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

|共38篇|

【醫療系統崩潰中】墨國病人「送院」即「送死」

墨西哥的醫療系統長期崩壞,導致醫護及設備嚴重短缺。結果當武漢肺炎襲來,無論是不幸「中招」也好,其他傷患也好,送院反而等同送死。有男士被經驗不足的護士誤拔呼吸器而喪命;有病患因無人監控其生命跡象,死於敗血性休克;一些病人被「棄置」於病床數小時,導致呼吸管被堵塞。救命不成反奪命,如斯荒謬,何以至此?

防護裝備不足,她到唐寧街孤身抗議

19 日早上,已懷孕六個半月的住院醫生 Meenal Viz 從家中開車到唐寧街,舉起自己製作的標語,在唐寧街示威兩小時。「我剛剛決定,不會安靜地坐看我們的同事死去。我必須做點甚麼。」她指要告訴大眾,英國政府漠視醫護安全,將醫護犧牲正常化是錯誤的。

德國穩著疫情的關鍵:本來過剩的醫院

疫症大流行,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美國、中國等多個大國都因床位不足而頭痛。反觀德國,確診數字不算特別低,醫療系統卻仍然游刃有餘。不少人把疫情受控歸功於當地龐大的醫療系統,但有經濟學家卻提倡應關掉過剩的醫院,以改善效率、善用資源。面對公共衛生危機,醫院果真愈多愈好?

疫中產子:準爸爸不得入產房

為對抗疫情,德國政府上週宣佈多項措施,其中包括「限制醫院探病人數」,指引看似正常不過,但「德國之聲」指出,政府沒有為此作詳細說明,導致各家醫院做法不一,探病次數、探病家屬的年齡限制等各有出入。然而最令孕婦憂慮的,是醫院禁止她們的丈夫進入產房,懷胎十月的最後關頭,伴侶卻不在身邊。

抗疫英雄?社會孤立下的印度醫護

香港醫護人員雖獲林鄭月娥肯定為「抗疫英雄」,早前參與罷工要求封關者,卻未獲保證不會遭秋後算帳。但要數待遇之差,印度醫護更是身陷污名化處境。據當地醫學專家報告,全國各地醫護正受到公眾排斥;有鄰居及房東因擔心醫護成為病毒攜帶者,甚至要求他們搬離住所。

為甚麼醫院改革總是困難重重?

這次武漢肺炎爆發,也再次喚醒市民大眾對香港公營醫療體系的關注。過去十年,政府大幅增加對醫管局的撥款,由 2010 至 11年度的 327 億,急增至 2019 至 20 年度的 699 億,增幅超過一倍。可是無論政府如何加大醫療投資,多年以來,一直改善不了香港公立醫院壓力爆煲、人手不足、醫生工時過長等問題。而除了香港,很多發達地區如美國和英國的醫院體系,都要面對各種問題。

【奧斯卡紀錄片】戰場上的地下醫院

今屆奧斯卡賽果揭曉,全球目光聚焦於大贏家「上流寄生族」之上。劇情片固然為人津津樂道,角逐最佳紀錄片的多套作品,亦同樣發人深省。以敍利亞女醫生 Amani Ballour 為主角的 The Cave,雖然未能奪獎而歸,但這部記述她在戰火中於地底搭建臨時醫院的影片,在此時此刻,格外深刻動人。

回首初代沙士:何以中國隱瞞疫情?

就在除夕,中國武漢傳出 27 宗肺炎疫情。此外,武漢市公安局在元旦日指:有 8 人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散佈、轉發謠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已被公安機關傳喚處理。所謂「謠言」如何,在資訊不流通的情況下尚未可知。但若回顧 2003 年沙士事件,要待官方公佈「真實」情況也許太遲。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延中教授,曾在 2004 年於美國國家學院出版社期刊上刊文分析,中國地方及中央政府面對沙士擴散初期及爆發階段,何以選擇扭曲、隱瞞疫情。

石 Sir:倫敦入院記

這是石 Sir 有記憶以來第一次坐救護車、入急症室及第一次吊鹽水。整個過程雖然每一點都有點慢,但英國醫護人員都細心友善,讓人感到安心,不知這是普遍情況還只是石 Sir 出路遇貴人,但這經驗總算讓我對英國醫療系統多一點信心。

全球剖腹分娩比例激增,與醫院政策有關

醫療體制和技術日益成熟的當下,孕婦分娩理應得到更為妥善的照料,不過,有一項婦產科數據卻逐年變得反常。在過去一個世代之間,全球剖腹生產率幾乎翻了一倍,從 2000 年的 12% 跳升到 2015 年的 21%。醫學報告認為,如果不是真正必須而進行剖腹生產的話,對母親的健康並無好處,只會增加潛在的死亡風險。問題歸結於一件原因:醫生建議產婦剖腹分娩的背後,是因為等候孕婦自然分娩,會令醫院的成本大幅增加。

讓病人穿得更有尊嚴

醫院之內,確實有很多事情會讓病人感到無形的不安和壓迫。留院者必須穿著的病人袍,背後採用開放式設計,這是為了方便醫護人員脫下,以作身體檢查和診療。不過,要穿上這件無法完全蔽體,形同裸露於大庭廣眾的病人袍,卻是一道心理枷鎖。專門生產醫療服裝的 Care and Wear 便開發了一件新病人袍,一方面不妨礙醫療者的診治工作,另一方面則兼顧病人的尊嚴和感受,令病人覺得私隱受到保護。

美國最新住宅供應:活化醫院

60 歲的 Juana Monroy 搬入洛杉磯的 Hollenbeck Terrace 時,已知公寓的前身是 Linda Vista 社區醫院,亦聽說過醫院鬧鬼的傳聞。「老實說,我是有點怕。」幸而她住了兩年,非但不曾遇鬼,還逐漸喜歡上這楝充滿歷史的樓房。同類的活化醫院計劃近年遍佈美國,改建成廉價房屋及豪華公寓,為城市提供新的住宅供應,並注入新的活力。