界也存在,但近年,不少西方學者反對人類中心主義,英國的環境哲學家 Melanie Challenger 就在學術網站 Aeon 撰文,認為人類要重新探索自身的動物性。
鄭立:人類聰明,又會起屋建長城;人類聰明,幾時升空探火星?
40 年後的今天,這些兒童都變中年人了。現在回看,當年的恐嚇好像沒甚麼用就是了,只有 Elon Musk 在升空探火星,其他人類在幹嘛?可能在供樓吧。
李衍蒨:考古與瘧疾
最近,考古生物學的研究發現,肆虐至今的瘧疾(malaria)原來在超過 7,000 年前,已經影響人類聚居的群體。
為何人類大腦會比類人猿更大?
人類與類人猿雖然是近親,腦部發展卻大有差異。近日,一項新研究首次發現,大腦原來有一個「開關」,不僅令人類的大腦比黑猩猩及大猩猩更大,其神經元數量更高出牠們 3 倍。
從倭黑猩猩愛分享,看人類演化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自然仰賴彼此合作來生存和發展。但社會生活少不免利益糾紛甚至嚴重衝突,如何調和爭執、善待他人,成為一大考驗。剛果民主共和國蘿拉亞倭黑猩猩保護區,棲息著同樣是社會性動物、要面對各種「猩際關係」的倭黑猩猩(bonobo)。園區研究人員便嘗試觀察牠們的行為,從而瞭解人類如何演化一顆善良的心。
李衍蒨:骨骼比較學?
基本上,法醫人類學家的工作就是從骨頭中拆解及分析逝者的故事,再以我們的話語逐一複述。因此,他們首先要找出屬於自己工作及分析範圍的骨頭。而透過「骨骼比較學」(comparative osteology),就能夠有效分辨出人類與動物骸骨。
貓的生活哲學:給傲慢人類上的課
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視自己為世上最聰明的生物,並發展出層出不窮的理論、科技和文化產物。貓,則被很多人奉為世上最可愛的生物,令萬千男女自甘為奴。見到貓,你或者會想寵養,與牠嬉戲,但你又有沒有想過,要跟牠學習人生哲理?有哲學家就出版學術著作,講述貓的哲學,希望傲慢的人類可以向牠們好好學習。
【星 CUP 人物】人哪些能力,是電腦望塵莫及?
人工智能逐漸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在享受當中便利的同時,我們也不免擔憂有日會被它「搶去」工作。今集「星 CUP 人物」,盧安迪就與陶傑分享其見解。他認為,人類有兩個特質,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取代。
進化論進化:物競天擇,「善」者生存?
生物學家達爾文在 1859 年出版「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不單寫下科學史的重要一頁,也影響了無數思想家。哲學家史賓莎就留下世紀名言「survival of the fittest」,清代思想家嚴復翻譯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並應用在社會科學,想像人文世界也是跟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有科學家的研究卻打破這個觀念,指出「物競天擇」,應該是「善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riendli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